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西北的鎮西關戰事迭起,而位於殷都的皇城則是一派祥和,國子監結業的學子都收到了吏部的任職文書,有鼓掌歡呼的,有喜極而泣的,還有一些則是無奈搖頭的;而在這些學子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當屬國子監三賢。

範北思上來就是戶部員外郎,從四品官職,還是殷都京畿之地的大官;深得夫子孔章熙喜歡的羊辜佑也擔任了吏部員外郎,雖說與範北思一樣都是從四品官職,可是六部之中這吏部還是要稍壓戶部一頭,穿著紫色官袍的兩人一大早就來到了殷都城城門,當然了,他們並非出公差,而是送行,送顧毓棠遠走定州。

如顧毓棠所料,在他的要求下,吏部把他送去了定州,去定州擔任定州府主簿,一個七品小官,同為國子監三賢,比起範北思和羊辜佑,顧毓棠無疑是委屈了許多,但顧毓棠對此確實一笑置之,如他所言,他此生所願便是定州百姓能感皇恩,不受狗官霸凌欺辱,此番北去,若能不辱使命,那便是不枉讀了一場聖賢書;若是被奸佞所害,那也是為定州百姓而死,亦對得起那聖賢之書。

三人並行,範北思時不時的還想勸些什麼,但是看到顧毓棠那張泰然自若且格外清秀的面容,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羊辜佑轉身看著這個平日裡溫潤如玉的少年郎,開口道,“此番路途遙遠,路上千萬小心,北方歹人眾多,又豈是你這種唇紅齒白的小相公更要當心。”

“都什麼時候了,還拿我開玩笑。”顧毓棠白了一眼羊辜佑。

羊辜佑輕聲一笑,“總之路上小心,到了定州記得給我們來信。”

“嗯,我知道。”顧毓棠點頭一笑。

旁邊的範三郎搖頭道,“你說你,非得去什麼定州,跟我們留在殷都不好嗎?羊兄做了個吏部員外郎,我是戶部員外郎,你這再不濟也得是個六部員外郎,這不比一個州府主簿強啊。”

顧毓棠陪著笑臉嘿嘿一笑,“都這樣了,你就別說了,你和羊兄留在了殷都就好好做你們的員外郎,要是有一天做到了尚書,或者丞相,我這個做兄弟的臉上也有面子。”

“那你可得好好活著,別到時候我們羊兄好不容易混出個成績,你小子卻死在定州了。”範北思仍是心有怨念的說道。

“那我肯定好好活著,哈哈哈。”顧毓棠摸著腦袋哈哈一笑。

看著顧毓棠這沒心沒肺的樣子,範北思不免也笑出了聲。

羊辜佑看著旁邊的顧毓棠,拱手說道,“顧兄,時間不早了,我們也就不再相送了,總之到了定州後,萬事從心而行。”

旁邊的範北四同樣拱手行禮,神色嚴肅且認真,“顧兄,一路當心。”

顧毓棠眼含熱淚的看著兩人,重重的點了點頭,“兩位放心,我顧毓棠一定會在定州闖出個名堂的,此次反別,日後再見,必當揚名立萬,名垂青史。”

名垂青史,揚名立萬,這是多少讀書人的畢生所念,此時的三位年輕官員也不例外。

日出東方朝霞起,錦衣少年白馬走定州。

望著好友遠去的背影,羊辜佑和範北思的心情千差萬別,顧毓棠有大才,若是去了定州,對於定州百姓來說,確實是件好事;但是範北思卻想的是日後他們到底還能不能再見。

走在前往定州的路上,顧毓棠心裡也是沒底,他真的不怕死嗎?怕啊,誰能不怕死呢。

當他向爹孃說出自己要去定州的時候,顧老爺子差點被把這逆子的腿給打斷,好再說顧主母攔住了,最後是吏部文書下來了,顧老爺子接連嘆息三聲,萬般無奈的接受了這個事實,走之前,顧主母哭的是淚眼婆娑,畢竟定州牧寧延的名聲在哪裡,做母親的真的擔心自己兒子會一去不復還。

顧毓棠走之前,紅著眼跪在自己父母面前發誓自己會活著回來給他們養老送終,然而他到底能不能回來給父母養老送終,他真的心裡沒底。

寧延真的有大家說的這麼不堪嗎?離開殷都之前,顧毓棠是絕不會想這個問題的,在他心裡早已經給寧延劃上了奸佞二字,可是羊辜佑的一番話又讓他有些動搖,他從未到過定州,也沒見過寧延,只停大家一面之詞,對這個年輕州牧來說會不會太不公平了。

一個人走在路上,顧毓棠不停的搖著頭,不斷的肯定又否定自己。

。。。

定州,蒼同城。

天還沒亮,寧延就來州牧府了,就在半個時辰前,飛鴻來報,鎮西關守軍和西羌軍交上手了,州牧府內,寧延隻身坐在案几前,燭火閃爍,寧延盯著手邊的賬簿眉頭緊鎖,沒多久後,徐天亮也腳步匆匆的趕了過來。

看到寧延一個人坐在案頭,徐天亮多少有些驚訝,這寧延居然開始關心起定州政事來了,這還真是破天荒的頭一遭啊。

“公子,這太陽從西邊出來了,您居然來這麼早。”徐天亮邊走邊說道。

看到徐天亮來了,寧延伸了個懶腰,往後一靠,嘆氣道,“鎮西關打起來了,你說我能睡得著嗎?”

這話說完,徐天亮也不再嘻嘻哈哈,而是很認真的坐在寧延邊上,拿起桌上寧延看過的賬簿,“這是定州的財稅收入,公子,您還是心繫項州啊。”

“能不擔心嗎?大哥不是說了,項州的軍糧最多能撐兩個月,若是兩個月後西羌軍不退,那可如何是好,總不能直接不要定西關了吧?”寧延揉著眼睛無奈說道。

“咱們定州也是望塵莫及,有心無力啊,四百萬糧食,真不是小數目。”徐天亮繼續看著賬本,緩緩說道。

寧延猛然起身,深思一會後說道,“沒有錢糧,這仗打不了,徐小子,你和本少爺說實話,咱們定州到底能不能省出四百萬糧食出來。”

徐天亮合上賬本,想了會後,看著寧延堅定的眼神點了點頭,“能。”

寧延很是意外的看著徐天亮,整個人差點跳起來,“真的假的。”

徐天亮寬慰一笑,“公子你就放心吧,我既然說能那就一定能,給我一個月時間,一個月後,我把糧食給你。”

“徐小子還得是你啊,有你這話我就放心了,不過百姓口糧和定州軍自己的軍糧能不動就不要動;至於定州官員的俸祿糧食,可以適當少點。”寧延拍了拍徐天亮的肩膀,雖然他不知道徐天亮從哪裡找這四百萬糧食,但他知道徐天亮一定很難。

徐天亮笑了笑,搖頭示意寧延放寬心,“放心吧,百姓糧食和軍糧一粒都不會少。”

這話說的寧延更意外了,難道他們定州還有別的地方有糧食?還是說這小子藏了四百萬糧食?當然了,這只是開個玩笑,看著徐天亮一臉自信的神情,寧延還真有些猜不透這小子準備從哪搞糧。

“對了,昨天你去雪龍軍了,殷都來到官文你問看到,有個好訊息要告訴你。”徐天亮猛地想起了什麼,從案几最左邊取下一道蓋著吏部官印的文書,遞給正在發呆的寧延。

每次飛鴻給他送關於殷都情報的時候,他都得做好心理準備,畢竟從殷都來的從沒好事,但是這次徐天亮卻說是個好訊息,這倒是讓寧延有些好奇,這殷都能給他什麼好訊息啊。

看完官文上的內容後,寧延不由得笑了出來,別說,還真是好訊息,“居然有國子監的學子願意來咱們定州?這還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徐天亮接著寧延的話說道,“可不是嘛,當年我去項州的時候還是個參司,沒想到這次來定州的官員居然只是個小小的主簿,還真是讓人意外。”

寧延再度盯著官文看了看,隨口吹滅了案几上的蠟燭,搖頭道,“能為了一個小小的主簿來定州的,還是國子監學子,要麼是別有用心,來路不明;要麼啊,就是不得已而為之,這種不是心甘情願的來咱們定州,就算是來一萬個也沒用啊。”

“你這可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啊。”徐天亮當即反駁道,“說不準人家真是一心為民的國之棟樑呢,這世道雖然假模假樣的讀書人多,但是不能否認有真正的讀書人在。”

寧延不可否認的點了點頭,合上官文說道,“這話沒錯,讀書人能讓本少爺認可的,除了我二哥三哥外,孔夫子算一個。。”

說到這裡,寧延眼神露出些許悲傷之色,“於公明和魏正醇,這兩也算。”

徐天亮看著寧延,寧延回頭看到徐天亮,無奈搖頭,“你也算一個。”

徐天亮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心情不錯的說道,“那你就瞧好吧,我覺著這次來咱們定州的那個主簿也不錯。”

“切,希望如此,要輸了,扣你俸祿,拿去充公。”

“要是贏了呢?”

“那俸祿給你,可以吧?”

“好,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等等,不對啊。。。”

這句不對還沒說出口,寧延就跑的沒影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中州誌異

浮生憶夢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