閆晉一行人往回走了十多里路,傍晚到達了他們之前路過的一個村莊。這村莊地處西秦嶺山脈北麓林緣區,渭河峽谷地帶的一塊高地上。

村莊的房屋大多都是破舊的,門窗破損,屋頂塌陷。在夕陽的照射下,這些廢棄的房屋更顯得孤獨和寂寥。偶爾幾聲老鼠的吱吱聲打破了這片死寂,彷彿在訴說著這裡的落寞。村莊的中心,原本是一座熱鬧的寺廟,如今也變得冷清破敗,鐘聲不再,香火已絕。

街頭巷尾,隨處可見丟棄的破爛物品,那些被遺棄的農具、破損的陶器,甚至是孩子們的玩具,都散落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彷彿是大戰後的一片廢墟。這個村莊已經不再是曾經那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群,而是一片荒蕪的土地,等待著新生的開始。

在這個兵荒馬亂的年代,這個破敗的村莊彷彿被世界遺忘的角落,它的淒涼景象彷彿是一首無聲的詩篇,訴說著過去的繁榮和現在的苦難。然而,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人們依然懷揣著希望,期待著和平的到來,期待著這片土地能夠再次煥發生機。

閆晉一路上都在想,剛才在樹林裡那驚險的一幕,劫匪,劉護衛,黑衣殺手,白袍男子以及懸賞殺他的那個人。

一陣冷風迎面吹來,閆晉坐在馬背上挺了挺身子,突然感到有點後怕,但他強裝鎮定,不讓閆姝他們看出來。

他們在荒地上放牧了一會兒馬,在馬車上吃了點乾糧,等到天黑才走進了村子。這樣的村莊自然是沒有旅館的,他們只好來到一戶人家,站在門口喊叫:“老鄉,有人在家嗎?”

他們的話語在寂靜的夜晚中迴盪,彷彿被無盡的時間所吞噬。破敗的房屋和搖搖欲墜的門似乎在回答他們的問題,這是一個被艱難歲月侵蝕的地方,但他們的到來卻像是一股微弱而堅定的力量,為這個村莊帶來了一絲活力和希望。

“老鄉,有人在家嗎?”閆晉再次喊道,他的聲音中帶著溫和與尊重。閆姝和兩個家丁也在他的身邊,雖然他們的臉上帶著疲憊,但他們的眼神卻是堅定而充滿期待的。

然而,沒有人回應他們的呼喚。村莊彷彿一片死寂,只有夜風在耳邊呼嘯,彷彿要將一切都吞噬。

閆晉正要再次嘗試呼喚,突然,一道影子在屋頂上閃過,快如閃電,隨之而來的是一聲淒厲的貓叫。他瞬間警惕地退離原地,同時他的手悄無聲息地伸向了腰間的武器。

然而,就在他準備做出更多行動的時候,屋內傳來了一聲低沉而疲憊的男人聲音:“等一下,我來了。”

男人的聲音讓閆晉鬆了口氣,他並沒有遇到預想中的危險。他安靜地等待著,直到門緩緩開啟,一個瘦弱的青年出現在他們的面前。他穿著破爛不堪的粗布衣服,眼中帶著警惕和疑惑,但更多的卻是一種疲憊和無奈。

“你們是誰?”青年的聲音有些沙啞,他的眼神在閆晉和他的同伴們之間掃過。

“我們是過路的旅人,找不到住宿的地方,看到這裡有一戶人家,便想過來問問能否借住一晚。”閆晉的回答很誠懇,他的眼神也充滿了友善和尊重。

青年看了他們一會兒,然後緩緩地點了點頭,他的眼神中多了一絲理解和接受。“進來吧。”他說。

兩個家丁在院子裡找拴馬樁,閆晉和閆姝先跟著青年進了屋。

青年進屋後先向土炕上躺著的一個老人彙報說:“爺爺,有四個外鄉人想要借宿一晚上,我把他們叫進屋了。”

“四個人啊,將就住下吧!這兵荒馬亂的,你們這是要去哪裡啊?”老人問道。

“我們正要去投軍,但我們在路上遇到了困難,無法找到合適的住宿。”閆晉回答說,“我們不會打擾你們太長時間,只求能夠有個安全的地方過夜。”

"哦,原來你們是要去投軍啊。"老人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種感慨,"這年頭,為了家國,你們年輕人還真是不容易。"

閆晉微微一笑,向前一步,"我們確實是想去投軍,為國效力是我們的責任和榮耀。"

說話間,青年點燃了煤油燈,屋裡頓時亮了起來。

屋子雖然簡陋,但很乾淨整潔,讓人感到舒適。兩個家丁拴好了馬,進屋來各自找了一個地兒坐著,聽閆晉和老人談話。

老人打量了他們一眼,若有所思的問道:“你們可是去投吳家軍嗎?”

見閆晉有些不明白,便進一步解釋說,吳家軍就是吳璘吳玠的軍隊。

閆晉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但很快恢復平靜,“我們確實打算去投奔吳家軍。請問您是……”

老人微笑著擺了擺手,打斷了他的話,“我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對這吳家軍也頗有些瞭解。你們要投軍,我可以告訴你們一些關於吳家軍的事情。”

閆晉和家丁們相互看了一眼,都示意安靜地聽老人講吓去。

老人開始講述起吳家軍的往事,描述他們的英勇事蹟,以及吳璘吳玠的威武形象。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彷彿每一字每一句都在敘述一段真實的歷史。

“吳家軍是一支英勇善戰的軍隊,他們守衛著我們的家園,保護著我們的人民。他們不僅在戰場上表現出色,而且對待百姓也如同家人一般。”老人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吳家軍的敬仰和讚美。

老人接著談論吳玠,他字晉卿,來自德順軍隴幹縣(今甘肅省靜寧縣)。他從小就展現出沉穩堅毅的特質,崇尚氣節,善於騎射,對兵法有深入的理解。最初,他以“良家子”的身份加入了涇原路的軍隊,參與了對西夏的戰爭,並逐漸晉升到隊將的位置。

在隨軍平定方臘的起義中,他擊退了西夏對懷德軍的進攻,再次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他的表現得到了上級的認可,逐漸晉升為涇原第二副將。

建炎二年(1128年),金軍入侵陝西,吳玠在涇原統制官曲端的指揮下,憑藉出色的戰術和勇氣,成功在清溪嶺擊敗了金軍,大大振奮了宋軍計程車氣。他的表現得到了宣撫處置使張浚的賞識,被提升為統制。

如今他又帶領軍隊收復了永興軍,因此被任命為權永興軍經略使。他的弟弟吳璘早年跟隨吳玠抵禦西夏,自建炎二年(1128年)起領兵抗金,足智多謀的能力不遜於吳玠。

閆晉和家丁們聽得如痴如醉,彷彿已經置身於吳家軍的行列,感受到了他們的榮耀和使命。然而,老人的話鋒一轉,語氣變得嚴肅起來,“不過,你們參軍來到我們趙家河,也許這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老朽有個不情之請,還請你們務必答應。”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蜀山掌門的雙重使命

鐵牛妹妹

惡魔的遺產

23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