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丘山到底是個什麼地方,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座由黃沙堆砌而成的小山丘,他沒有崑崙那般物產豐厚,遍地機緣;也沒有武當山那般名震天下,享譽武林;還沒有靖州黑嶺山那般因為佛門名剎而被天下熟知;但是今天,寧延要讓天下人都知道鳴丘山這個地方。

大奉永熙三年四月十五日,項州鳴丘山上,千軍列陣,諸將齊聚。

這天,晴空萬里,微風帶著泥土清香拂過山上的祭壇。

寧延靜靜的站在祭壇一旁,緊閉雙眼,一位帶著蓮花帽的中年道士看著旁邊日晷上時辰已到,便扯著嗓子喊道,“吉時已到,祭天儀式開始。”

聲音剛落,鳴丘山上便迴盪起一陣低沉肅穆的號角聲,對於項州將士而言,沉重悲鳴是他們從軍生涯的主旋律,而牛角號角無疑是最契合這種旋律的樂器,號角響起,場上的項州軍將士各個神情莊重,以許慕梁,陳辛如,鄭廣原為首的項州軍將士齊齊脫帽,靜靜的望著眼前三米高木製祭壇上的青石方碑。

青石方碑長寬半米,高三米,由崑崙淨蝕玉精心雕刻而成,方碑之下是一尊酷似玄武的石雕,名為贔屓,龍生九子各有不同,而這贔屓則是龍之七子,喜負重,常作為碑座出現,因此民間就有了贔屓駝碑的典故,青石方碑上刻著“聖天永禱”四字,為何祭天用這四個字,已經無從考究了,但這四個字出自道門是毫無疑問的,根據武當的說法,當年高祖皇帝途徑武當之時,曾在武當腳下做了一夢,夢中的高祖看到了金龍銜珠直衝自己而來,而在金龍口中珠子上就刻著“聖天永禱”四字,為此大奉無論皇室還是平民,只要是祭天,都會在石碑上刻下“聖天永禱”四字;這故事是真是假已經沒有人關注了,有人說這是高祖皇帝用道門平衡儒家的一個手段,治國用儒法,續國則需陰陽家和道門。

伴隨著悲涼肅穆的號角聲,寧延緩緩睜開雙眼,神色莊重的朝方碑走去,看著眼前的青石碑,寧延眼前彷彿出現了三十年前自己父親帶著趙錫和等將軍在此祭天的畫面。

“喝。”千軍齊吼,迴音響徹雲霄,眼前供桌上已經擺好了五穀六畜,一尊三足銅香爐靜靜的躺在供桌上,寧延來到供桌前,身旁的孔真玄低頭走來,躬身奉上一個華麗的木盒,寧延接過木盒,放在香爐旁,在上千將士面前,開啟了鎖釦。

一瞬間,紫氣東來。

木盒中的赫然是東皇鍾,寧延沒有騙王轉,他確實帶著東皇鍾來祭天了。

一瞬間的紫光過後,東皇鐘的光芒也逐漸暗淡下來,北蠻的東皇鍾出現在大奉的祭天供桌上,就政治而言,這無疑是對北蠻莫大的侮辱,但對大奉來說,卻是鼓舞人心的壯舉。

放好東皇鍾後,寧延在旁邊的蠟燭點燃銘香,插在香爐中,這是祭天的第一步。

寧延上香結束,旁邊的牛鼻子道士大喊道,“氣化天地尊,三香敬鬼神。”

和身後的一眾鐵鎧將士不同,寧延身著華麗的白錦綢緞,腰繫玉帶,長髮盤在腦後,氣質儒雅,祭壇下的聶紅衣看的眼前的溫良公子怔怔出神。

“拜。”寧延沉聲大喝,場上將士齊齊單膝跪地,而他則是雙臂前伸,右掌靠在左掌之後,掌心朝內,輕輕頷首。

這是祭天第二步。

小道上手握佛塵來到寧延身邊,繞著寧延左三圈右三圈的走,一邊走嘴裡一邊唸叨著寧延聽不懂的奇怪咒語,“冥通和太極,合道問須臾。”

“三拜天地。”寧延大喝一聲,自己衝著眼前青石碑,凝神躬身;身後將士齊齊低頭。

三拜之後,道士來到供桌前,佛塵輕點桌上供物,一番手舞足蹈後,衝向來到寧延面前,一把拉起寧延的手臂,大喝道,“撫額輕授意,一點成仙人。”

說罷便拉著寧延來到供桌前,右手直接點在了寧延後腦上。

這便是第三步,也是最後一步。

“嗚嗚嗚。。”熟悉的號角聲再度響起,祭壇四周篝火齊燃,寧延身後的許慕梁起身望著身後的將士,神情肅穆的大喊道,“項州永立。”

“項州永立。”

“項州永立。”

“項州永立。”

。。。

在諸位將士的齊聲高呼中,寧延緩緩起身,看著面前的方碑,莞爾一笑。

這世間真有天地仙人一說嗎?都說武道一途三品九境,到了上品神魄境便是巔峰,但是那天裴羽告訴他,在神魄之上還有境地,那便是仙人,那到底要怎麼才能成為仙人呢?沒人知道,因為從來沒有人成為仙人,有人說神魄高手死後便會登天,這一說法在裴羽口中是可笑的,人都死了,還登什麼天。

寧延來到供桌前,收回東皇鍾,抬頭看向青石方碑,接觸到東皇鍾盒子的一瞬間,體內丹天輕微震動一下,感受到丹田異動的寧延死死盯著方碑,旁邊的道長來到寧延身邊,低頭拱手道,“公子,祭天儀式已經結束了,您可以落座歇息了。”

寧延點了點頭,“我知道了。”

道士退下後,寧延這才收回目光,將東皇鍾交給孔真玄,轉身看向面前的將士,“諸位將士,你們應該都知道我寧延的名字,但卻從未見過我的樣子,今天,我寧延代表項州軍在此用北蠻國器祭天,就是讓大家知道項州軍還有一個叫寧延的人,並且從今以後我寧延就是項州軍的一份子了,在此,我寧延向大家鄭重承諾,只要有我寧延在項州軍的一天,就絕不會讓關外異族踏入項州半步,也絕不會讓項州百姓受到一點欺辱,如有違背,願遭天譴。”

“公子永立。”許慕梁在旁高呼道。

下面將士也起聲高呼。

陳辛如和鄭廣原相視一笑,今日祭天之後,寧延的名字將徹底被天下熟知。

“項州軍,永立!!!”

寧延振臂高呼。

全場將士齊聲吶喊寧延的名字,一時間,整個鳴丘山都回蕩著寧延的名字。

。。。

就在寧延祭天的時候,陰陽家大弟子燕頷抵達了殷都。

初入殷都的燕頷很快便憑著這陰陽家大弟子的身份來到了御天監,就像黃九陽所預料的那樣,聽聞燕頷到來的湯星墜親自來到御天監外迎接燕頷的到來。

白髮蒼蒼的老司空快步來到燕頷面前,燕頷也趕忙迎上去,“晚輩燕頷拜見司空大人。”

此時的湯星墜臉色發白,精神狀態看上去很不佳,看到燕頷後直接拉著燕頷的手說道,“哈哈哈,師兄終於肯讓陰陽弟子來御天監了,看來他的心裡還是記掛著大奉的。”

沒錯,湯星墜也是陰陽弟子,並且是陰陽家掌門黃九陽的師弟,按輩分來說燕頷還應該喊湯星墜一聲師叔。

燕頷客氣頷首道,“師父讓我前來找您,說是您會告訴我接下來怎麼做,敢問司空大人,我接下來是要。。。”

湯星墜打斷燕頷的話,“不著急說這些,待會你自會知曉接下來要怎麼做。”

“晚輩明白了。”

“對了,師兄現在怎麼樣?身體還好嗎?”

“師父身體很好,倒是您,看起來有些沒休息好啊。。”

湯星墜尷尬一笑,“這以後有的是時間休息,走吧,進去說。”

初來御天監,燕頷便被裡面碩大的青銅巨龍震撼到了,這裡便是師父口中把握著大奉龍脈的地方,巨龍口銜珠,明珠璀璨,湯星墜慢步來到巨龍身前,望著頭頂巨龍說道,“這渾天儀裡的便是大奉的氣運,普天之下只有我們和當今陛下知道他的存在,大奉能延續千年,這條巨龍功不可沒。”

燕頷望著渾天儀中的明珠說道,“司空大人,初來乍到,您就告訴我這些,就不怕晚輩洩密嗎?”

湯星墜搖頭一笑,“敢告訴你就不怕你洩密,跟我來吧。”

燕頷跟在湯星墜身後,在御天監他看到了記憶中只存在於書籍中的儀器,用來檢測地龍的八蟾地動儀,測量星宿執行的九州神分尺,還有面前足有二十丈高的玉竹晷。。。等等等等,各種儀器層出不窮,加上旁邊勘測記載的學者,整個御天監就像一座學宮一樣,現在的燕頷能明白為什麼御天監能和國子監相提並論了。

很快湯星墜便把燕頷帶到了一面被五米高的硃紅紗簾遮擋的牆壁前,燕頷不解道,“這是。。”

“拉開吧。”湯星墜一聲令下,身旁的學者拉動窗簾,窗簾下一面星辰圖徐徐現,巨形星辰圖上的夜空好像流水一樣潺潺流動,上面代表星辰的花崗石隨之耳動,天地星辰,浩瀚其中。

這是燕頷第一次看到如此龐大的星辰圖,最為恐怖的這些星辰所勾勒出的剛好是大奉的疆域,其中在殷都的位置上,紫光明亮。

“這是。。”看到這一幕的燕頷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

湯星墜就好像看自己老朋友一般,目光溫柔,伸出蒼老的手想要觸碰,但碰到牆壁的瞬間,夜空便泛起陣陣漣漪,湯星墜無奈的收手,沉聲道,“千鬥桓珠星圖。”

“這。。。”燕頷大驚失色,看向湯星墜,好像明白為什麼師父讓他來這裡了,燕頷一把扶起湯星墜,“司空,這圖上的是大奉國運,您這是在用自己的壽命維持著這圖。”

湯星墜無奈嘆氣,搖頭道,“也維持不了多久了,老了。”

“大人,您這是為何?”燕頷紅著眼睛看著眼前的老司空。

老司空淡然一笑,紅著眼睛說道,“我可以死,但大奉不能倒;陰陽家可以被逐出中州,但大奉國運不能斷。”

此刻的燕頷終於知道自己為何要來御天鑑了。

湯星墜不捨的看著眼前星圖,沉聲說道,“燕頷,御天監和大奉就靠你了,這是我陰陽家逃不開的宿命。。”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高武漢朝,我是兵聖

香菇滑雞踩

我的文明發展之旅

幻海映星

大唐流民

渭水老三

常道

破雨披

羅小黑:開局一隻狼

風鈴之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