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張遼等人駐守上庸。

程普父子駐守房陵。

歸屬張遼統領的麒麟第四軍集體向西移動。

依託地形構築起數道防線。

牢牢地把上庸、房陵兩縣納入了南陽的版圖之中。

劉磐帶領著天罡地煞離開了上庸。

火速趕往北邊的戰場。

典韋、周泰兩個大將以及左慈跟在他身邊。

從上庸到河內。

一路全是劉磐的地盤。

他完全可以沿著直線前進,但他並沒有那麼做。

而是選擇了折道關中。

提前一步回到了關中的馬超已經準備好了兵馬。

這是整個計劃中的一環。

當初劉磐以貂蟬身體虛弱為理由從河內折返。

其實就是掩人耳目。

讓劉備摸不清他的虛實。

然後趁機擊退漢中張魯的進攻。

而今漢中軍已被全線擊退。

成功拿下了上庸兩縣。

導致張魯元氣大傷,短時期內是不會再動兵的。

劉磐自然要按照之前定好的計劃執行了。

離開上庸的時候。

兩道將令分別傳到了洛陽和長安。

劉磐的第一道將令把南陽一分為二。

從南陽舊有的37個縣中劃分出南鄉、山都等12個縣來。

與上庸、房陵兩縣合併到一起。

另立上庸郡。

由張遼擔任上庸太守。

震懾漢中。

上庸郡歸屬荊州管轄。

荊襄八郡由此變成了荊襄九郡。

其餘的25個縣依舊歸屬南陽,郡名的稱呼不變。

讓留在洛陽的華歆出任新的南陽太守。

華歆等“一條龍”也算是跟隨劉磐最久的一批老臣了。

劉磐把他提拔到南陽太守的職位上。

是對他的一種褒獎。

更是對老臣們的一種激勵。

南陽是天下第一大郡。

即便分出去了12個縣,地域依舊寬廣。

且人口眾多。

只有交到心腹之人的手上劉磐才放心。

所以他的第二道將令是任命華歆出任南陽郡太守。

透過這道將令,劉磐向人們傳遞出這樣一個訊號:

本侯從來不會喜新厭舊!

只要肯安下心來好好幹,無論老臣還是新人。

將來都有成為太守的機會。

就像是後世公司的霸道總裁一樣。

我已經做出年底績效的獎勵機制了。

能不能拿到鉅額的年終獎就要看你們自己的業績了。

此舉一出。

令荀彧等公司高層們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咱們家這位霸道總裁越來越成熟了。

有範兒!

數日後。

劉磐趕到了長安。

馬超親自率領一萬麒麟軍出城相應。

劉磐稍作停留後,連長安城都沒進。

會同馬超帶著兵馬轉道向東趕往了幷州西部。

馬不停蹄的劉磐就像是趕場子走穴的大咖一樣。

忙碌奔波著。

為了不打草驚蛇。

劉磐選擇了迂迴的路線。

率部向東走出近百里之後。

劉磐忽然調轉了馬頭。

直奔北邊而去。

關中的北邊和幷州接壤。

劉備此刻屯兵幷州南部和駐守河內的張飛等人交戰。

北邊的兵力必定空虛。

劉磐是想迂迴北上,狠狠地從後方捅一捅劉備的菊花。

非要捅的他心驚肉跳不可!

再者說。

就算劉磐不想佔據人口稀少、土地貧瘠的幷州。

也不會讓劉備舒舒服服的佔據著幷州。

率部悄悄來到最北邊。

再往前就是幷州地界了。

劉磐停下了戰馬讓將士們稍作休息。

趁著這個空隙。

取出輿圖來和馬超、左慈等人商議起來。

擺在劉磐面前的進軍路線有兩條。

以腳下的立足之處為起點。

繼續北上可以直達幷州最北部的朔方、雁門。

然後從幷州的最北部一路向南進軍。

與張飛形成南北夾擊的攻勢。

令劉備南北受敵。

只是這個方法略有些冒險。

因為劉磐手裡只有馬超的一萬麒麟軍。

從朔方、雁門為切入點的話。

就會面臨沿途幷州軍的圍追堵截。

有可能會被限制在幷州境內成為孤軍。

而且朔方名義上歸大漢管轄。

實際上早已被烏桓人給佔據了。

想要經過朔方就必須得和烏桓人開戰。

烏桓也是遊牧民族。

跟他們是沒道理可講的。

也講不通。

只能以武力去征服他們。

另一條路是從原地向東,攻打併州南部西河於上黨的交界之處。

張飛得知劉磐在兩郡的交界處開戰後。

必定率軍猛攻劉備的主力。

同樣也能形成兩路夾擊的態勢。

這條路線幾乎沒什麼風險。

只是留給劉備的空間太大了。

他既可以從上黨的東北部向幷州甚至幽州調兵,也可以順著上黨撤出戰場。

是走是留全憑他的心意。

劉磐根本無力阻擋。

說白了。

這兩條路一條兇險異常,但是收穫巨大。

另一條沒有風險,相對的收穫也就要小的多。

當劉磐之處這兩條進軍路線的利弊之後。

年輕的馬超初生牛犢不怕虎:“當然是選收穫大的一條了!主公不是常說富貴險中求嘛!”

劉磐笑了起來。

他就喜歡馬超這種直爽的性格。

誰懟我我就十倍懟回去!

從來不知道什麼叫認輸!

轉頭看向左慈:“符放,你怎麼看?”

沒了仙風道骨包裝的左慈,身上少了一些得道高人的味道。

但卻顯得更接地氣了。

“主公,我覺得孟起所言有理。劉備不是什麼好東西,收買人心很有一套。咱們不能再給他肆意發展的空間了。”

沒錯!

對於大耳賊。

劉磐是一點好感也沒有。

這老不要臉的滿嘴的仁義道德,表面上把大漢江山看的比自家性命還重要。

其實則不然。

作為三分魏蜀吳的創始人之一。

最先登基稱帝的就是大耳賊!

人家曹操一代梟雄,被劉備漢賊、漢賊的罵著。

可實際上曹操至死也沒有邁出最後一步。

終生未曾稱帝。

反倒是劉備。

人家正統的大漢天子還沒死呢,他就猴急猴急的在成都登基稱帝了。

至於孫權。

是在劉備稱帝八年之後才登上帝位的。

這麼一比,誰更加不要臉還用說嗎?

究竟誰是漢賊啊?

劉備從一個鬱郁不得志的賣草鞋的,一步步登上權力的巔峰。

證明他是很有手段的。

但也證明了他絕不是表面上那麼仁慈。

亂世之中哪裡容得下所謂的仁慈?

這樣的人能早一點除掉,還是儘早除掉的好。

就算沒辦法把他一舉殲滅。

也要儘可能壓縮他的發展空間。

不能讓他太得意了!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卿為朝暮雲煙

作家N5NkcT

領證後,病嬌大叔每天親我99次

暮七夕

偷走美人師尊

許念離

【那五年】

冰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