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三贏,大家都贏麻了

王守良當然知道,他給羅三炮那一船幾百海盜分100萬兩白銀,給的太多了。

這個樸素的道理,簡單捋一下邏輯?排水量7000多噸,裝載22門火炮,不管戰鬥力還是防禦力都是亞洲一流的南海號,是王守良買的。

三炮一群人還在學著開船,遇到三艘島國商船,能成功攔截逼停,上去搜撿以及事後的押來港島,那是船上還有100多嚶倫鬼佬教官。

嚶倫鬼兵開炮,才鎮得住島國船。

畢竟三艘島國商船,其實也是武裝商船,兩艘蒸汽動力的裝甲商船,也各有幾門火炮,還有大量持有步槍的水手。

以羅三炮麾下,都還在學習瞄準開炮的海盜水平……

真刀實槍的幹,只會讓島國武裝商船跑掉。

多虧了嚶倫鬼佬才能鎮得住,輕鬆實現這一切,說白了羅三炮就是發號施令,跟著就躺贏了。

這一場交易,按照功勞含金量,王守良九成、嚶倫鬼佬兵一成,三炮和他部下,躺贏的。

按照功勞分配賞銀,別說一百萬兩白銀,給他們十萬兩都多。

但王守良還是要給三炮部100萬兩,因為財帛動人心,千金買馬骨,有了這樣的例子,羅三炮部上下三四百人,按人頭分的話,100萬兩就是人均兩千多兩銀子。

隨便折一下就是3000黑西哥鷹洋。

就算不是純粹按人頭,而是羅三炮、李初九等當老大的拿大頭,分到最下面,最基層水手怎麼也得分1000個黑西哥鷹洋。

放在明末有句話是說,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

這話放在清末也是一樣的。

有了這一次的經歷,訊息擴散出去,以後就別等著羅三炮部真的適應了能開南海號、能大軍事化海戰,再去一一收編海南、閩海等各地的零星海盜了。

訊息一擴散。

多得是零散團伙主動來投。

搶一次島國商船就這麼爆炸的富貴起來,誰還不敢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莽一波了?

前幾年島國為了霸佔彎在那邊各種燒殺搶掠,屠殺,三炮部完全可以飛速擴張,搶搶搶去。

你說船??島國這次被搞下的兩艘蒸汽動力武裝商船,也是船啊,畢竟是蒸汽動力裝甲船,自帶火炮的。

海盜小弟擴編後剛好用得上。

所以,王守良落手500噸天然橡膠,失去一批假鈔,嚶倫鬼兵再到凱文、約瑟夫血賺20萬英鎊領走一黑鍋。

三炮部血賺100萬兩白銀。

不管看怎麼看,都是三贏,大家都贏麻了。

………………

夕陽斜下。

五層唐樓區後方百米外,幾棟依山而建的兩三層、帶院落別墅處,王守良推門,開啟院子裡的廊燈,笑著對石希和石愛華道,“舅舅,既然你來了油尖旺任職。”

“上環那套房子先留著吧,這棟油麻地別墅就送給你了。”

石希哭笑不得看了王守良一眼,“阿良,伱現在生意做的真大,我也沒什麼好說的,不過你和你的合夥人們,建那麼多工廠,招募那麼多人。”

“我甚至聽說因為你們條件太好,都有很多人開始聯絡老家一些親友,希望他們也儘快來油尖旺謀生。”

“一旦湧來這裡的災民難民,數量大爆炸,你能穩得住局勢麼?”

石愛華都驚呼道,“對啊表哥,你的泡麵廠,招了700多職工,最低月薪一個鷹洋,但是一天三頓管吃飽。”

“鷹洋月薪先不說,一天三頓管吃對外界的誘惑力可太恐怖了。”

“太多在清廷統治下活不下去的災民,知道了這訊息,還不得以萬計的跑來這裡?”

先不談去年的晚清有什麼天災了,一個八國聯軍侵華,一路禍害了多少人?再有戰後的談判,列強索要四億五千萬兩白銀,這特麼是多少錢?

晚清拿什麼給?只能是繼續高壓盤剝百姓。

這種盤剝本身就覆蓋了兩廣,兩廣受牽連也不會小,這裡大幾千個得到新工作、天天頓頓吃飽安排的前災民難民。

誰家之前在逃荒前,還沒有一大群親戚了?

在石愛華擔憂下,王守良笑著擺手,“這個不是問題,再來幾萬災民,我們也撐得起。”

“我給你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的珠江泡麵,一箱20袋,總重兩千克左右,對外售價是一個黑西哥鷹洋。”

“這還是出廠的批發價,零售更貴,但到現在,談生意出手,已經大賣了20萬箱左右。”

珠江泡麵貴麼?貴!

一代麵餅80克,加上料包總計100克罷了,說白了一箱20袋才是不到兩公斤的麵粉、澱粉之類。

而一個黑西哥鷹洋能買30到六七十斤不等的大米的。

只從食物的重量來計算,珠江泡麵價格黑的一比,但一經上市卻是大受歡迎,幾乎是供不應求,各式各樣的買家,又有幾個經歷過這樣的科技與狠活的轟炸?

從普通地主再到軍需,的確是軍需!

這個年代的軍糧怎麼可能有精品泡麵來的霸道好吃?

珠江泡麵本身也不是給普通市民百姓吃的,畢竟這個年代,草民能吃糠喝稀不餓肚子,都已經是富農水平了。

小地主家幾天才有資格吃一次白麵饅頭?

只從原料價格以及售價對比,珠江泡麵廠是有幾十倍利潤的。

下一刻王守良苦笑道,“開在油麻地的工廠,就是在多應付幾萬、十幾萬災民難民也力所能及,現在最麻煩的是水。”

“我聽說官方有興建配水庫的打算,但等不及了,我已經讓珠江建築在油尖旺修各種地上、地下水庫,用於以後的民生需求。”

沒錯,他也是來了後才知道,在港島喝起來內地供應的淡水資源之前,除了幾口井水和地下水,九龍這一帶最大供水力量,是水庫水塘,都是官方修起來。

等著雨天儲存淡水。

現在港島官方只是有了計劃、籌備中,他等不及只能自己掏錢出力做事。

王守良還早就在油麻地開辦了珠江發電廠!就是最早凱文吐槽他還沒在九龍搞起電話、聯絡不便後,他就開搞了。

這一座發電廠,才供應起了各工廠、唐樓,包括眼前這幾棟別墅的座機電話、電燈照明體系。

這不是什麼大事,要知道早在1882年就有嚶倫鬼佬在上滬租界成立電力公司,安裝蒸汽發電機組,架電線杆撐起了電力照明。

從外灘、南都路再到百老匯,幾十盞路燈照耀光火,按周收費。

這個公司倒閉後,1888年的清廷都從丹麥洋行也買了15k發電機組,照亮皇宮的。

進入1890年以後,上滬、羊城、京城自搞發電廠,用於白熾燈夜間照明的,已經不罕見化了。

甲午前北洋水師造船廠,安裝兩臺直流發電機組,用於船廠夜間照明,都官署企業化了。

所以王總的珠江發電廠,就是砸錢,砸錢,買直流或交流發電機,發電,供應照明。

他這是提前搶了未來制霸一個世紀的嘉道理家族,在九龍開辦的港島中電集團的生意。

原軌跡嘉道理家族在1903年,後年,才正式照明九龍的。

石希再次瞪大了眼,“好傢伙,你這不止開面廠,賺大錢,水電也涉足了,怎麼,以後想當九龍皇帝?”

王守良啞然失笑,一個九龍有個屁的皇帝可當的,他再次補充道,“舅舅,你們油尖旺總署準備設在哪裡?”

“到時候我讓珠江建築幫你們蓋一棟辦公樓,不說五層了,至少得三層吧,你這年齡,再幹一二十年也不老。”

石希摸了下自己有些稀疏的頭髮,他能說什麼呢,畢竟是親外甥送的,而且還是鬼佬上司,主動送他來油尖旺當大幫辦,管轄三個區的。

給外甥鋪路,他是心甘情願樂的美滋滋。

幾秒後,石希瞪著女兒道,“愛華,你經常和阿龍那臭小子在一塊,不清不楚的,他到底什麼意思?什麼時候提親?”

外甥的生意做的這麼大,不管他有幾個合夥人,又都是誰,這都即將成為九龍水電大亨,泡麵廠才幾個月啊?

五月下旬正式生產出第一包,到現在四個月就大賣20萬箱等於20萬鷹洋的毛收入。

他只能在閨女面前找存在感了。

石愛華瞪大了眼,懵了幾秒才丟下一句她去看房子,就跑向別墅內了。

石希又悻悻瞪了幾眼,才吐槽道,“說來也怪,已經好幾個月了,市面上再也沒有羅三炮洗劫商船的新聞了,莫非那賊頭轉性了?”

這輪到王守良無語了,一時間不知道怎麼解釋。

你說幾個小時前,羅三炮才帶著李初九在不遠處的五層唐樓裡選了房子?別鬧,就是石希和羅三炮面對面……也不認識阿炮啊。

這才是什麼年代?就像是原軌跡裡,不管羅三炮在海上鬧得那麼兇,馬如龍又有多麼想整死羅三炮,可馬如龍冒充周永齡上海盜島。

從上到下的所有海盜,就沒一個懷疑這個周永齡是假冒的。

因為他們以前從沒見過。

連常年給羅三炮上供的周永齡,都從沒見過阿炮本人!

………………

王守良沒有在九龍呆多久,一週後就重新北上去了佛山,那邊的鋼鐵廠,還有韶關鐵礦,都是大力發展初期,忙起來真是千頭萬緒。

他只是坐鎮北方時,一如所料的透過四海鏢局通訊組,接到了一個個訊息彙報。

那就是在珠江電力、珠江供水不斷擴張中,一棟棟唐樓也陸續進入新的竣工期裡,來自粵東各地的災民難民,叢集湧入油尖旺。

供電好說,最難的還是供水,畢竟現階段電力初發展,用得上電燈照明的地方有限。

供水,那一個個修建起來配水庫、儲水塘,只靠自然降雨以及淨化雨水什麼的,都跟不上災民暴增數量了。

他也只能砸錢,僱傭一艘艘商船,尤其是儲水船,從珠江兩岸運輸淡水南下,同時在九龍塘、石硤尾包括黃大仙、觀塘等地,再次大幅度興建配水庫和儲水塘。

反倒是糧食方面壓力很小,只要他願意砸錢,不管是嚶倫洋行從白象、泰國、大馬等地給他運糧,還是北美洋行從北美給他運糧,這都是砸錢就行。

這種錢都不只是自己印了,當珠江泡麵廠逐漸爆發後,一箱一黑西哥鷹洋的價格,真的難不住有錢人啊。

在各式各樣亂世災難,風波下,糧食的重要性無用多談,最早是周永齡帶著一船船泡麵,跑去各地推銷,請地主老財們試吃,請官員富豪試吃。

現在早就開始有粵東各地、包括大馬、泰國等聞聲而來的商人,包括一個個跨海洋行的白人商團,跑到珠江面廠主動下單子搶購了。

多的不說,以這年代遠洋遊輪、貨輪的航運速度,從東亞到北美或歐羅巴,動輒幾個月或一年半載,船上的飲食問題一直是大問題。

泡麵這種乾燥儲存,一壺開水衝一衝,就能吃的舒爽的美味,可太適合遠洋航隊成箱成箱的買,當做長期主食了。

這麵廠的利潤,都開始從四個月20萬黑西哥鷹洋的毛利潤,快速邁向一個月10萬鷹洋,一個月20萬鷹洋。

當王守良再次從韶關礦場,帶著幾船鐵礦石殺回佛山時,時間已經是11月23,小雪。

華夏北方開始進入雪季的季節裡,粵東依舊是溫暖宜人,王守良剛抵達四海鏢局分局,就接到一個通訊組三星中級鏢師彙報,“大掌櫃,鏢局水師羅鏢頭部,目前已經陸續接納了800多人的投靠。”

“只算一線水手,羅鏢頭部已經1200人了,一艘南海號和兩艘武裝裝甲商船,已經遠不夠用。”

王守良喝了口茶笑道,“四海號那邊配備的良家子,有多少人了?”

三星鏢師快速道,“900人,輪流上船接受操練。”

王總滿意的點點頭,半年多了,九龍現在3000人全是合格的,至少軍訓兩個多月的趟子手,佛山分局100九龍來的帶500佛山本地,羊城300人,韶關300人。

加上2100的水上鏢師團。

不知不覺他都有了北洋初期,一個鎮的編制實力了,當然,最重要的是這全是計算的正經趟子手、鏢師,不算輔兵。

韶關、羊城、佛山分散的這麼零散,也是沒辦法。

鋼鐵廠最重要,只能大力保護!

算上輔佐力量,佛山本地500趟子手、初級鏢師青壯,誰還沒幾個親戚朋友?發小或結拜兄弟之類?

多少人在眼紅脖子粗的羨慕,任何一個趟子手都能一天三頓,頓頓吃飽?每人每天都有幾兩肉的美食誘惑?!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學霸的逆襲女神

我們談談

黑乜有刀

霧眠汽泡酒

老木屋

使用者68161244

性格即命運

喜歡做夢幻想的我

四哥,我陪你在洛寧看雪

抖學好

徊月

南西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