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聽到白夫人的話後,寧延眉頭緊蹙,真的沒想到琅琊居然發生了這麼多事,若不是親身經歷,寧延是萬萬不敢相信的,連一州州牧都有人假裝,這也太離譜了。

程顥在旁聽到這些後,緩緩皺眉,“看來當今揚州之亂象都是因為此人而起。”

此時,寧延也能明白為什麼白向庭對高顯派來的使臣那麼不待見了,不僅如此,還想方設法的搜捕高顯安插在琅琊的內線,其目的就是為了避免他們和白夫人接觸,一旦白夫人說漏了嘴,那麼這個假裝的白向庭也就活到頭了。

“夫人,晚宴已經準備好了。”門外,丫鬟的聲音響起。

白夫人急忙回應道,“好,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寧延謹慎的看了看門外,說道,“夫人,您放心,既然我已經知道了這一切,就一定會想辦法將您救出去。”

白夫人聽後,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孩子,你的好意我心領了,可是我不能走,我一旦走了,那我家老頭子可就命不久矣了。”

程顥不禁頷首,“現在白夫人還不能離開這裡,這些人很陰險,他們用白大人來威脅夫人,要夫人和他們演戲;同時又用白夫人威脅白大人,逼迫白大人做他們的階下囚;現在保證白大人和夫人安全的最好辦法就是維持住這個平衡,只有如此,才能保住白大人和夫人的性命。”

寧延凝眉點了點頭,“晚輩明白了。”

白夫人欣慰的笑了笑,“先生,多謝你今天帶這個孩子來,得知了老頭子的下落,也算是了結了我的牽掛,只要老頭子安全的活著,我就算是受點委屈又有什麼。”

寧延起身,衝著白夫人拱了拱手,“夫人如此大義,晚輩佩服。”

。。。

夜幕來臨的時候,寧延和程顥驅車返回琅琊學宮。

寧延回想著白天和白夫人的對話,程顥則閉目養神,此時寧延緩緩開口道,“先生,如今我們已經知道了這個白向庭是假的,依您之見,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走?”

程顥緩緩睜開眼睛,眉頭微皺,“你是不是有自己的計劃,但說無妨,老夫洗耳恭聽。”

“那晚輩就獻醜了。”寧延拱手說道,“白大人的事情首先得讓王爺知道,讓王爺早做準備以備不時之需;還有就是必須讓琅琊百姓看到這個冒牌貨的真面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徹底失去在琅琊的百姓基礎;只要我們戳穿了這個假州牧的真面目,那這次揚州困局迎刃而解。”

聽著寧延的話,程顥略微頷首,然後輕頷首笑道,“你還是看問題太片面了,這件事情沒有這麼簡單,首先你告訴王爺這些並無不妥;但是你能保證王爺身邊就不要會有人走漏訊息嗎?一旦事情敗露,這些人玉石俱焚可怎辦?你能保證白夫人和白大人的安全嗎?第二,一旦白大人的身份被揭穿,是能讓揚州免遭大難,可是白大人怎麼辦?白大人就真的回不來了。”

“這。。”寧延被問的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且不說白大人和夫人的安全,就算你說這個人是假的,那你說真的白大人在哪?難道你要說在殷都嗎?”程顥再度問道。

這一問,讓寧延更是尷尬,是啊,一旦說白大人在殷都,豈不是將揚州的禍事引到了殷都,而一旦和殷都扯上關係,那就麻煩了,到時候別說自己和寧家,保不齊高顯都要一併完蛋。

看著寧延半天不說話,程顥繼續捋著鬍鬚說道,“真相併不等於解決問題;老夫再多嘴一句,你在殷都可否聽過中府?”

“嗯?”寧延瞬間起身,一臉驚訝的看著程顥,“先生,您是怎麼知道這個組織的?”

程顥無奈的搖了搖頭,“陰差陽錯吧,王爺無意間提及的。”

“這麼說,您是覺得這次白大人的事情是中府的手筆?”寧延小心的問道。

程顥看了看寧延,眼神深邃的好像可以洞悉一切,“你心裡已有答案,老夫是想說,此事不可魯莽,得循序漸進,貿然出手只會適得其反。”

“那先生的意思是?”

“若是中府插手,那問題就不再是州牧和王爺的紛爭了,而是殷都和王爺的較勁。”程顥頷首說道。

旁邊的寧延不可置否的點了點頭,“是啊,您說的這些無不道理,那您說我們該怎麼辦?難道就放任不管了?”

“當然不是這對於我們來說又何嘗不是一個機會;別忘了他們的身份是不能暴露的,所以我們還有機會破解此局。”程顥繼續說道。

“敵在暗,我在明,怎麼看我們都不佔優,敢問先生說的是什麼?”寧延不解的問道。

程顥笑了笑,看向寧延,“這個機會就是你剛剛所提及到的百姓。”

“百姓?這麼說來,先生已經有了應對之法?”寧延激動的看向程顥。

“要解此局,僅僅依靠你我之力是不行的,還得需要一個人。”

“何人?”

“槍仙介雲召。。”

。。。

槍仙介雲召,在大奉武林頗有地位,天下十八般武藝,他以槍稱王;天下用槍之人無數,每年都有數不清的高人天才出世,他也放出過豪言,只要有人能用槍打敗他,那他就隱士退居,將槍仙之名想讓。

因此早年槍仙每年都要面對無數的武林槍術大師,只可惜五十年過去了;他未嘗一敗。

而唯一讓他感到一絲危機的也只有二十年前的槍王袁震山。

介雲召在武林有著無法動搖的地位和權威;在揚州武林更是如此,在民間的影響力甚至超過當地官府,而程顥作為理學尊師,和介雲召也有過來往,對於這個老頭程顥的評價頗高,曾用八個字來形容此人:心比浩瀚,槍奪青天。

剛開始寧延對程顥提及介雲召還有些不解,但仔細一想也明白了程顥的意思,那就是用介雲召在揚州的威望和白向庭的權勢抗衡;只要能化解此次大戰,那中府便不攻自破。

百姓和中府,民心和權勢,看你殷都如何選擇。

可是這麼做也有一定的風險,先不說介雲召同不同意下山來此,就介雲召的威望能不能撼動白向庭的權勢還是個未知數。

三日後,寧延便踏上了前往台州的路,走的那天下起了雪。

長袍在身,白馬身下,鄉間小路上的寧延顯得格外從容,旁邊的王平約則小心的跟在寧延身後,寧延回頭看了看王平約,淡淡一笑,“你沒必要一直跟著我的,在這裡,我是安全的。”

“師父讓我保護你,我就得寸步不離的跟著你。”王平約自顧自的說道。

寧延勒馬停下,看著王平約說道,“你和我非親非故的,沒必要如此,回去吧,若是程先生問起來,我來扛責任。”

“你擔當不起。”王平約不冷不熱的說道,“你若是沒了性命,我也不會苟活於世,承師之諾,若不能成,便自當以死謝罪。”

“你們這是什麼邏輯?”寧延不解的看著王平約,“為了一個根本不認識的人,就要搭上自己的性命,你們理學弟子都是如此嗎?”

“我們理學弟子不比北方法家,儒家弟子那麼有影響力,但是也有著自己的尊嚴和守則;天理人知;天下至理,可在乎人們知行,正所謂知行合一,若是連自己的承諾都無法做到,那還叫什麼知行合一,那還談什麼天理,談什麼人知。”在說道理學的時候,王平約眼神裡都有了光。

對於他來說,理學並不是自己的身份,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信念。

寧延苦笑一聲,“我不懂你們理學家的堅持,但是我有我的處事準則,我不希望有人因我而死或者因我受傷,任何人都不行,此番前去台州,是兇是福,我自己擔著。”

王平約衝著寧延拱了拱手,“你有你的準則,我有我的堅持,我們互不相擾。”

“等等。”看著王平約就要起身往前走,寧延無奈的說道,“既然你執意要跟著我也行,答應我一件事。”

“你說。”

“我讓你走的時候你必須走。”

“可以。”王平約淡淡的點了點頭,正當寧延頷首準備動身的時候,王平約說了一句話。

“我得走在你前面。”

“嗯?”

。。。

太華山,坐落於揚州台州,在太華山旁邊的竹林中住著一個白鬚老頭,老頭每天做的就是在家門口放一把椅子,然後自己泡上一杯茶,坐在椅子上看書喝茶,等候有緣人。

這個老頭就是介雲召,而他所等的有緣人就是那些前來挑戰自己的人,五十多年過去了,這個習慣至今還在,但是和年輕事不一樣,如今的他在打敗了槍王后,已經二十年沒有人來挑戰過他了。

白雪飄蕩,等著等著,介雲召就睡著了,此時兩個年輕的身影緩緩出現在林家竹屋前。

寧延看到竹屋後,咧嘴一笑,“找到了,就是這裡。”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歷史模擬,我縱橫古今千年

江東東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