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陽眯著眼瞅了一會兒,什麼也沒發現,只能作罷。

可是這一幕落在有心人眼中,就是“姜國和晉國共進退”的象徵。

一時間,幾桿顏色鮮明的旗幟向晉國國君這邊移動。

剛剛發行不久的《龍文詞典》中有個詞,名叫“旗幟鮮明”。

意思是本指軍旗耀眼,軍容整齊。

但是《龍文詞典》中還有一句註解:比喻政治立場、觀點、態度等十分明確。

之前人們不太理解這個註釋,覺得龍陽文化水平不高,胡搞亂整。

可是現在……

人們深刻感受到這個註解的傳神之處。

當鮮虞諸國旗幟豎起那一刻,他們就是洛邑城外最扎眼的存在。

當他們的旗幟向晉國靠攏的那一瞬間,現場數十萬人的目光都隨之移動。

肥國、仇國、鼓國、樓煩、孤竹、中山等國,全都向著晉國的方向移動。

以往,晉國為代表的華夏諸國對鮮虞諸國是百般鄙薄。

可是現在,晉國的軍隊向兩側分開,讓出一條寬敞的道路。

擂鼓、吹號、揮舞旌旗。

沿途所有士卒都用武器杵向地面,或者敲打盾牌,表示歡迎。

這種規格的禮遇,尋常國家根本享受不到。

至少,同樣身為蠻夷的楚國就沒享受過晉國的禮遇。

晉國周邊那些傳統的小弟們紛紛跟上。

各種旗幟紛紛向晉國國君身邊匯聚。

緊接著是燕國、鄭國、宋國之類的中等國家。

秦國的隊伍思量再三,不敢貿然做出抉擇。

可是隊伍中的大臣勸說道:“君上,支援霸主,是自古以來的傳統,霸主的權力是受到天子認可的。天子即便不悅,最多也就是申斥一番。可我國與霸主作對,天子只覺得理所應當,不會對我等有所嘉獎,霸主卻會拿我們立威,攻我城池、掠我百姓、滅我社稷,不死不休哇!”

其他大臣也勸說道:“君上,天子離我們太遠,霸主離我們太近,我們別無選擇。”

“君上,支援天子,就是眾矢之的,與天下為敵啊。”

“君上,我們可以先隨波逐流,再伺機而動。”

不知是哪一句打動了秦國國君。

又或者害怕被晉國打動,於是也旗幟鮮明的跟了上去。

到最後,就連齊國、吳國這種大國、強國也匯聚過來。

看到這一幕,城牆上的天子臉色陰沉。

雖然早就預料到這一幕,但是當這一幕真實發生時,他還是幾欲瘋狂。

多少年了?

大周自建立起,也就被兵臨城下兩次。

一次是犬戎,一次是蠻楚。

前者攻破了鎬京,給大周帶來無與倫比的恥辱。

後者雖然沒有攻入洛邑,卻也留下了“楚王問鼎”的傳說。

現在,第三次來了。

天子不知道當世之人會怎麼記載。

也不知道後世之人會怎麼評說。

總之,無論如何,恥辱是跑不了的。

關鍵是恥辱的大小和多少罷了。

想要體面,唯一的辦法就是展現出絕強的實力,令諸侯們跪地臣服。

像楚王問鼎那樣撤兵離開還不夠。

必須讓這些諸侯跪地,懺悔。

天子目光轉動,在身邊尋找一圈。

然而,他沒有找到那個人。

沒辦法,他只能深吸一口氣,調動冥冥中的力量。

“爾等大兵壓境,意欲何為?”

聲音平淡,卻傳播到十幾裡外,傳到每個人的耳中、心中。

城外,眾人集體喧譁。

他們很是詫異,天子什麼時候有這種能力了?

晉國這邊絲毫不慌。

天子?

他才幾個兵?

晉國國君深吸一口氣,大聲說道:“天子賞罰不公,我等特來討要說法!”

他的聲音不如天子那般洪亮。

但是,晉國軍隊中安排了眾多大嗓門計程車兵。

“天子賞罰不公,我等討要說法!”

聲音就像走臺階一樣,不斷向前推進。

宛如滄海怒浪,一波高過一波,一浪高過一浪。

很快,城外所有人都加入到“聲討”之中。

如若實質的聲浪衝擊著城牆。

城牆上計程車兵只感覺當頭棒喝,麵皮生疼。

猝不及防之下,蹬蹬蹬向後退了幾步,直到後背貼著內側的女牆了才站定。

洛邑城中,萬眾駭然。

城外的動靜太大了。

幾十萬人圍城,老百姓人心惶惶。

他們出生在天子腳下,從來不知道戰爭是什麼模樣,更不知道戰爭什麼滋味。

以前只是道聽途說。

現在終於輪到自己了。

城裡的百姓門窗緊閉,憂心忡忡。

不過他們還是趴在門縫、窗縫上,由內向外偷看。

更是支稜著耳朵,收聽外面的訊息。

任何一絲一毫的訊號,都關係著生死,他們不得不關注。

“天子不公?討要說法?”

“他們這是集體上訪嗎?”

“還糾集這麼多人,這是要鬧訪不成?”

“天子會給他們處理嗎?”

洛邑的百姓原本是嗤之以鼻的。

什麼玩意,也敢來京城放肆。

然而,來的是晉國……

洛邑的百姓一顆心懸到半截。

再聽說幾乎全天下的諸侯都站在晉國一邊,洛邑百姓懸著的心終於死了。

完了,大事不妙。

“你知道晉國的字怎麼寫麼?咱在門上寫幾個字?”

“誰會說晉國話,咱們先學學。”

晉國要是用萬箭齊發,或者拋石機打洛邑。

城中百姓只會咒罵,痛恨。

可晉國用“聲討”的方式集火周天子一人,洛邑的百姓只會“聲援”。

天子,確實不得人心。

前段時間朝堂上發生的事情,洛邑百姓也都聽說了。

趙無恤,這可是覆滅匈奴,開拓北疆的大英雄啊。

而且,聽說這個大英雄才十幾歲。

這樣的人,封賞一下又怎麼了?

這種人都不封賞,那些爵位留著給誰?

給天子的兒子?孫子?兄弟?侄子?

洛邑百姓都為趙無恤叫屈。

一個庶出子,憑自己的努力立下大功,卻得不到天子嘉獎。

反而晉國國君,為了趙氏子興兵十萬,只為討要一個說法。

這才是真正的仁義之君啊。

就在這時,一個聲音在洛邑城中響起。

“天子不公!天子不公!”

這聲音不是從外面傳來的。

而是城內!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聲討”中。

“爹,咱們也跟著喊吧。”

“混賬東西,你不怕死麼?這能亂喊麼?”

“爹,這就是正兒八經的晉國話啊,咱們先喊兩嗓子,練習一下。”

“咦?也對!免得以後咱們不會晉國話。”

“都喊喊,天子不公。”

“對,別等到以後晉國人問這句話的意思,一個個說‘天子不公’是‘天子是娘們’。”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求生遊戲裡拯救世界

桉兮藍

藍色監獄:前青訓帶來職業震撼

由我構建的世界

十八歲的好友申請

胖鴕鳥

一個神在凡間上學的那些事

撿一片葉子

快穿:開局獲得金手指

心寒寶

百穀生

咕咕嘰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