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偏偏人家就不喜歡你的策略,每次上書策略,一條都不會被採納。

也不知道是性格問題,還是什麼問題,反正就是不能夠說服自己的主公用他的計策。

一來二去,先是在李密手底下,好了,李密大敗,投靠了李唐王朝。

在唐朝的時候,自告奮勇,毛遂自薦,要去招降山東的老人,這倒沒什麼問題。

問題就是,沒過多久,之前他去的地方被竇建德攻佔了,直接就被竇建德俘虜了。

然後就出現在了竇建德的麾下任起居舍人,直到現在。

在歷史上,竇建德敗了,前往幫助太子李建成,結果李建成又掛了。

去幾個主子,幾個主子就要滅,也許只有李世民才能夠鎮的住吧!

“報...!”

“啟稟陛下,洛陽送來書信一封。”

“說是洛陽岌岌可危,大戰損失慘重,李世民八萬大軍打的只剩下了三萬,而洛陽兵馬也被消耗一空,只能夠被動防守,變為孤城一座,急需支援。”

士卒衝了進來拱手道。

“哈哈哈...!”

“好,好啊!”

“李世民這小子,直接在洛陽之戰當中損失了五萬精銳?”

“好,好啊!”

“如此一來,洛陽和大唐的兵馬,不足為懼。”

“你們認為呢?”

竇建德聽聞後大喜過望,看向面前的文武百官問道。

“陛下,這才打了兩個月的時間,難道洛陽就已經被攻破了?”

“如此,是否有詐?”

“想要攻佔整個河南,可並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做到的。”

“李世民能夠如此快速的做到?”

“微臣以為,應當派人前往探查一番,再言其他。”

凌敬眉頭緊鎖,搖了搖頭,上前拱手道。

“陛下,祭酒大人所言極是。”

“如今敵軍敵情尚不明瞭,我軍貿然進攻,並非是理智的選擇。”

“微臣贊同祭酒大人的意見。”

張玄素上前拱手道。

“陛下有沒有想過,如今我們應當奪得關中。”

“也許,比得鄭國更加容易一些?”

魏徵上前拱手道。

“你們這是什麼意思?”

“難道以為這還能是陷阱不成?”

“整個河南想要攻佔,確實難上加難。”

“可李世民兵貴神速,如果能夠快速攻佔城池,時間上還是很充裕的。”

“這李世民用兵之道,還是不錯,這段時間聽他打的勝仗也不少。”

“數千鐵騎就能夠衝擊十幾萬大軍,這還真不是什麼人都有的膽量。”

“所以他能夠攻佔河南,朕並不意外。”

“魏先生,你剛才說的進攻關中,就不必了。”

“我們現在需要做的是拯救王世充。”

“現在我們進攻關中,只會讓洛陽的壓力更大。”

“他們肯定很想攻下洛陽,然後集中兵力出虎牢關,直接進攻我軍。”

“到時候我們首尾難顧,得不償失。”

“我們就是要去拯救王世充,做人,要講究道義。”

竇建德嘴角上揚,輕笑道。

“陛下,如今天下大亂,唐朝得關中等地,鄭國得河南,而我夏國在河北。”

“再加上蕭銑在江南,四朝共成鼎足之勢,而今大唐舉兵進攻鄭國,唇亡齒寒。”

“只要大唐覆滅了王世充,下一步,就會進攻我們河北等地。”

“如今兩個月的時間,大唐大軍損失五萬,可想而知,洛陽之戰有多麼慘烈。”

“而鄭國既然派兵求援,必定也已經到了強弩之末。”

“微臣以為,大唐久攻不下,必定會增加大軍進攻,而鄭國更是岌岌可危。”

“大唐強,而鄭國弱,日久必定堅持不住。”

“如若鄭國為大唐所亡,則夏國不能獨立矣。”

“不如我軍兵分兩路,一路發兵援救鄭國,我軍從外部出擊外,鄭從內部攻出,破唐必矣。

“只要大唐軍隊退去,我軍可儘管其變,若鄭國可取,則取之。”

“到時候結合我朝和鄭國之力,乘唐師之老,天下可取也。”

“而另一路,直接從井陘進入關中,圍魏救趙。”

“順勢攻佔關中。”

“到時候,李世民等人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

“其一,不惜一切代價,攻佔洛陽,勢必會大傷元氣。”

“其二,率軍撤退,我軍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得到河南,何樂而不為?”

劉彬微微一笑,朝著竇建德拱手道。

“陛下,微臣以為不妥。”

“如今我們雖然和突厥合作,可突厥畢竟是一群蠻夷,信之不過。”

“如果我軍大舉出動,突厥南下,我軍無兵可守,到時候非但沒有攻佔洛陽或者是關中等地,自己卻陷入被動的局面。”

“孟海公那邊,還需要防備。”

“如今我軍應當穩妥為主,要麼進攻虎牢關,逼退唐軍。”

“要麼從井陘進入關中,圍魏救趙。”

“兩者皆可有所得也。”

張玄素搖了搖頭道。

“好了,朕心意已決。”

“明日率軍十萬,從虎牢關直插洛陽。”

“洛陽,和關中相比,關中算什麼東西。”

“只要得到了洛陽,天下統一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竇建德點了點頭,立刻下定了決心。

......

江南。

“如今王世充和李世民正在洛陽開戰。”

“而且戰況焦灼,正是我們出兵的大好時機。”

“陛下,微臣以為,應當率軍逆江而上。”

“現在正式大唐和鄭國互相攻伐,關中空虛的時候。”

“此時進攻,必定能夠一戰功成。”

張繡(同名而已)立刻站了出來,拱手道。

“臣等附議。”

“臣等附議。”

一時之間,蕭銑這邊的文武百官,紛紛贊同這個計策。

“好。”

“楊道生,立刻率領三萬先鋒軍,進攻峽州。”

“必須要在一個月內,拿下峽州,不得有誤。”

蕭銑微微一笑,大手一揮,直接下令道。

“末將領旨。”

楊道生拱手一拜,轉身離去。

......

“報,啟稟陛下,八百里急報。”

“蕭銑派遣大將楊道生,率領三萬大軍進攻峽州。”

“峽州刺史許紹出戰,擊退楊道生,其退守安蜀城,殺敵八千,俘虜七千有餘。”

士卒衝了進來,朝著李淵稟報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強皇太子

許中明

回到古帝國

作者zhzibo

永樂軼事

江城的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