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

時間進入1905年2月,過了農曆除夕和大年初一、初五等傳統節日後,王守良大撒銀彈在華夏境內買買買,已經成為了新的靚麗風景線。

這種買買買,不只是在珠江三角洲平原開始,也包括長江三角洲、華北平原、東北大平原……

對於已經種植過農作物的田地,王守良是連地帶作物一起買,這一季度的種植計劃來不及調配和管控了,下次再說。

而和他買買買計劃一起並進的,是修路,修路,還是修路!

鐵路的發展王守良早期是不管的,現階段依舊不管,可公路的修建,尤其是城與城之間,連線一個個大農場、農莊和附近鄉鎮、城市之間的道路,都是要加速修起來的。

最遲1905年底,他第一輛卡車就要下地了。

1906年更是要開始爆汽車、卡車一起飛了,雖說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都有便捷的水網和水路運輸,但陸地上的修路計劃一樣要啟程。

………………

2月18,元宵節。

轎車上就存放有茶葉、糕點等等。

所以道路修到哪裡,僱傭當地農民參與道路建設,不說多少工錢了,一天三頓管飽還是能做到的。

“眾多沒有被招募進農場,附近村落的一些村民,也要安置妥當一點,能給他們找到合適的去處,就儘量安排.”

王守良本尊15歲考晚清鄉試落地後,的確進過西式學堂啊。

“這種宿舍不指望追逐珠江各企業的職工家屬院了,一般蓋三層,修建集體公廁、大浴池就行.”

王守良心情很不錯,對著左右吩咐,“日後大農場農莊開起來,被僱傭來的農民也要集中住集體宿舍.”

這年代只要有錢,北美的農產品那是一船一船接連不斷的來,你給錢,嚶倫和法蘭西在東亞的殖民地也是船船糧食不停歇。

一段時間後,王守良在一箇舊式粵東村落村口的土路邊,見到了一對二三十歲的青年……夫妻。

他們身後還跟著十幾個著裝簡練,留著短髮或大辮子的女學生,這批女學生年齡也基本在20歲左右。

“他的女子學堂一直很缺辦學經費.”

是個很不錯的進步青年。

王守良行走中,吩咐著各種瑣事時,一個警衛快速從後方騎著腳踏車趕來,“報大掌櫃,有自稱是您曾經西式學堂同學的一位黃先生,帶著一群學子來訪.”

王守良一行行走在羊城外的一片鄉村田野間,看著被他買下的大片農田,還有眾多神色挺激動、憧憬,隔的遠遠的一邊做著農活,一邊偶爾向他這裡張望的身影。

很古怪的拍了下大腿,他才釋然道,“帶他們過來,許四,去前面村裡找一些桌椅,安排下茶水點心.”

“那位黃先生說,他在羊城開創了一個女子學校,聽聞大掌櫃您這裡需要大量幫工人、農民掃盲的人手,就自薦來想混一份薪酬.”

樸素善良的農田好手收進農場當僱農、體格好的收進保衛科,其他後勤、大食堂、清潔體系一樣需要人,他這是基本上的農莊開到哪,就能收編大量職業農民的。

雖說他自己出行,不需要擺太大的排場,但幾輛轎車加腳踏車車隊,幾十人的警衛隊還是不缺的。

未來一兩年,珠江、長江和華北、東北,這是要陸續大建設起來,至少這比被無數貪官汙吏和豪紳、未來軍閥把大量良田當做鴉片田來的美多了。

至於遊手好閒、偷奸耍滑的自然是趕緊滾蛋,愛死哪死哪。

買地買田與修路,遇到了超級大工程,只有原本珠江建築和珠江水泥的職工團隊,肯定遠遠不夠用,王守良這一步擴張的太大了。

王守良愕然,問了下對方名字,然後從諸天商城安排的背景裡,還真想起了那位黃同學。

畢竟,這才1905年,西式學堂早已經在華夏遍地開花,今年清廷都要正式取消科舉了,但女子進學堂,依舊是稀罕事,也就是粵東這風氣比較開放的,維新思維比較高漲的地區,才能見到。

那學生們的年齡……也肯定是五花八門。

就算說是中學、或者女子師範學校之類,你也別指望全是十二三歲、十四五的。

那個年齡段普通百姓家根本養不起讀書、上不起學,名門望族更不會輕易讓千金小姐到處跑。

當王守良看清來人,那邊也早就看到了他這裡,幾十個藍衣大兵列隊,槍炮林立的局,在一水藍制服的烘托下,淨身高一米八三,白淨帥氣的王大掌櫃,真像是公子世無雙、陌上人如玉一樣光彩照人。

見到一群來人都比較拘束,王守良大笑著招手,“黃兄,你這是和阿芸姐在一起了?多年不見,兩位還是風采依舊.”

說起來這兩位也不算是正兒八經的同學,只算是他學長。

話語下黃學長也鬆了口氣,擦著汗水笑道,“王生,多年不見,您是越發氣宇軒昂了,我和阿芸這些年奔波在教育一線.”

“一直是小打小鬧,聽聞您這裡缺為手下職工掃盲的老師團隊,這才自薦來做事.”

“這十幾個都是我和阿芸這兩年陸續招收,培養的女學生,談不上人人都能做到畢業,但簡單掃盲工作絕對都能勝任.”

王守良掃一眼眾人,視線在某個膚白貌美的靚女身上停頓幾秒,才指向路邊的桌椅,“坐,多年不見,掃盲的事好說,你們這是支援我的事業,我一定不虧待黃兄和阿芸姐你們.”

他多看了某靚女幾眼,只因為這是個臉熟客。

1994年位面裡,某位阮阿民多次向他推薦的乖女兒阮莞,就和她長的幾乎一模一樣,當然,氣質、風情肯定是截然不同了。

不同時代造就的不同特質,那完全是兩回事。

請人落座後,王守良也果斷道,“我肯定相信黃兄你和阿芸姐的能力,這樣吧,每個掃盲老師,我暫定月薪2個黑西哥鷹洋,包吃包住,每月四天假期.”

“表現好的也有額外獎金.”

“我的珠江系列企業,已經開創多年,相信在粵東大地,也有無數人知道我的口碑.”

黃學長和某位阿芸姐都是狂喜,狂喜中阿芸姐敬茶道謝一番,快速道,“白玲,你們老家的東陂臘味,聞名兩粵、連東南亞諸國都多有老饕念念不忘,下次回鄉記得多帶一些.”

“以王大掌櫃今時今日的地位,咱們就算想感謝大掌櫃的提攜和關照,能進獻的也只有這些土特產了.”

被阿芸姐叫做白玲的,就是王守良多看了幾秒的靚女……

只能說到了王守良今時今日的地位,他真的,隨便幾個眼神沒把控好,就會被外界無數人解讀出n種想法來。

不過他也沒有多解釋,舉杯笑道,“用不上,不至於,喝茶,只要你們幫我做好掃盲工作,就是對我最大的回報了.”

想起來了,這位阿芸姐是粵東乃至華夏範圍,開近現代女子教育先河的前輩之一了。

白玲?以及這臉,八成是危城故事裡的龍套女老師,不過危城故事發生在1914年,軍閥混戰階段,那個時代距離1905也不是太遙遠,故事開始時白玲已經是很合格的小學老師了。

在曹姓軍閥少帥動不動屠城以及劫掠各方時,她還能護著一群學生去省城羊城尋親,也是很有師德了。

然後被神經病一樣的曹少帥惡作劇一樣槍殺了。

那個故事裡還有一對前鏢師張亦和馬鋒師兄弟,身手很強很能打,無非是張亦早早在還沒割辮子時就私下吐槽,時代變了,當鏢師混鏢局沒前途了……

以後肯定得尋摸新的事業和職業。

然後故事開篇張亦已經是一方小軍頭裡的上校了。

張亦這是沒遇到他王大掌櫃啊,不然肯定得感慨,新時代來了,當鏢師混鏢局,前途還是很大很大的。

這樣的傳統行業,真需要王守良來重新解釋,以及翻譯!

請了一杯茶,王守良在許四倒茶的時候,再次笑道,“一事不勞二主,我之前早就在籌備一件事,想要培訓一批戰地醫護.”

“以前是在尋摸各種合適的醫護人員,也逐漸定下了一個團隊,大部分都是青樓裡生死不由自己的女性.”

“我的四海鏢局已經各種購買贖身,裡面有一部分識文斷字的,但也有很多文盲,我想請黃兄和阿芸姐,也幫她們掃掃盲,然後更便於培訓醫護知識.”

他自帶的穿越三大神書,民兵訓練手冊,包括軍地兩用人才之友,能利用上的東西已經很多了。

赤腳醫生手冊也不是沒用,當初他在02年帶著幾百醫生奔赴北方霍亂疫情聚集地,那大部分都是學赤腳醫生手冊起來的。

而談到大戰,亂戰,戰地醫護人員?那也是一直在慢慢尋找,積攢,積累中的,把很多生死不由自己,想脫離青樓苦海的女性解救出來,讓她們學多了知識能力,去戰場或專業醫院發揮光和熱,也是不錯的。

那些差的還是掃盲!

剛好,黃學長和阿芸大姐都是職業開學校的。

王守良開了口,黃學長夫妻都是大喜,各種保證用心做好這件事。

………………

2月28,上滬閘北新區,眺望著寬敞的泡麵廠,集訓用大操場上林立的兩千人,王守良站在高臺上舉起酒碗,“兄弟們,喝了這碗壯行酒,出發!”

當他的話音伴隨大喇叭席捲全場,兩千名保衛科科員,都是精神抖擻的舉杯慶酒,“謝處長賜酒,幹!”

兩千人一起喝酒,碰杯,場面還是相當壯觀的。

這是2000個自願報名,打算奔赴長三角各地,駐紮各處還在穩定建設、推動中的農場集團的保衛科成員。

王守良的保衛科,在灑向多省海量耕地農場時,肯定要擴張,以蘇為例,一百多年後的蘇省有萬畝耕地,全蘇是718個鄉鎮,平均一下,每個鄉鎮有萬畝耕地。

這還只是蘇,其他贛、湘、皖、魯、豫等等,各有各的特徵。

現階段在王守良揮舞著白銀大撒銀彈一段時間後,他已經在蘇買下了30多萬畝,而且大片都是連在一起的好地。

這30多萬畝耕地就分為10個農場,每個3萬多畝,每個農場基本有後世半個鄉鎮大小,10個自然村左右。

全加起來就是涵蓋100多個自然村。

還是在原有自然村基礎上,改建為集體住宅區,生活區,修村與村之間的水泥道路,在設定十個農場集散中心。

上滬的2000保衛科,基本是一箇中隊長部,滿編36人投放進一個大農場。

360人就投入蘇了……到了後,可以擴張為一個個滿編120人的大隊長部,在當地招良家子。

120人負責半個自然鄉鎮,十個自然村左右的安保,力量基本足夠了,畢竟這也會配備腳踏車,毛瑟c96手槍等武裝。

從上滬回到蘇、皖、浙等等各地方,類似下鄉了,但自願加入這裡的,基本都升職加薪了。

而且下鄉的保衛科成員都能摸槍騎車了,集團配發的。

還有,這些保衛科成員在加入珠江各企業之間,基本就是蘇、皖、浙等地逃荒、跑來上滬謀生的,現在算是各回各的老家,多少有點衣錦還鄉的味道。

自從保衛科說出自願報名,自選回鄉點之後,報名的真的很多,很踴躍。

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

蘇,是30多萬畝,360擴張為1200團隊。

其他投放到皖、浙乃至魯、豫的保衛科,情況也是差不多的,無非是王守良在各地買的耕地有多有少,以後還會慢慢增加。

而這次上滬放走2000保衛科,重新招募新一批受訓的,至少招4000人,畢竟以後會一直增加。

保衛科內,類似警衛隊性質的內部調查科,也要下去一批人,這就是王守良親自把一年月薪發給每一個科員手裡,拉家常續感情了。

內部調查科,是最後的防火線了,必須保證它的純潔性。

在這之前,佛山、羊城和寶安新區的一萬保衛科成員,都也下鄉3000人,然後重新招募5000,讓三地保衛科維持在了萬人規模。

這一輪為了糧食和農田的大擴張,還是要穩!

不過在這之前,各地保衛科最新的成員、上批大擴張是1904年2月底3月初,至少受訓11個月了,不怕步子邁的太快扯到蛋蛋。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這大師兄有點不對勁

墨香淺墨

惡毒小炮灰翻身入豪門

三牧沐

時延

風亦眠

你將我拒之門外

耶了酥

念起築長生

青木離涯

小狗不emo的新書

小狗不e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