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碩作為法家鉅子,在北境三州之地有著很高的名聲;而韓碩也和靖州的慧離方丈,定州天師府的陸天師並稱為“北境三傑”。

而一般人要想見韓碩可謂比登天還難,就連靖北王高覽也不止一次被拒之門外。

而此時的韓碩的書房內,卻迎來了一個特殊的人,一個本不該出現在這裡的人,那就是鄧芝。

韓碩的房間瀰漫著墨香味,是一種潞州特有的香墨,書寫之時會散發出一種特殊的香味,有些像沉香,但又不同;房間裡的書架上全是法家典籍,還有許多武學秘籍;身後的牆面上是一篇《論法》。這是法家的核心大作。

“法者,國之大也,律者,行之束也;天下之行,論本唯中,天下之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而法家鉅子韓碩此時一身白衫,儘管外面喧鬧異常,但自己仍淡定的坐在書桌前看書寫字,時不時的拿起毛筆在文章上做些記號。

韓瞻帶著鄧芝走進來,一看到自己老師那張熟悉的臉龐,鄧芝心裡就忍不住泛起一股心酸,雙眼通紅,這種感覺就像是在外面受盡委屈的孩子回到家看到臉上長出皺紋的父母一樣。

“父親,鄧芝師兄來了。”韓瞻拱手說的。

韓碩聽到後,緩緩抬起頭,看了看鄧芝,整個人愣了一會;而鄧芝直接跪地叩首,“弟子鄧芝拜見先生。。”

語氣中的哽咽讓旁邊的韓瞻都有些動容,在別的不說,就衝鄧芝對自己老父親的態度,今天他也是該來的。

韓瞻攙扶著韓碩走到鄧芝面前,韓碩伸出蒼老的手,扶起鄧芝,看著鄧芝自己也不禁老淚縱橫,然後衝著韓瞻揮了揮手,“瞻兒,去外面守著,別讓任何人進來。”

“是。”韓瞻拱手退去。

當房間內只剩下鄧芝和韓碩的時候,鄧芝再也控制不住,眼淚刷刷的往下掉,“先生,學生來看你了。”

韓碩不停的拍著鄧芝的肩膀,自己也有些激動,“來,孩子,坐下說,老夫知道你有很多話要和我說,我們邊喝邊聊。”

韓碩給鄧芝遞上一杯茶,鄧芝急忙起身,“先生,這種事情學生來就可以,您何必。。”

韓碩推開鄧芝,執意要給鄧芝上茶,“你受的住這杯茶。”

茶水放在鄧芝眼前,泛起陣陣漣漪,看著碧綠茶水裡自己的臉,鄧芝有些愣神,這裡面的人是自己嗎?這麼多年過去了,自己也變老了,也變得不再年輕了,當年在這個書院裡揮斥方遒,指點江山的意氣少年再也不見了。

韓碩看著愣神的鄧芝緩緩說道,“這麼多年委屈你了。”

韓碩的話將愣神的鄧芝拉回現實,鄧芝苦笑道,“先生,學生不覺得委屈,而是覺得有些不值得。”

“為何不值得?是覺得潞州無望嗎?”韓碩笑問道。

鄧芝沉思一會,深呼吸一口氣,開口道,“先生,當初您讓我去呂都在我兄長麾下做事,我去了;意外發現了沉冰劍,您讓我保守秘密,保住這劍,靜候有緣人,我等了;一直等到現在,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潞州還是這個樣子,王爺的勢力不斷滲透,我大哥每個月都要運送大量的金銀去靖州,誰說都沒用,在這麼下去,呂都城早晚要被王爺挖空。”

“靖北王是個頗有心計之人,一直想要像平西王一樣脫離朝廷控制,成為一方霸主,可是他沒有像平西王那樣和陛下撕破臉皮,而是表面和睦,背地裡偷偷積蓄財力物力。”韓碩皺眉說道,“若是任由王爺這麼發展下去,北境三州早晚要淪陷於戰火中。”

“是啊,可現在陛下根本不管北境,川蜀動亂,朝廷重心都在那裡,就憑我們又能幹的了什麼呢?”鄧芝無奈說道。

韓碩輕輕一笑,“當真以為我們的陛下不管北境嗎?從五大國公到平西王,這麼多年來,多少執掌兵權的將領王侯莫名其妙的出事,你覺得這是偶然?”

“先生,你的意思是,這都是陛下的手筆?”

韓碩捋了捋鬍鬚,“咱們的陛下不是庸主,他在用自己的方式讓大奉得到真正的統一,而要想讓北境免遭戰火,大奉一統是最好的辦法。”

“那陛下究竟何時統一北境?”鄧芝著急的問道。

韓碩抿了一口茶水,“這個老夫就不得而知,但老夫相信不會太遠,所以你還得繼續留在呂都,為師相信,我們一定會等到那一天的。”

“先生,您是我最敬重之人,也是我最信任之人,我相信您的判斷。”鄧芝以茶代酒敬了韓碩一杯,然後說道,“先生,這次來還要告訴您一個情況,沉冰劍動了。”

“嗯?”韓碩疑惑的看著鄧芝,“難道你找到玄陰聖體之人?”

“差不多吧,半月前,禮國公之子寧延來到呂都,就在他來呂都的當天,沉冰劍有了異樣,還有不知道為何王爺盯上了此人,讓我大哥對其下死手,為了避免將禮國公牽扯進來,也為了不讓呂都和禮國公為敵,我將寧延請到了聚賢莊,帶他看了沉冰劍。。”鄧芝皺眉說道。

韓碩聽到後,點了點頭,“你做的對,禮國公老夫也有所耳聞,是個人物;但是沉冰劍的事情,你做的有些操之過急,在沒有確定玄陰聖體之前,有點過早讓寧延知道這些了。”

“這個寧延也不一般,他好像和公子有些交情。。”鄧芝若有所思的說道。

“哦?是嗎?”韓碩想了想緩緩說道,“這事情老夫會找瞻兒詢問的,鄧芝,沉冰劍的事情一定要保密,千萬不可被王爺知道。”

“先生放心,此事除了您和我之外,也就寧延知道,王爺都派人殺他了,那他肯定不會告知王爺的。”鄧芝點頭說道。

韓碩長舒一口氣,“今天的宴會上,世子也要來,待會你要見機行事。”

“哦?您也邀請世子了?”鄧芝意外的說道。

“是王爺執意讓世子來的,王爺的心思你還不懂?不過想要得到我法家的支援而已。”韓碩無奈的搖了搖頭。

“學生明白了。”

“好了,時間不早了,為師就不留你了,還是那句話,老夫門下學生無數,就你最值得老夫驕傲,記住了,我們法家所遵循的不僅僅是規則與制約,還有人心與正道;法者,國之大也;律者,行之束也。”韓碩語重心長的說道。

鄧芝起身,衝著韓碩含淚拱手,“先生所言,弟子銘記在心。”

。。。

鄧芝前腳剛進入新陳,後腳寧延一行人就走了過來。

蘇敏趴在馬車視窗,看著熙熙攘攘的行人絡繹不絕,忍不住說道,“素素姐,新陳的人比呂都人多了好多啊。”

“那是自然,畢竟這裡是法家傳道之地,自然百姓多一些。”素素笑著說道。

寧延騎在馬上,看著這來來往往的百姓,不由得開口說道,“這新陳比起呂都確實要好不少啊,最起碼百姓看起來都是面帶笑容的。”

聶紅衣在旁說道,“據說法家律令森嚴,百姓聞之喪膽,這怎麼看都不像啊。”

“這不過是那些擠壓法家的學派編纂而出的,法家崇尚法律,儒家崇尚仁禮;道家主張自然。。。大奉學派眾多,這其中自然少不了一些明爭暗鬥,儒道之爭,儒法之爭,數不勝數,現在大奉尊崇儒門,視儒家為正統,這樣一來儒家所說的一些話很自然的就被百姓當成真理事實;而儒家為了保持自己的正統地位,勢必會打擊其他學派,法家重刑法,這不假,但是也不至於像儒家說的那樣重到百姓聞之喪膽,這麼說吧,法家就是百姓心中最後的底線;這個底線需要威嚴來震懾,這便是法律。”聶紅衣的話恰巧被路過的一個男子聽到,男子看著眼前的新陳城,義正言辭的說道,說的很是熱血。

旁邊的聶紅衣都驚住了,這人是誰啊?寧延聽完後,忍不住點頭,旁邊的孔真玄似乎有些不悅,但也沒有多說什麼。

“這位公子,聽君一言,卻有所感,不知公子尊姓大名啊。”寧延客氣的說道。

旁邊書生裝扮的男子衝著寧延拱了拱手,“在下陳令樞。”

“寧延,陳公子幸會幸會,公子這是要去新陳嗎?”寧延衝著陳令樞拱了拱手。

陳令樞笑著搖了搖頭,“寧公子幸會,我不過路過而已,不進城。”

“這麼說來公子不是法家弟子了?那為何這麼瞭解法家?”寧延好奇的說道。

陳令樞笑了笑,摸著腦袋說道,,“這只是一點自己的愚見罷了,談不上了解,寧公子,今日幸會,若來日有緣再見,陳某必請公子喝上一杯。”

“好啊,那就期待我們的下次見面。”寧延笑著說道。

陳令樞拱手行禮後,便揹著行囊走向一旁,寧延看著陳令樞,“挺有意思一書生。”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不裝了,你爺爺我是朱元璋

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