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學科不太滿意地走了,李民生苦惱地用筆算了算,至少得六十萬,從哪出這筆錢?

李民生只好讓通訊員通知財政局老牛過來,想辦法湊吧。

等安排好了之後,李民生開始在紙上畫圈,一個常委一個圈,然後圈套圈,看看互相的交集。

然後再看有誰在自己的圈子裡,有誰在老尚的圈子裡,有誰兩邊都在,有誰兩邊都不在。

劃拉了半天,李民生髮覺在這次變動中,自己的影響力竟然沒有增長,反而隱約還有所降低。

走了一個韓學科,來了一個原如斌,古來賀從政府這邊到了黨委這邊,於安江從黨委這邊去了政府那邊。

於安江是自己這邊的,去了能增強自己在政府那邊的影響力,這是好事。

但來了的原如斌卻是個中立的第三方,見面的第一次,他就對自己只有禮貌上的尊重,話裡也是透著想保持獨立性。

當然了,人家是從市委宣傳部下來,過渡一下可能就回去了,不想趟平山縣這趟渾水可以理解,但我是縣委書記呀,你不該站到我這邊的嗎?

這個可以算微弱的失分,但古來賀跟韓學科比,韓學科只是比較注重個人利益,只要不影響他們那個小圈子,大多數時候是願意跟一把手的。

古來賀就不同了,他更公允,也更有性格,喜歡對事不對人,尊重自己這個縣委書記只是出於制度和組織紀律,實際上卻是有點大家都是國家幹部不分貴賤高低的意思。

自己當初選擇他上來,也是覺得沒有合適人選,他上來最起碼不會更壞,如果知道韓學超能這麼快出來,還不如等著韓學科呢。

而且張婉如這個組織部長,似乎私下的動作也有點多,雖然提議看似合情合理,但好像有點設定好的意思。

目前的情況,書記辦公會上還好,就算老古對事不對人,自己還有老範、老劉和老魯。

不對,老劉這個紀委書記,最近似乎跟自己有點疏離,看似還雷打不動地找自己彙報工作,但話題明顯沒以前那麼深入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李民生深思起來,自己沒有改變,那有改變的肯定是老劉?

自己做了什麼,讓他有些不滿?李民生回想了一下,好像就是從自己讓老古來擔任副書記引起的。

難道是因為這個?李民生覺得草蛇灰線、伏延千里,自己應該是找到問題的根源了。

自己當時覺得老劉已經是副書記了,沒必要來幹這個專職的副書記,他在紀委書記的位置上不亂來,把這一攤交給他自己也放心。

紀委書記這個位置必須聽話,因為這是個不需要做出太多或太大成績的位置,就象平山縣,幾乎所有的正科級幹部都是經李民生一手提拔起來,你查處一個,李民生的臉往那擱。

這個位置必須甘於平庸,甘於落寞,不說老老實實的當透明人吧,也差不多。

難道是因為這個,老劉才想動動?

李民生是一個非常善於反思的人,這一想覺得也確實是忽視老劉的感受了,鬧脾氣也是應該的,但你不能因為這個就立場模糊。

背叛者必須得到處理,李民生用筆在劉新海的名字上打了一個大大的叉號,然後將紙團成一團放到菸灰缸裡用火點上,注視著火苗慢慢消失。

又過了沒幾天,張婉如一行人正在楊辰家打麻煩,突然張婉如的大哥大響了起來,接過電話之後,恭恭敬敬地喊了聲肖主任,然後一直嗯嗯個不停。

等掛了電話,張婉如的臉上浮現了一絲苦笑:“我覺得李書記察覺到咱們的舉動了,現在動手了。”

“怎麼了?”吳明芳擔心地問,她是比較知道內情的。

張婉如從當上了組織部長後,心思就有點多了,再加上背後的人也更重視她了,就一直在謀劃著什麼。

張婉如沒有理她,反而對黃玉梅說道:“老古被推薦去中央黨校參加縣處級幹部培訓班,為期半年,本來是沒有縣區名額的,李書記幫他爭取了一個,你要做好準備。”

黃玉梅順手打了一張二餅後,毫無擔心地說道:“這有什麼可準備的,帶幾件行李不就完了,他自己會準備。”

“老古走了,誰上去?”楊秋玲好奇地問。

“他只是去學習,又不是不回來了,怎麼會安排人。”這就是李民生的高明之處,把你遠遠趕開,你還沒理由抱怨,說不定還得感激他。

但這樣一來,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均勢,又沒有了,老劉這個牆頭草,說不定又要起心思,接下來不好辦了。

楊辰在旁邊靜靜地聽著,從片言隻語中增長見識,瞭解知識,有不懂的牢牢記住,回頭問張紅霞或邊莉。

別的不說,像張婉如從統戰部長到組織部長,能量和影響力一下子劇增,初開始他以為是組織部長這個職務的原因,後來才知道,是她當上組織部長後,幕後的靠山對她更重視了,提供的幫助也更多了。

在這次謀劃中,她聯合劉新海利用容豔梅,趕走了韓學科,卻反手把古來賀推上了副書記,同時又離間了李民生和劉新海,讓李民生無論是在書記辦公會還是常委會上,都無法再象以前那樣一言九鼎。

她並不是想推翻或反對李民生,而是隻有這樣,她們這些常委才能維持更強的獨立性,李民生才會拿出更多的利益,來跟她們交換,不然的話她們就是空頭常委,或者只能在自己的分管領域內發聲。

但古來賀一走,劉新海再又轉投過去,李民生就能重新掌握書記辦公會,一旦在書記辦公會上統一思想,她們這些常委就只有舉手的權力了,連不舉手都不敢。

只有暫時蟄伏了,這時候的李民生,就如同豪豬一樣,碰都不能碰一下。

這時候楊辰正殷勤地把剛削好的蘋果放到她面前的盤子裡,每一塊蘋果上都插一根牙籤,也不知道這小子在哪學的伺候人手段,紅霞真是有福了。

恍惚間,她好像看到一個眉目清秀的小太監,“喳”的一聲,在自己面前打千施禮,隨手間就打出一張“么雞”,旁邊的黃玉梅一推牌:“胡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扶桑劫

無糖の

八芒審判之特別篇

神明清

憶曲君亡

洛霜無墨

白月光化身野玫瑰腹黑小叔狂糾纏

何卿一

天武林巔

愛淋雨的蛤蟆

世間心牆

墨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