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晉和胡縣令帶領著官兵與鄉勇,灰頭土臉的回到了趙家河。儘管他們未能成功剿滅土匪,但他們的勇敢與堅持仍贏得了當地老百姓的熱烈歡迎。

閆姝和吳瞞沒有隨行,一方面是出於對土匪可能進行偷襲的謹慎防範,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進行重要的後勤工作。他們深知,保障部隊的物資充足是取得勝利的關鍵所在。

當閆晉和胡縣令率領的隊伍邁進趙家河的那一刻,老百姓們自發地湧上前來,用熱情的掌聲和歡呼聲歡迎他們的歸來。儘管未能剿滅土匪,但他們的勇敢與堅持,讓老百姓感受到了無盡的希望。他們知道,這些勇士們並未放棄,他們一定會再次出發,直到取得最後的勝利。

在趙家河畔,胡縣令向閆晉提出請求,希望他能多停留一些時日,等他們徹底消除匪患之後,由他親自護送閆晉回到軍中。

閆晉婉拒了他的好意,表示自己已經耽誤了不少時間,需要寫一封信向吳玠將軍解釋情況。他請胡縣令派人將信送到永興路吳玠將軍手中。

胡縣令感到十分欣慰。他決定留下來兩個官差,協助閆晉訓練當地的鄉勇,並將這些鄉勇正式編入鄉兵隊伍。同時,他還為閆晉修建了一座宅院。

當晚,兩人秉燭夜談。燭光照亮了兩個人的面孔,閆晉,這位當朝的太尉,現在已選擇棄官從軍,他向胡縣令談起了他過去的悔恨,關於他保舉秦檜入朝的決策。

閆晉的語氣充滿了悔恨和感慨:“那時的金兵包圍了京師,強迫我們大宋割地賠款,不然就進攻汴京。在延和殿的百官商議會上,範宗尹等七十人同意割地,而我與秦檜等三十六人持反對態度。不久,秦檜升為了御史中丞。記得那時,先皇曾任命秦檜為職方員外郎,後改為幹當公事,隸屬河北割地使張邦昌。但秦檜認為這個職位只是為了割地求和,與他的主張背道而馳,他三次上奏請求辭去這個職位,對金人的態度堅定不移。”

閆晉嘆了口氣,繼續道:“我當時欣賞他的硬氣,願意保舉他。誰知他已經改變,與那些投降派如出一轍。我對那時保舉他的決定深感悔恨。”

胡縣令聽到這裡,也不禁感嘆:“世事如夢,人心難測。秦檜的變化,也許是他為了生存而做出的選擇,但他的改變,卻讓你有了深深的悔恨。”

兩人相對無言,只有燭光在靜靜閃爍。閆晉的悔恨,胡縣令的感嘆,和秦檜的改變,都成為了這個夜晚的談資。而他們談論的,正是那個動盪時代的一個小小縮影。

吳伯和吳瞞突然送來一桌酒菜,說是趙家河的百姓們為他們精心準備的,以表達對他們的敬意。

看著這一桌美味佳餚,同時想到此次剿匪無功而返,兩人的心情都很複雜。藉著酒勁,閆晉向胡縣令透露了一個深藏已久的秘密。他告訴胡縣令,他有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名叫秦矩,正在秘密地蒐集秦檜變節的證據。這位御史希望揭露秦檜的罪行,然而他們相隔千里,無法親自為他提供幫助,這讓他感到非常無奈。

胡縣令聽到閆晉的訴說,心中的記憶被悄然觸動。他回想起之前從劉巡那裡聽來的關於秦檜在金國的傳聞。那時他並未在意,以為那只是道聽途說。但現在回想起來,那些傳聞似乎都是真實的。

得知這些訊息的閆晉充滿了喜悅與期待。他立刻寫了一封信,將這個重要的資訊傳遞給秦矩。他希望這些關鍵證據能幫助秦矩成功地打敗秦檜。在這個充滿期待的夜晚,閆晉和胡縣令的內心都燃燒著希望的火焰,期待著未來的到來。

然而,閆晉並不知道,此刻的南宋朝廷已發生了徹底的變革。秦檜向高宗提出了一項“南北分治”的策略,名為“如欲天下無事,南自南,北自北”。他提交了一份草擬的和議書,提議承認金朝對北方的統治,讓北方人民接受金朝的統治,並讓北方士大夫為金朝服務,以此換取金朝不再進攻南宋,承認南宋的半壁江山,實現金、宋和平相處。

此時,金軍在北方疲於應付遊擊健兒的襲擾,在南線又連續遭遇挫敗,使得撻懶改變了其純軍事進攻的策略,重新採用了“以和議佐攻戰”的策略。撻懶的南北朝方案,即“南自南,北自北”,也成為秦檜在南宋的政治活動準則。高宗認為秦檜忠誠可嘉,任命他為禮部尚書,秦檜的隨從也都改為京官,就連船工孫靖也補官為承信郎。

秦檜附和高宗的決策,竭力排擠他的昔日恩人範宗尹,使其被罷免丞相之職,自己取而代之。他已升任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首次拜相。

這天早朝,秦矩決定不再保持沉默,他挺身而出,呈上一份奏章,揭露秦檜的真實面目。他並不懼怕秦檜的權勢,因為他已經掌握了秦檜在金國的所作所為的證據,再加上閆晉的書信和天水縣令胡國棟的證詞,他有足夠的把握能夠讓秦檜跌下高壇。

在高宗和滿朝文武的面前,秦矩慷慨陳詞,痛斥秦檜投敵禍國的罪行。他詳細地描述了自建炎元年,金軍驅擄徽宗和欽宗北上至今的那段歷史。當時,金軍驅擄“二聖”北上,把張叔夜、何慄、孫傅、秦檜、司馬樸、陳過庭等都一併押走。到達北方後,孫傅等人都守節不屈,唯獨秦檜屈服於威逼利誘,見風轉舵。

後來,徽宗得到高宗即位的訊息,叫秦檜起草一封信,表示願派人通知兒子趙構,願意子子孫孫永遠奉金正朔,並向金納貢。徽宗的一紙賣身契,並未使他超脫階下囚的困境。而秦檜卻開始飽享女真貴族的殘羹剩炙,粘罕非常賞識秦檜,賜給他錢萬貫、絹萬匹。

再後來,陳過庭等人都流放到東北的顯州,唯獨秦檜卻在撻懶的卵翼之下,留在燕山府,先充“任用”,後任命為“參謀軍事”。有一次兀朮還特地宴請秦檜,而“左右侍酒者,皆中都貴戚王公之姬妾”。

建炎三、四年(1129一1130年)間,撻懶負責淮東戰場。秦檜甘願為當“參謀”,曾向被圍的楚州寫過勸降書。楚州之戰是當時最壯烈的保衛戰之一,全城軍民在趙立指揮下,儘管糧盡援絕,只吃樹皮草根,仍死守不屈。城破之日,軍民“抑痛扶傷巷戰,雖婦人女子亦挽賊俱溺於水”,以英勇就義回答了勸降。

建炎四年,撻懶率兵進攻山陽,秦檜隨軍同行。中途攜家眷離開金營,取道漣水軍水砦,返回行都臨安,謊稱殺了監視自己的金兵逃回,說要中興大宋,實則惑亂朝綱,堪比王莽、董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

狠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