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啟帝都!太清殿!

龍椅上,宣武帝負手而立,面孔中多了幾分傷感,眸子中少了一分色彩,就是面頰,也是憔悴了不少。

堂下,大司馬王銘章、丞相葉伊、御史大夫蔡中,中書令柳文章,皆在。只是,少了柳文龍的坐堂,似乎!整個大殿,都清冷了許多,至少!在平日裡爭吵異常的三位大臣,今日卻是難得的安靜。

“唉!”

上邊的宣武帝,不由得嘆出一口大氣,細聲道:“柳愛卿,大將軍之死,你可得節哀順變哪!”

雖然是安慰柳文章,但宣武帝的心裡,又何嘗好受?他與柳文龍、王銘章、衛遲延,少年時!名聲可是聞天下。後來,他成了大武的皇帝,王銘章成了大武的大司馬,唯有衛將軍衛遲延、大將軍柳文龍,名聲依舊,且舉世之謀,聞名海內外。

說起來!四人的歲數中,王銘章要大上一歲,宣武帝與柳文龍,是同歲,獨衛遲延出道慢些,歲數自要小上一歲。

中書令柳文章,自小習讀聖賢之書,兵書也是看過不少。能為大將軍的長子,就算不太會武,但兵法、謀略,自是天生研習,差不得多少。而現在!他終於明白,這亂世之中,讀聖賢之書,以治道,是行不通的。

故!當柳文龍真正戰死的訊息,傳回洛啟、傳回柳家後,柳文章的氣勢,全然大變,變得清冷、變得犀利,“陛下放心!臣頂得住。”

“聽說,王世伯,在登州、雲州募得新兵十萬?可否是真?”

柳文章又問到王銘章。

王銘章眉間微微一挑。

招募新兵,為了北上增援。他現在,確實募了十萬新兵,但離二十萬之關,還差了一大截。

“我確實已募得新兵十萬,不知?世侄為何如此一問?”王銘章疑惑。

暗中猜測,這小子不會,想率領這十萬新兵北上吧!

確實,爹是被遼人所殺,可一幫未經過正規訓練的新兵,拖上戰場,也是白白送死哪?

柳文章鄭重道:“陛下,文章就領這十萬新兵,北上伐遼,請陛下恩准臣後日就動身!”

兩日的時間,足夠將兩州計程車兵,集結起來。

不過!聽到宣武帝耳中,卻是以為柳文章是為了私仇。

驀然!宣武帝不由得搖了搖腦袋,“不是朕不許你,而是你現在的情緒,朕把握不定,你是為了私仇,而意氣用事!還是真的有把握,以這十萬新兵,與匈奴一戰。”

畢竟!十萬大軍,都是活生生的人,可不是給人白白送命的炮灰。

柳文章再道:“陛下放心!臣領軍北上,絕對不是私仇,請陛下相信臣,臣定會讓匈奴人,付出代價。”

“讓匈奴人付出代價?”

王銘章想笑,“你父親可是名聲震大武的戰神,可到頭來,還不是中了圈套!落的如此下場。吾並非說大將軍不是,而是心疼世侄,切勿意氣用事。”

宣武帝亦是表示贊同,“罷了!此事就不要……”

“不!陛下,世伯,父親雖戰死,北方戰局雖不利,臣猜測,絕非匈奴厲害,也並非父親無用。臣猜測,這朝廷的內部,定是有鬼,暗中與遼人通風報信。”未等宣武帝拒絕,柳文章便是連忙道。

柳文章何其的精明,一些小小的端倪,又如何看不出來。他看過父親佈置的戰局,甚是精密,而無遺漏。而恰好,匈奴的大軍,又是如何知道大將軍的出兵之路呢?

將雁門關外的大軍,直接調來合圍大將軍,這是事實、還是巧合!或者是有人洩露機密。

宣武帝微微一愣,旋即!清冷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柳愛卿,此話可不能亂說?”

柳文章惶恐,遂然:“陛下!臣之話,絕非有假,若萬一真有內鬼與遼人私通,又當如何?臣以為,若此次出征,陛下許臣,暗調兵馬,並一切戰略,臣具不說道外洩。”

“況!臣身為大將軍長子,理應為陛下分憂,臣還懇請陛下,就此十萬大軍,北伐匈奴。並且!陛下不是說了嗎?秦王是平遼大元帥,臣自到草原之後,願聽憑平遼大元帥調遣,絕不一意孤行。”

……

這……

耐不住柳文章的軟磨硬泡,宣武帝的頭,也是疼得很。

看來!柳文章是鐵了心,要北上伐遼了,若不答應,估計這小子,還真不走了。

“罷了!罷了!朕就許你率軍北伐,但朕且問你,如此十萬新兵,北上越幷州,也需要六七日,方能入草原,況是新兵,紀律嚴謹,起碼也需十日。”

“而這十日,你該如何行軍,行軍途中,又當如何?”

勿要忘了,宣武帝少年時,可是與大將軍柳文龍一樣出色,只是成了君王,淡化了軍事,最多的就是政治。但並不代表,宣武帝對於行軍打仗一事,就一無所知了。

柳文章拜了拜,拱手道:“雖是新兵,但行軍途中,也可練兵;練堅強、練耐力、練吃苦,便是邊走邊練軍,比起在營中訓練,更要強力有效一些。”

……

嗯!

宣武帝倒是滿意,不過!柳文章最多參與的還是政治上的問題,他仍舊有些不放心,便想了個辦法,“柳愛卿不愧是大將軍的長子,不如這樣!柳愛卿可率新兵,出幷州,北伐匈奴,但朕,還需派郭亦將軍,為指揮參謀,亦是副將。”

“途中有些許不懂的事情,可直接過問郭亦將軍。”

郭亦!也算是天下有些名氣的將領了吧!畢竟!關中名將,鎮守崤關要塞的將領有二,其一:郭登、郭亦二將,與五兵尚書、山東總督張天正一般,同為宣武帝的心腹。

而此次,讓毫無征戰經驗的柳文章北上,宣武帝很不放心。有郭亦在,至少能讓他踏實不少。

柳文章一喜,“謝陛下!”

而三位大臣,自然也無話可說,既然是陛下答應了的事,他們也不好插嘴,自然也就不過問了。

自太清殿回柳府,柳文章見了母親,說明了緣由。

後!又怕母親獨自一人在家,有些不放心,便勸母親,先回外公家,住上月餘。等滅了匈奴,柳文章決定,便讓母親,回北涼去吧!

畢竟!母親平生最是喜愛妹妹,有妹妹照顧,母親的心,自會撫平許多。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鎖住你的幸福

獨孤君君

中原之光

古萬天

新還珠格格之樂妍公主

西西里裡

反派請三思!裙子再短我也是男配

糯米菠蘿飯

戮天決

王羽飛

星穹鐵道:我是歡愉使者

萬戶h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