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殿下,微臣以為,可以修書一封。”

“只要那兩位同不同意,是他們的事情。”

“而殿下的態度,也很明確的告訴他們,自己是為了統一大業。”

“如若李將軍等人攻打蕭銑失敗,那麼,這個罪名,可就強行加在了太子的身上。”

“如果李將軍打了勝仗,也會在內心感激殿下。”

“畢竟殿下可是要出手幫忙,只是,某些人為了一己私利,而不同意。”

“內心還是會更加偏向於秦王殿下。”

杜如晦微微一笑,走上前來,拱手道。

“嗯。”

“克明,你現在立刻修書一封。”

“快馬加鞭,送回長安。”

“另外再寫一封書信,給李將軍送去。”

“就說本王已經請命出戰,只要旨意下達,立刻前往援救。”

李世民點了點頭道,採納了杜如晦的意見,並且還要修書一封給李孝恭,這個堂哥的能力還是不錯的,值得拉攏。

“喏。”

杜如晦拱手一拜。

......

“太子,對於秦王的這個觀點,你怎麼看?”

“是否要讓他帶兵秦王協助消滅蕭銑?”

李淵眉頭緊鎖,將手中的書信遞了過去。

如今的李淵也開始犯嘀咕了,自己該不該讓李世民再去打江南呢?

如果再讓李世民打下了江南,整個天下可就真的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

李世民的軍功之盛,太子根本就壓制不住。

“父皇,如今秦王東征剛剛結束,兵馬疲憊不堪,不宜再戰。”

“首先,我們已經攻佔了中原,並且俘虜了竇建德。”

“幾乎統一的大半個天下。”

“如果這件事情傳入了突厥耳中,突厥必定大舉南下。”

“突厥帶甲百萬,而且全部都是精銳鐵騎,百萬大軍,根本不是我們現在的大唐能夠媲美的。”

“長安守備空虛,如果再打江南,將所有的兵力都調走了,突厥突然來襲,我朝危在旦夕。”

“由此兩點,兒臣以為,現在不宜讓秦王南下。”

“如今我們最重要的是將剛拿下的土地收服,而並非是要集中全部兵力去攻打江南。”

“江南早就是我們的囊中之物。”

“如果李將軍這一次戰敗,反而對我們更加有利。”

“勝敗乃兵家常事,而李將軍麾下不過只有三萬大軍,而蕭銑可是擁有四十多萬大軍。”

“就算我們唐朝傾巢出動,也沒辦法在短時間內消滅蕭銑。”

“既然無法快速消滅,那麼我軍就應該率軍回防。”

“以防突厥偷襲,突厥的兵峰強盛,可不是那麼好打的。”

李建成眉頭緊鎖,想起自己這個弟弟的能力,心頭就一陣緊張。

擁有這樣無敵的弟弟,真是一種壓力,自己這個太子,當得可真是艱難。

要是在讓李世民打下去,自己這太子之位,還能夠包住嗎?

到時候全天下都知道秦王李世民,卻不認識他這個太子李建成,如此以來,如何才能夠登基稱帝,君臨天下?

“敗了,對我們有利?”

李淵眉頭緊鎖,看向李建成,在內心長嘆了一口氣。

他知道,自己這個兒子能力確實是不行,還沒一統天下,已經就開始為了爭權奪利的事情而展開了爭鬥。

他如何不知,李建成內心的想法?

可李淵內心也很無奈,自己並不想看見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相殘。

他依舊想要讓二人形成平衡關係,並不想讓二人反目成仇。

可現在李建成居然還說,自己大唐打了敗仗,還是對自己有利。

這樣的話說出來,這不是打臉嗎?

真的把李淵當傻子嗎?

要是平頂了江南,自己就能夠一統天下,天下一統之後,自己還需要懼怕突厥嗎?

可李建成卻覺得,現在最應該的是守護長安,江南隨時都能夠打下來,打敗仗也無所謂。

“父皇,如今我們剛剛統一半壁江山,應該勵精圖治,將天下治理完成後,在北上抗敵,乘機南下江南。”

“當年楊堅,不也是如此嗎?”

“篡位登基後,一面對抗突厥,分裂突厥。”

“另外在政權鞏固之後,直接南下江南,統一天下。”

李建成拱手道。

“嗯。”

“既然如此,那就按照這麼辦。”

“你看的很遠,這一點,很好。”

“但是,一個皇帝不僅僅要看得遠,還要看清楚現在。”

李淵點了點頭,說完轉身就走。

“看得清現在?”

李建成眉頭緊鎖,看向李淵的背影,若有所思。

“秦王,絕對不能留。”

李建成雙拳緊握,眼眸之中閃過無盡的怒火,殺意一閃即逝。

......

三日後,李世民凱旋而歸,李淵帶領文武百官親自在城門口迎接。

而李世民將所有的兵權全部都交還兵部。

李世民將所有魚符(避諱李虎,改用魚符)上交,就意味著,自己失去了兵權。

這是大唐律法,征戰結束,必須要將所有的兵權收回。

在古代來說,兵符就是權力的象徵,哪怕是皇帝,在沒有兵符的情況下,也無法調動大軍。

聖旨,都沒有兵符管用,這便是權力。

而李世民將手中的兵符全部上交,就意味著,他隨意都能夠被李淵拿捏。

如果李淵真的要為了李建成殺了李世民,李世民要是不反抗,只有死路一條。

不過,在唐初的時候,唐朝的大軍,只認李世民,只要是李世民帶過的軍隊,他一句話,就能夠調動全軍,根本就不需要兵符。

這便是軍功之勝,無人能及。

這也是為何,李建成對李世民如此忌憚的主要原因。

李世民不死,李建成自己也無法掌控大軍,處處受制於人。

只有李世民死了,李建成登基稱帝后,才能夠掌控大軍。

就是因為如此,才會有玄武門之變,三兄弟展開大戰的主要原因。

李建成想要發動玄武門之變,將李世民在玄武門埋伏,並且將其擊殺。

還派人進攻秦王府,想要一舉拿下秦王府。

最終李建成失算了,他手底下就有李世民的人,將李建成的全盤計劃都說了出來。

李世民率先佈局,將計就計,殺了李建成。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諸國爭霸,我的腦裡有個三國世界

墨子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