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秦淮茹的成全

江大橋表示自己很冤枉。

穆遠出差錯和自己有什麼關係,憑什麼要批評他?

的確。

穆遠的技術是江大橋教的,不過他也沒有藏私,該交給他的都交給他了,江大橋還帶著穆遠參加了幾臺手術,他在旁邊看著,全程都有穆遠這組人進行操作,期間也沒有出現什麼差錯啊?

怎麼一離開六院,穆遠就頻頻出錯,結果還害死了人?

這也能怪到他的頭上?

衛生局的領導沒必要批評他啊!

就算六院和李平安沒有批評過他,就算將來不會影響到他晉升,但總歸是名聲不好,對他多少有些影響的。

江大橋悶悶不樂。

丈夫有些不高興,譚青青總歸是感覺到的,她和江大橋商量著要是在六院過的不開心可以想辦法調離或者乾脆不當醫生了。

身為譚家人。

梅姨沉默了。

江大橋答應道:“我知道了!”

建國初期都是從重處罰,要不是看在他出發點是好的,沒有故意要害患者的意思,沒準兒就直接判處死刑了。

這倒不是李平安想要推脫責任。

冉倩離開以後又有一批外科醫生調盡六院,數量還不少,如果不是王霞和梅姨的關係,李平安還真不覺得穆遠有什麼特別。

現在。

江大橋學了那麼多年的醫,他對醫生這個職業還是很喜歡的,更不會放棄醫生這個職業。

二十年以後再出來,所有的醫學知識怕是都要忘光了,甚至根本不能再拿手術刀。

李平安去找了院長,一方面承認自己的錯誤,另外就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他希望率先在醫院成立麻醉科。

哪裡知道。

六院被衛生局點名批評,還是因為外科的人被批評了,李平安也有些鬱悶,雖然整件事情沒有牽連到他,但他心裡也很不好受。

成立麻醉科以後麻醉師以及江大橋這些人可以單獨工作,也可以由更加熟練工作流程、內行的人擔任麻醉科主任進行管理,比現在這樣讓整天忙著做手術的李平安監管要強一點兒。

他沒有多問。

事情出了之後李平安並沒有多說什麼,更沒有怪他,他怎麼可能因為上級批評幾句就離開六院?

她能說什麼?

也不知道大女兒是怎麼想的,非要嫁給穆遠這傢伙不可。

院長思索著說道:“我會向上級請示的,你的主意很好,不過即便是上級同意也要等到明年以後了!你先去和相關人員打個招呼吧!”

李平安一點兒也不為穆遠感到可惜,這傢伙是自作自受。

穆遠根本就不是個實誠人,也不是個能過日子的人,跟著他能不倒黴嗎?

事後諸葛亮。

譚青青家裡也是有些家底的,有父母的支援,就算是他們夫妻兩個都不工作也餓不死。

華而不實。

他還能做什麼?

還能怎麼生存?

上了一年護校,吃了那麼多苦才得到的工作也沒了?

她們才風光幾天就落了這麼個結局。

江大橋搖了搖頭。

梅姨覺得自己也沒什麼能安慰女兒的。

麻醉科的人成立新的科室獨立辦公也更加有利於他們討論、交流經驗。

這不是相當於要讓王霞當寡婦嗎?

她們都被縣醫院給清理出去了。

事情調查清楚以後穆遠就被帶到衛生局調查具體細節,界定責任了。

既然是叫做麻醉科,肯定是要從麻醉師當中挑選主任的,可能和他沒什麼關係。

王霞等三個護士倒是沒有跟著過去。

穆遠的事情出了以後已經很少有外院的人過來請人去講課了。

梅姨急忙掐了掐女兒的人中,好半天王霞才清醒過來,立即就哭了,開口說道:“媽,我該怎麼辦啊?”

王霞回到家裡就和母親商量,此時他還不知道穆遠要被起訴、追究責任,還想著最多是不讓穆遠當醫生,如果縣醫院和六院都不要穆遠,她就跟著丈夫一起回家,那個時候訊息不靈通,穆遠在京城裡犯的錯誤家鄉那邊肯定不會知道,至少,他過去以後還能繼續當外科醫生。

王霞覺得自己的命實在是太苦了!

為了照顧受害人家屬的情緒,幾天之後法院就對穆遠做出了宣判:判處穆遠二十年有期徒刑。

她們才結婚多久就發生了這種事情。

江大橋聽說要讓他們和麻醉師成立新的科室,有些驚疑不定,李平安說道:“成立新的科室以後你們會得到院裡更多的重視,也會得到更多的權力,但是責任就更大了,如果手術過程當中因為麻醉的關係出了問題你們就要承擔責任!”

可即便是這樣。

判決通知下達,王霞知道自己丈夫要坐牢二十年的時候當場就暈過去了。

隨著人工心肺機的應用,此類全身麻醉手術越來越多,麻醉過程中能夠出現的紕漏也多了,必須予以重視。

丈夫被判刑了。

王霞最明智的選擇就是及時止損趕緊和穆遠離婚,找個好人家再嫁。

只是。

這種話梅姨可說不出口。

哭夠了。

王霞到監獄看望穆遠。

見到這個剛剛和自己成親不久的妻子,穆遠心裡也不是滋味兒,思索著說道:“王霞,我也不連累你,咱們還是離婚吧,我馬上寫申請和你離婚,我沒有別的要求,請你別將我的事情告訴我父母,如果老家來信了你就幫我回幾封,說說說我的好話,別讓我父母知道他兒子犯錯了被關在監獄裡!”

王霞哭泣著答應了。

從監獄裡出來的時候她不斷的思索著,自己真的喜歡穆遠,和穆遠之間有所謂的愛情嗎?

怕也不是。

她們婚前沒有感情,結婚後也沒有培養出感情,之所以會嫁給穆遠,不過是因為太田輕一那個小鬼子誇獎過穆遠有前途,她想嫁一個好醫生罷了。

事實上。

穆遠怕也不是什麼好醫生。

自己看走眼了。

至於那個小鬼子是看走眼了還是在捧殺就不知道了。

王霞在醫院待不下去了。

六院是絕對不會再要她的。

至於其他醫院?

衛生局對她做出了處罰,不允許她再當護士,王霞又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人才,也沒有多麼強硬的後臺。

哪家醫院願意收留她?

只能在家裡待一段時間再想辦法找其他工作了。

很快。

王霞就和穆遠辦了離婚手續。

此後數月甚至更長時間。

六院陸陸續續的收到穆遠老家寄來的十幾封信都給了王霞。

王霞模仿穆遠的筆跡以他的名義回信說自己在京城過的很好希望父母不要掛念。

為了統一解決對首長、外國專家、駐華使館、國際外賓、重大宴會、各大飯店、特殊醫院的食品供應問題,年末的時候市裡成立了特種供應領導小組,專門解決一些特別物資、食品供應問題。

在京的各個蘇國方面的專家、蘇國紅十字醫院的食品、所需物品都得到了妥善解決。

托里手裡的物資多了。

一大媽手裡的東西也多了,別說全國糧票,就是白糖、油、甚至是糧票都有不少。

全國糧票是指全國通用糧票,不論走到什麼地方,都可以用此糧票購買糧食用品,其中還包括食油(只有全國糧票才可以在異地買食油)。

若要出差或探親,一定要用地方糧票換上一定數量的全國糧票才能出門。

十一月的時候京城開始使用京城糧票和全國通用糧票。

到了年底。

雖然京城糧票和全國糧票是一比一的兌換,但是並不好弄。

一大媽從托里手裡得了一些全國糧票,時不時就要到鄰居家裡炫耀一番。

易中海聽說托里連全國糧票這種稀罕物資都給了妻子,心裡更不好受。

他們之間要是沒點兒什麼特殊關係,托里能給妻子全國糧票,他是吃飽了撐的嗎?

不過。

隱隱的。

易中海更加期待了。

托里越是重視妻子,也就越不敢得罪自己。

他拜託托里的事情十有八九都會得到滿足。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全國糧票是沒有什麼用的,因為他們幾年、十幾年甚至是一輩子都不出京城。

鄰居們雖然羨慕一大媽,但還真沒有多少人想打這些糧票的主意。

唯一經常出差的人也就前院兒閻解成那小子了,只是閻埠貴和大兒子鬧翻了,自然是不會打這些糧票的主意。

實際上。

別說閻解成根本就不知道一大媽有全國糧票,就算是知道也不在乎,他出差的時候單位是幫忙解決食宿問題的,不用他自己操心。

後院兒聾老太太將劉悅趕走不讓她幫忙做飯,自己也不願意做,她將主意重新打到一大媽身上,瞅準機會,發現一大媽也在家就到家裡找她了,好說歹說,非讓一大媽幫她做飯不可。

一大媽直搖頭。

聾老太太名聲不好,她不想招惹,而且她現在的心思也不在聾老太太身上。

一大媽很大方的給了她十幾斤糧票,其中還有一些全國糧票,讓她找個地方吃去。

飯店也行,軋鋼廠食堂也好,反正就是別來煩自己。

得了糧票聾老太太還真的去外面吃飯了,很快她就發現了一個好去處——京城藝術學院。

京城藝術學院坐落在大名鼎鼎的恭王府。

恭王府及花園位於前海西沿、什剎海南岸,是清代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後作為和珅、慶王永璘的宅邸。

清咸豐元年恭親王奕訢成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稱也因此得來。

恭王府及花園歷經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歷史程序,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說法。

郭嘉成立的第二年在恭王府的部分宅子裡成立了京城藝術學院。

京城學院的學生是有補助的,而且飯菜賣的也很便宜。

京城藝術學院距離四合院兒也不遠,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發現了學院食堂,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經常過去。

很顯然。

聾老太太不可能是學生。

只是大多數人都將她看成是某個學院員工的家人,指不定是某個教授的母親呢,也沒人想過要驅趕她。

反正只是一個老太太,食堂裡多她一個人不多,少她一個人不少。

還別說。

她自己換的糧票再加上一大媽給的,還真的夠吃了。

平常還行,要是遇到雨雪天氣或者是颳大風,聾老太太只能在家裡對付著自己做了吃點兒了。

賈張氏婆媳兩個發現聾老太太的異常之後心裡特別不是滋味兒。

這叫什麼事兒啊!

這聾老太太也真行,不知道從哪裡得了那麼多的飯票,居然天天到外面吃飯,這樣一來,她們謀求老傢伙遺產的幾劃不是徹底的泡湯了嗎?

趙婉蓉成親了。

她丈夫陳亮家裡是開面粉廠的,兩家的廠子是合作關係,兩人從小就認識,算是青梅竹馬,長大後自然而然的在一起了。

本來。

趙婉蓉是想要在外面找一家飯店請李平安等人吃飯的。

秦淮茹卻說在外面花錢多不說還太冷了,不如週末的時候在李家聚一聚,她們自己做飯自己吃。

趙婉蓉答應了。

週末的時候她丈夫陳亮也過來了,幫著趙婉蓉送過來一些肉食、麻花等食品,還拿來幾瓶二鍋頭。

也是趙婉蓉太忙了,暈頭轉向的,也沒有告訴丈夫她們這些人都不喝酒。

將東西送過來之後陳亮就離開了。

李林到軋鋼廠醫務室加班了。

雖然過來吃飯的人不多,但小露等幾個女孩在一起嘰嘰喳喳的,徐氏幫著秦淮茹、趙婉蓉做好飯以後和孫子在廚房吃了一些就離開到百貨大樓那邊買東西了。

李林回家吃過午飯也離開了。

李平安手術組的幾個人和秦淮茹在一起,這頓飯足足吃了一個多小時。

同事們都成家了,唯獨小露沒有,而且她這輩子怕是不會嫁人了。

大家吃飯的時候小露突然拿起一瓶酒就開啟“咕咚、咕咚”的喝了半瓶。

二鍋頭。

酒勁兒大的很。

隨即。

小露的臉色紅撲撲的,當時就醉了,雙眼看著李平安想要說什麼的時候突然覺得頭暈腦脹的,趴在桌子上睡著了。

秦淮茹嘆了口氣。

她是知道小露心思的,幸好她沒說出什麼,要是當著大家的面和丈夫表白了,還真不好收場。

秦淮茹一直在想著自己的心思。

她甚至覺得小露有些可憐,因為得了一種莫名其妙的疾病,就算是面對自己喜歡的人也不敢表白,不敢將自己的心思說出口。

否則。

若是小露沒病,以她的性子,秦淮茹敢肯定她比自己都要大膽,肯定會和李平安開口的。

也許。

丈夫沒遇到自己之前兩人就確立關係了,根本就沒自己什麼事兒。

秦淮茹想起了小露對自己母親的幫助,也想起了她每次看向丈夫的那種眼神,幾乎和自己一模一樣,小露心裡肯定也是有丈夫的,感情未必就比不上自己。

秦淮茹愣住了。

趙婉蓉、劉雨婷離開的時候秦淮茹才下意識的出門相送。

小露依舊在桌子上趴著。

李平安將她抱到了床上,想讓她在家裡好好睡一覺醒醒酒。

哪裡知道。

她將小露放到床上的時候對方卻突然站了起來,拼命的抱住了李平安。

李平安將她推開,想要奪路而逃出門的時候卻發現門已經從外面鎖上了。

“這.”

小露再次撲過來的時候李平安嗅到了一股少女氣息,面對小露的主動,李平安很快就迷失了。

門外。

秦淮茹彷彿丟了魂兒似的一屁股坐到地上。

眼淚珍珠一般流了下來。

她知道李平安和小露之間肯定是互有情誼的,但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兩人的這種關係。

她不想讓李平安不開心,只能使用這種方式了。

事後。

李平安兩人穿好衣服以後秦淮茹將門開啟。

小露看了秦淮茹一眼,立即紅著臉跑了。

“淮茹,我..”

李平安將秦淮茹拉進屋裡,想要說什麼的時候秦淮茹卻撲到他懷裡哭起來。

她很傷心,但內心之中卻有一種將積壓著的鬱悶情緒全部釋放出來的感覺。

又有些釋然。

徐氏回來以後幫著秦淮茹收拾碗筷。

剩下的半天。

李平安夫妻兩個都沒有去加班,兩人回到自己的房間,秦淮茹小聲向丈夫問道:“平安,小露真的不會生孩子嗎?”

李平安點點頭,說道:“應該不會的,她認為自己這輩子是不幸的,自然不會將這種不幸再帶給自己的孩子!”

秦淮茹居然笑了起來。

笑的很無奈。

陽曆。

新的一年。

年初。

《健康報》報道各地私營藥業實現了全行業公司合營,各個藥店都掛起了慶祝公私合營成功的牌子,公方經理、私方經理以及職工一起慶祝公私合營成功。

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注意改造進入高潮,到處敲鑼打鼓,燃放鞭炮,有5萬多名職工和2萬多名資本家結隊遊行。

工商戶張燈結綵,掛出“迎接公私合營”,“慶祝公私合營”紅嶂。

市人委召開大會,宣佈批准全市營商業42個行業,13973戶座商,全部實行公私合營。

當時。

潛伏下來的特務基本被肅清,雖然在進行蘇反運動影響並不是很大。

一五幾劃進入高潮,開啟了一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

根據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要求,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國幫助我國設計的156個建設專案為中心、由694個大中型建設專案組成的工業建設,建立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發展部分集體所有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以建立對農業和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基本上把資本主義工商業分別納入各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的軌道,以建立對私營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

一五”幾劃時期,我國對個體農業、手工業和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任務基本完成。

計劃所規定的各項建設任務,主要依靠我國人民的力量,加上當時蘇國等國家的大力援助,一五幾劃勝利完成使我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

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基本確定。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晶靈城

曉藍妮

身為神秘的我行走在世間

逐海浮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