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出擊 遭遇

這一日下午,豐國國都大殿之前,原本在上午時分還顯得很有些空蕩的此處已經變得相當熱鬧。

一駕駕牛車和馬車馱運了大量物資匯聚在大殿前,由一個個精壯的漢子將木箱或麻袋搬運到大殿之中放好,其中既有昂貴的金銀財寶,也有精美的綾羅綢緞,還有盔甲、武器甚至肉乾,可以說成分相當複雜。

“大王!辛氏族地已被我們悉數搬空!辛氏族人也已滅殺大半!但有部分逃往了北邊,消失在了群山之中!”

此刻,一片忙碌的大殿門口,正和手拿賬本的老相國一邊交談一邊監督搬運的王志凡,身前奔來了一名身穿短衣的騎兵,這騎兵一拉韁繩讓馬匹停足,就跳下馬背半跪在地上拱手向他報告。

“嗯……那些逃掉的辛氏族人就暫且不要理會了,你且去召集軍士們過來論功行賞。”

王志凡聽完了這位騎兵的報告,略一思索就很快回應,釋出了下一輪的命令。

“諾!”

這名短衣騎兵聽了立刻回應一聲,起身跳上馬背,神色頗為興奮地離開了。

“相國,此番多虧了你給寡人推薦了這批得力的軍士,不然滅辛之事不會這樣順利。”

待那騎兵走後,王志凡就微笑著對身旁的布衣老頭說道,目光掠過正在熱切看著大批財產入庫的其人。

“這……且讓老臣思慮一二……”

“大王,召集一萬兵士非數月不可,但若只要三千卒兵後日便可見得。”

“三千就三千,相國且吩咐下去。”

因為他作為親歷了之前踏平辛氏族地之役的人,很清楚那個被辛氏族人建立得固若金湯的城寨在這位大王面前是多麼的脆弱,可以說強大的辛氏能崩潰得這麼快速,全是依靠王志凡的恐怖實力,他舉手投足間就把辛氏的主力團滅,把辛氏數十年的財富積累奪取,剩下的那些辛氏之人即便還有點實力也只能拋棄族產望風而逃,根本不敢和他召集來的數百軍士對抗。

“辛氏甲號倉有糧食千擔,若供一萬大軍,可維持……”

“大王要攻打陶、尹?老臣以為必須從長計議。”

考慮到自己不會帶兵,也不可能總是親自帶兵打仗,王志凡又提出了這個要求,至於豐國原本的大將在哪,他聽說是在軍餉斷絕後跑路了,因為對方並不是豐國本地人。

“相國,不用這般斤斤計較,寡人只需用一萬軍士半月而已,攻下陶國或尹國給養自然不成問題。”

“大王謬讚了!滅辛之役能如此順暢,全賴大王的蓋世神威,這些兵士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

老人接著就翻開手中的賬本,對應上面的明細開始計算能否撐得住一萬軍士的日常消耗。

王志凡一看就知道這個老人理解錯了自己的意思,便開口進行說明。

沒有在乎老人的誇讚,王志凡接著就詢問起了對方這個他比較關心的問題,他親自出手滅掉辛氏除了解決國庫空虛的問題,也是為了獲得第一桶金,將勝勢不斷延續下去。

因為財政危機得到完全解決的老相國頓時將目光移開手上的賬本,眉開眼笑地向王志凡回答,完全不敢有任何居功的心態。

“相國,以如今財力寡人可否召集一萬大軍?”

王志凡立刻臉色嚴肅地回答,表露了自己非常堅決的心態。

“兵貴神速,切忌溫吞拖延,孤只問你可否在近日召集一萬軍士為孤所用。”

王志凡想了想感覺人少點也無所謂,反正初始階段這些人也就打打醬油。

“另外,本王需要將領統兵,相國也推薦幾位人選。”

老相國聽到王志凡想要擴大軍力了,一時間不敢隨便回答,他深知兵事複雜且消耗巨大,即便手中有了財富也不能隨意揮霍。

忽然聽到王志凡暴露出這麼狂野的計劃,布衣老人趕緊壓低了自己的聲音回道,他目前已經知曉了王志凡擁有著非凡實力,但潛意識裡依舊認為只依靠這種力量打下別國不太穩妥。

老人想了想,還是感覺一萬個士兵近期不好弄來,畢竟豐國只是小國,所有行伍人員也就幾千數量,想要擴大規模不是一日之功。

他們倆繼續交談了一會兒,這個山峰下方的山道上就有數百軍士逐漸匯聚上來了,這些人全是今天剿滅了辛氏人馬計程車兵,也可以當做王志凡目前的基本盤,王志凡喊他們過來論功行賞就是為了進一步拉攏他們,好讓自己手下有點人用,不至於什麼事都得找相國老頭。

這隨後的時間就有些流程化了,王志凡花費了一些精力和這些軍士熟絡,並親自給他們發放了一些金銀獎勵,一直忙活到入夜才有了個人的空閒,在王殿中一個臥房裡躺到了木板床上休息。

“當這種國王可比當幫派老大麻煩多了,什麼事情都會牽扯到很多人,幹什麼都得全盤計劃琢磨,要是打仗可以單人對戰就好了。”

曾經在副本中擔當過頭領的王志凡深有感觸,他本人其實是不太擅長處理這類局面的,但偏偏副本給他強行塞了這樣的身份,搞得他只能硬著頭皮進行下去。

在第一天的晚上,他並沒有休息,而是潛入夢境繼續修煉大夢刀經,直到清晨時分被過來議事的老頭打斷了修行。

老相國這一天相當忙碌,一方面要安排下面給他召集豐國的軍士集合備戰,一方面還得琢磨有統軍才能的合適人選,順便收集敵國的情報,嘗試改變王志凡這種急切的戰爭心理。

但王志凡並沒有改變自己的想法,他對這個副本的打算是越快結束越好,不然節奏放緩這個副本不知要拖延到何年何月才能完成。

又一日後,經過初步的準備,王志凡就率領集合而來的三千豐國兵士離開了國都,順著山路去往了東邊,也就是尹國所在的方位。

他之所以挑選了尹國第一個下手,自然是考慮到這個國家最近吃了敗仗軍力羸弱,柿子要挑軟的捏,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它距離豐國最近,把它吞下後方便進一步發展。

一路上由於有老相國推薦的幾名專業人員相助,並沒有出什麼岔子,前方的騎兵探子、中間的步卒大軍、糧草隊、兩翼的護衛都配合得還算默契,直到半日後一名偵查騎兵面色略顯緊張地回來向騎在赤鹿馬上的王志凡報告:

“大王!前方地面上有巨大的圓形足印,小人懷疑是陶國的陶俑軍所留,他們也去攻打尹國都城了!”

這個小兵看神情就知道被近期戰果赫赫的陶國軍隊嚇到了。

“再探!全軍繼續前進!”

王志凡聽了這人的報告後並沒有半分猶豫,他知道戰鬥肯定是無法避免的,無論第一個打的是軟柿子還是硬柿子。

“大王……小將曾經見識過陶俑軍,它們力大無窮且不懼死傷,與它們正面對抗實屬下策……小將建議先停兵探明情況……”

斥候剛一離開,一名身著甲衣的青年小將就開始勸說王志凡,希望他不要小看了陶俑軍的威脅,那些東西和一般的軍隊可不是相同的概念。

“無妨,本王正想見識見識這個陶俑軍的厲害。”

王志凡隨即微笑著看向這名被老相國推舉上來的年輕將領,說出了讓對方有些無語的話。

其人因為沒有參與前日的滅辛之戰,所以對王志凡的實力只是有所耳聞,並不知道陶俑軍對王志凡而言有多大威脅,但他好歹年輕有血氣,發現王志凡這個大王都不怕強敵他也不再多說了。

一段時間後,緩緩行走的大軍經過了一個奇特的路段,這段路的地面上有很多簸箕盤面大小的足印,看起來就好像被一大群巨象踩踏過。

“這個數量……怕不是有上千的陶俑……就是不清楚它們的戰鬥力到底是什麼水平……”

王志凡在路過這些腳印時心裡估算了下,就有點好奇地向跟隨左右的小將繼續詢問:

“你可知陶俑軍有何弱點?該如何針對?”

“陶俑軍不擅速度,弱斧錘硬擊,畏懼水潑。”

小將沒怎麼思考就回答。

“嗯……那到時候就讓我軍的盾斧手迎戰吧。”

王志凡隨即回了句讓這名小將頗為無語的話,原因在於他很清楚這些士兵可沒有膽子向可怕的陶俑軍衝鋒。

這樣大軍又前進了一小時,一路上陸續見過許多巨大的腳印,但還是沒有發現任何一個陶俑的身影,所有士兵都知道強敵很快就能出現,但也很慶幸他們到現在依舊沒有出現。

“傳令下去,全軍停步,準備作戰。”

忽然,騎馬在前部領頭的王志凡讓赤鹿馬停住了腳步,並向身旁的小將釋出了指令。

“大王…為何如此?斥候並未發現敵軍蹤影。”

小將對於王志凡的指令並沒有立刻就執行,他作為有些行伍家學的人知道這麼亂來是消磨士兵們的精力,直接就反駁道。

王志凡見他這樣並沒有責怪,只是抬手指了指前方的地面,開口說:

“敵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啊?”

這名小將隨即揮動手上的令旗讓後方的軍士們趕緊停步,接著仔細觀察起王志凡指示的地面。

那地方咋一看並沒有什麼出奇之處,只不過是一路上他們見過不少的佈滿巨大腳印的土路,但這名小將繼續觀察了幾秒後,就發現巨大的腳印好像中間有點突出了地面,看起來不太協調。

“那些是……隱藏於地下的陶俑兵的腦袋?!陶俑兵怎可如此陰險!”

他很快反應了過來,背後都不禁滲出了許多冷汗,心裡想到幸虧是大王提前讓軍士們止步了,不然他們走到了陶俑兵的頭頂那可就萬劫不復了,只要對方一從地下鑽出就會全軍人仰馬翻頃刻覆滅!

“你讓軍士們想辦法把它們弄出來,要戰咱就堂堂正正地戰。”

接著王志凡下達了下一步的指示。

“大王……我軍目前不宜硬戰,還是先撤離為好。”

這名小將聽完略一思索就回答,認為他們即便發現對方的陰謀,也不可能打得過,但現在想逃的話應該問題不大,畢竟陶俑軍的速度不是很快。

“按寡人說的做。”

王志凡沒有理會他的想法,強制要求他執行命令。

原本這種生死攸關的時候硬壓很容易導致上下級矛盾,但這位小將並沒有對錶現固執的王志凡發起對抗,因為其人突然想到了這位大王一路上展現的品質並不是那種魯莽的型別,他能先於斥候和自己發覺到隱藏於地下的陶俑軍,就說明了他肯定是個心細的人,而一個心細的人又怎麼可能犯下這種粗陋的錯誤?

於是乎,這名初步對王志凡建立了信任的小將很快吩咐下去,讓一些士兵去折騰那些藏在路面下方的陶俑兵,具體做法便是將一些開塞的水袋扔到那些東西頭上,讓它們最討厭的水液浸透它們的身軀。

果不其然,這番操作後,原本隱藏在地下的陶俑兵們就有些按捺不住了,它們目前所遭受的麻煩其實不會對它們造成多少影響,但敵人的這種行為表明了它們已經暴露,繼續這麼隱藏下去只是自欺欺人。

轟隆隆~

於是伴隨著腳下土地的震動,豐國軍士們見到一個個造型粗獷三四米高的“土人”從地下垂直鑽了出來,過程中沒有表現出與它們的體型相應的任何困難,可以看出它們能夠比較自由地在這種泥土環境中移動,這種地方是它們的主場。

“豐國人!想不到你們竟然能夠識破我陶國的隱匿之陣!只要你們獻上隨軍的糧草,我陶俑軍今天可以放你們一馬!”

一個土黃色陶俑的胸口位置隨即冒出了洞口,洞口中有一名漢子的上半身露出,語氣有些驚訝也有些藐視地對前方的豐國大軍喊道,估計是他們知道自己在伏擊失敗的情況下想幹掉這支軍隊也不會太容易,並且與他們原有的計劃相沖突,不如恐嚇訛一筆。

(本章完)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元氣危機

原木筆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