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永熙二年九月,殷都發生了一件讓滿朝文武都震驚到說不出話的大事,當朝新政第一大臣,立木取信的魏正醇被刑部判處死刑。

大奉典獄監。

一代名臣魏正醇一身囚服雙手負在身後,站在牢獄中,透過頭頂的木窗看著天邊明月。

陣陣腳步聲響起,門外,於公明,胡尚儀,車鳴,等一眾新政大臣全部出現在牢獄外,同窗多年的於公明靜靜的站在那裡,雙眼通紅,一言不發。

魏正醇長舒一口氣,轉身看向窗外,拱手道,“公明,你們來看我了,很抱歉,在這裡沒有茶酒招待,幾位只能委屈一下了。”

胡尚儀雙手握拳,似乎是在替魏正醇鳴不平,“這明明就是那些酸儒老臣造謠生事,為何要讓你背黑鍋,禍國專權,這帽子也能扣到你頭上。”

魏正醇笑了笑,目光中滿是坦然,“若是這樣能讓孟尚書他們不再阻撓軍事革新,那這黑鍋我背了又何妨,軍事革新,朝堂上多少雙眼睛盯著呢,我寧可讓他們盯著我,也不想讓他們將目光放在革新上。”

“你有更好的選擇。”於公明淡淡的說著,語氣中充滿了滄桑和可惜。

“所謂好的選擇是要讓我屈服於舊制,服從於孟尚書他們?”魏正醇反問道,語氣中充滿了不屑,“革新之臣向守舊之臣屈膝,這若是傳出去了,我們的新政革新不就成笑話了,革新之事,開弓沒有回頭箭,就讓他勢如破竹一往直前吧,我魏正醇一條命而已,比起革新千年大業,不足為惜。”

“你決定的事我無法改變,既然你心意已決,以死明志,我於公明尊重你的決定,在這裡答應你,只要我們還在殷都一天,新政和軍事革新就會一直下去,直到徹底改變這個天下。”於公明沉聲說道。

魏正醇紅著眼睛點了點頭,衝著於公明等人重重的鞠了一躬,“正醇在此謝過諸位。”

“正醇,你還有什麼遺願未了,儘管說來,陛下說了,不管什麼要求,他都答應。”車鳴低著頭說道。

胡尚儀紅了眼眶,背過身去,止不住的嘆氣。

此刻的魏正醇顯得很輕鬆,直接席地而坐,“我魏正醇何德何能,讓陛下和諸位如此掛念,我尚未婚配,並無妻兒,唯有老父老母放心不下,今日之後,望諸位能多多照顧正醇家人,正醇在此感激不盡。”

“你且放心,日後你父母便是我等父母,只要我等還在,決不讓你家裡人受半點委屈。”胡尚儀哽咽道。

魏正醇滿意的點了點頭,“還有就是走的時候沒有見到寧五公子和老朱,有些可惜,不過人活一世,又有多少人是了無遺憾呢,如此也罷,入官多年,到最後也算是問心無愧。”

“正醇。。”於公明全身顫抖,忍不住哭了出來。

“公明,莫要哭泣,我這一走,是為新政革新而走,走的值當。”魏正醇紅著眼睛努力擠出一絲笑意,這一笑,讓於公明淚水更是止不住的往下流。

鄭崇官在房間裡一個人默默的喝著酒,在這個院子裡,他看到了太多的喊冤而走,典獄監創立之初是為了正刑罰,嚴律令,可是如今典獄監真的對得起他外面的那尊石碑嗎?

苦酒入喉,鄭崇官褪去身上官服,目視西北,或許那裡才是大奉的希望。

魏正醇被斬首那日,殷都城萬人空巷,滿城百姓夾道送行這個曾經立木取信於民的年輕官員,在他身上百姓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只不過如今這個希望將要覆滅。

魏正醇站在行刑臺前,神態自若,沒有半句怨言,就連魏正醇都能被送上斷頭臺,在殷都到底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楊昭肆會想起寧延的話,這才知道,原來好人確實不長命,在殷都你想活的久,就不能太聰明。

。。。

紫金殿內的高遠悲痛難耐,魏正醇斬首那日高遠在寢殿待了整整一天,一言不發。

當長生將魏正醇斬首的訊息告訴他時,這位年輕的皇帝躺在皇后懷中,失神道,“皇后啊,朕自斷一臂啊。”

上了年紀的孟尚書獨坐書房中,聽著手下說著魏正醇被問斬,這個一手將魏正醇送上斷頭臺的老人不免潸然淚下,最後抱著面前的新政文字泣不成聲。

“老爺,您這是。。”

看著管家不明所以的眼神,孟尚書聲淚俱下,“害了一個真心為國的年輕官員,我孟彥怕是要晚節不保了,我這輩子為官清廉,卻不曾想到最後做了一件害人害己的錯事。糊塗,糊塗啊。。”

老管家也不知如何安慰,只能在旁幫老尚書寬心。

至此之後,孟彥不僅沒有再插手軍事革新之事,反而大力支援軍改,魏正醇之後,於公明扛起革新大旗,在兵部尚書朱佑堂,禁衛軍統領袁亥北的支援下,開始大張旗鼓的革新,到歲末之時,禁衛軍樣貌煥然一新

。。。

大奉國子監。

夫子孔章熙泛舟湖面,看著旁邊閒庭,腦海裡浮現出當初魏正醇離開國子監是意氣風發的樣子。

“正醇,今日離開了國子監,就意味著你將正式成為一名大奉官員,入了官場,切記不可在榮華富貴中迷失自我,更不可再金錢利益中迷失本心,為官者,當為國盡忠,為百姓牟利,上順天意,下應黎民,匡扶社稷,以成大奉千年基業。”

彼時年輕的魏正醇白衣在身,瀟灑自若,“學生不敢忘記入仕初心,為百姓請命,為君王分憂,為國保太平,苦讀經書,謀求職位,是為施展抱負,更是為了天下百姓。”

淚如雨下的孔章熙將手中美酒倒入滏河中,三倍入河,算是為自己的學生送行。

“天下行,國運昌。。。”

兩邊的竹屋旁傳來陣陣爽朗的讀書聲,孔章熙聽的心中不是滋味,在這些房屋中,不知道又會有多少個魏正醇,不求功名,不求利祿,只為心中抱負,像那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雄鷹那般,無所畏懼;有著撕破九天的瘋狂。

他們自由,狂熱,不羈;用滿腔熱血訴說著心中的孑然。

這是國子監,大奉的脊樑。

。。。

魏正醇被斬首的訊息傳到秋風蕭瑟的項州敦煌城。

換上一身金甲的寧延騎在小白身上,將手中的情報握的很緊很緊,半年未見,此刻的寧延目光堅毅如鋼,整個人變得成熟了不少,如今的他不再是剛入敦煌時手無寸鐵的寧五少,此時的寧延時項州新軍神虎飛豹軍的統帥,大奉十二營將士口中的五公子。

少年翻身下馬,真氣湧動,將手中軍報燃成齏粉,隨後坐在沙堆上,說著一段剛學會的西北民謠,民謠名為六兩酒。

送君千里過河山,直至鐵嶺變平川。

辭君千里越關山,直至杯酒滿心間。

請君慢飲杯中一兩酒,西風蕭瑟送君走。

請君再飲杯中二兩酒,早春有寒須加衣。

請君痛飲杯中三兩酒,酷夏炎陽多遙扇。

請君豪飲杯中四兩酒,秋風悲涼少離散。

請君滿飲杯中五兩酒,冬風來時有衣添。

請君且飲杯中六兩酒,願君此行無風無雨常歡愉。

六兩酒,送君走,一路鄉關莫回首。

。。。

西北民謠粗獷悲涼,寧延哼唱的不算標準,但也有淡淡憂傷蘊涵其中,空曠的山谷中迴盪著寧延的聲音,久久不絕,

馬蹄聲起,西北沙塵隨之而起,知道少年心情難受的呂翊勒馬停下,一身黑甲的他此時的身份也不再是寧延的護衛,而是大奉項州軍神虎軍都尉。

寧鶴再建新軍名為神虎飛豹軍,暫定兩營將士,每營五千人,全權交由寧延管理,半年來,寧延四處徵兵招人,在寧鶴的幫助下也算是有了些底子,新建好的神虎營新軍都尉一職位,就交給了呂翊。

當年北蠻紅蟻勒格雪夜中,寧延將呂翊一路帶會項州,從那時起,呂翊就認定了眼前的年輕人。

呂翊抬手,身後眾將齊齊勒馬停下,夕陽下,寧延北背景被拉得很長。

一聲歌罷,寧延緩緩直起腰,轉身看向呂翊,呂翊帶著諸位將士翻身跪地,“拜見五公子。”

寧延走上前去,淡然上馬,沉聲道,“兩軍情況如何。”

呂翊跟在寧延身後,沉聲道,“神虎軍徵兵三千,飛豹軍戰馬不足,徵得兵士只有兩千,如今都在營中尋練。”

寧延點了點頭,衝著呂翊說道,“魏正醇沒了,殷都中值得我掛念的人又少了一個。”

“公子。。”

“日子總要過,戰馬的事情你不必操心,我去找大哥,練兵之時,多找找留下營的陳將軍,他會幫你,我對你的要求只有一個,兵必須精;至於新兵兵員問題,你不必擔心,我來想辦法。”寧延轉身說道。

呂翊拱手道,“屬下遵命。”

項州地廣人稀,百姓不如中原各州那麼多,能支撐起十萬項州軍已經是極限,至於寧延神虎飛豹軍的一萬人,要想徵齊,若是正常徵兵的話,怕是有些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絕捭闔記曇陀凋落

鴉聲

大數碼時代

單身的大耳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