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

太守府中。

“如此說來劉琦和劉磐恩斷義絕了?”

黃祖坐在主位上看著面前的四人說道。

他少年得志。

藉著家族的勢力被任命為江夏太守。

對於一個25歲的年輕人來說已經是非常難得的了。

所以黃祖的性格很驕傲。

在整個荊州他只對劉表稍有三分敬畏,其他的人他根本就沒看在眼裡。

哪怕是劉宏親封的驃騎將軍、冠軍侯劉磐也是一樣。

黃祖不認為比自己還年輕的劉磐能有什麼真本事。

“主公。劉磐自幼被州牧大人養大,即便是和劉琦發生了矛盾,也絕不會真的恩斷義絕。”

黃祖左邊的一人沉吟著道。

他是黃祖手下的頭號大將蘇飛。

蘇飛身側坐著一個十六歲的少年。

和劉磐一般大。

少年身上略有些痞子氣,臉上永遠帶著玩世不恭的神色。

他叫甘寧。

甘寧掰著手指說道:“蘇將軍說的沒錯。他倆就是孩子間的置氣。不過呢,我覺得這倒是主公的好機會。”

甘寧的話吸引了其他幾人的目光。

黃祖疑惑的問道:“他倆鬧彆扭,對本太守有什麼好處?”

甘寧笑道:“主公有所不知。一年前小將在漢水上做遊俠的時候,曾經見過這樣一件事。”

“當時一艘船上有父子三人,一個父親兩個孩子。兩個孩子當中有一個是親生的,另外一個是從家族中過繼來的。性命攸關之時,做父親的毫不猶豫的把逃生的機會留給了親生兒子。”

“透過這件事足以說明,侄子再親終究是比不上親生兒子的。現在劉磐和劉琦吵了架,劉表嘴上不說什麼,心裡一定是向著劉琦的。”

“主公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藉機離間劉表和劉磐的關係,令他們日漸疏遠。這難道不是主公的機會嗎?”

甘寧長長的一番話說完。

黃祖和其他幾人的眼睛都亮了起來。

再嫡親的侄子也比不上親生兒子!

這是人之常情。

黃祖只要買通劉表身邊的人,說上幾句劉磐的壞話,還怕劉表不偏向劉琦嗎?

只要他一碗水端不平,自然就會出現矛盾。

有了矛盾和隔閡。

劉表就會失去劉磐這個強勁的臂助了。

“興霸說的在理啊!劉表自從娶了蔡瑁的姐姐之後,對她是寵愛有加,我看就讓蔡瑁的姐姐多吹吹枕邊風好了!”

黃祖開心的大笑起來。

蘇飛跟著笑了起來:“據說蔡瑁的姐姐最近有了身孕,咱們的州牧大人不久之後就能再得一子了。到時候恐怕就連劉琦都要不受寵嘍!”

老來得子的人往往對小兒子疼愛有加。

這也是人之常情。

更何況蔡瑁的姐姐蔡氏絕不是省油的燈。

她會安安心心的做後媽,看著劉琦繼承州牧的位置嗎?

當然不會!

一番密謀下來。

黃祖幾人對甘寧不由得刮目相看。

別看甘寧自稱為“遊俠”,其實他一年前還是漢水上的劫匪呢。

說白了,他就是個“錦帆賊”!

專門乾沒本買賣的強盜啊!

數月前才因為蘇飛的關係投靠的黃祖麾下的。

真沒想到一個水賊能把這些事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一大筆錢悄悄送到了襄陽。

蔡瑁得到了一大筆好處。

他和黃祖的結盟暗中達成了。

反正無論是劉磐還是劉琦,跟蔡瑁都沒有血緣關係。

蔡瑁自然希望日後坐上荊州之主位置的人,是他姐姐肚子裡的孩子。

一場枕邊風可能還不夠分量。

但是架不住每晚都有枕邊風亂吹。

漸漸地。

劉表對劉磐的關愛不像之前那麼濃厚了。

叔侄之間的書信往來明顯減少了許多。

這一切。

蔡瑁都看在眼裡。

透過蔡瑁的眼睛,黃祖也看到了眼裡。

黃祖自以為陰謀得逞,漸漸放鬆了警惕。

殊不知。

黃祖的一舉一動其實劉表盡在掌握。

或者說是一切都在劉磐的掌握之中。

利用一個月的緩衝期。

劉磐做了很多事情。

創立學府的事情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荀彧已經選好了地址。

就在宛城外的隱山山腰處。

隱山風景秀美,遠離鬧市喧囂。

把學府設在這裡是最好的選擇。

一大批工匠已經趕到了隱山。

圈起近百畝的山地開始按照圖紙進行建造了。

貂蟬恢復了往昔的明豔動人。

讓劉磐得以全身心的把精力投放到軍政要務上。

他提出了早就想好腹案的改革。

在關羽、荀彧等文武將官的反覆商量中,最終形成了定稿。

十八諸侯討董時除了劉備都撈到了不少好處。

劉磐獲得最大好處就是擁有了開府儀同三司的權力。

開府就是可以建立幕府了。

幕府中的機構、官員,全由劉磐一人說了算。

劉磐針對東漢末期複雜又繁冗的官職機構,根據後世的三省六部制,構建起了分工明確、責任到位的新機制。

三院六司制。

三院即內書院、都察院、通政院。

其中以內書院最為重要。

負責協助劉磐處理幕府的軍政要務。

都察院負責監察、彈劾各級將官,有建議之權,還擔負文武將官的考核與升遷。

通政院負責幕府的政令收發、稽核等事宜,等同於後世的秘書機構。

六司分別是負責教育的莘子司、負責醫療的青囊司、負責經濟和手工業的鹽鐵司、負責鑄造和土木工程的將作司、負責農林牧漁的農谷司、負責商業市場管理及物價調控的內務司。

荀彧、郭嘉、賈詡三人分別擔任三院的長史。

即三院的最高職務。

長史之下按照從高到低的職位。

各院分別設立司馬1人,左、右參議2人,從事中郎2人,主簿4人。

劉磐把梁鵠、華歆他們從縣令的位置上抽調了回來。

經過半年多的治理 ,各縣的狀況恢復了很多。

已經走上了正軌。

不需要他們再繼續委屈在縣令的職位上了。

劉磐讓他們擔任起了六司的最高長官——監令。

監令之下從高到低設立左、右令史2人,祭酒2人,功曹4人。

三院六司共計八十四人。

大家各司其職。

互通有無又互不干涉。

比之前的冗員制度要精簡的多了。

各個崗位上的職責一目瞭然,更為的明確。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逆徒,我是你師父!

鶴歸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