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道法雖寬,只渡有緣之人。

王東珏曾經是有緣之人,只是,以後,她還會是嗎?

阮子城在魔都已經沒什麼事情了,王東娥去世後,那些曾經的恩惠,不管他有沒有還清,隨著王東珏的智商恢復,似乎,這些冥冥之中牽扯的因果,都自然而然的斷開了。

這些天手機威信上,劉雲依了無蹤跡,沒有任何新的留言。而鍾瑩和鄧蕊,前些日子也向他道別了,她們已經過完了十天暑假,開始了高三新學期,手機都要交回家裡,只能和阮子城斷卻了聯絡。

阮子城考慮了好一會兒,終於在手機中,將王東娥的好友名單刪除了,既然不在這個世界上了,就讓一切都化為虛無吧。

週日他在家裡宅了一天,先是把自己的小說水了一點內容上去,不過並沒有什麼神奇的數字出現,顯然小說的內容沒能觸發某種能力。然後阮子城又去遊戲裡面看了看風景,逛著逛著,忽然自嘲起來,祖國的大好河山,自己不想著出去走走,居然躲在遊戲裡看風景,這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了呢?這一天,也就這麼清閒的過去了。

週一的時候,阮子城去股市看了一下,自己的股票市值跌了五個多點,原來設定的買入單也已經交易成功。但是眼下,他買的這支做電池的科技公司股票,並沒有賺到錢。他看了看股市上的可用資金,只有可憐的一千多塊,其它的已經全倉了這隻科技股,他感覺這支股會賺錢,也就不再看了,都買下來了,等它漲到自己理想中的贏利點再說吧。反正止損點是虧掉二十五個點,看現在這支股票的走勢,應該也不會馬上就虧那麼多,那就只能在這個區間內熬時間了。

前段時間太忙,現在卻又太閒了,乍然沒有了忙碌的事情,阮子城空落落的。他又在魔都消磨了兩天之後,終於耐不住寂寞,踏上了回家鄉的高鐵。

阮子城的家鄉,是湘省陽邵市下屬的一個縣城寧綏縣,眼下還沒有自己的高鐵站。從魔都出發,他要先到達湘省省府常沙市,然後中轉去往懷畫的高鐵,再在中途一個叫洞客的縣城站點下車,然後坐兩個半小時汽車回自己的家鄉,兜兜轉轉,差不多要一整天的時間。

這也是他很少回家的原因,哪怕是在花都,其實也差不多一樣的行程,只不過花都離湘省近,全程大約七、八小時可以搞定。當然,在花都的話,他更願意搭順風車,中間不需要換乘,可以一覺睡到家鄉。

他是農村人,老家更是緊靠湘省最著名的雪峰山脈,可以說,房子後面就是連綿起伏的大山了。不過現代社會,發展很快,哪怕他的農村老家,都已經修了水泥公路,只要有車,去鎮上也就是二、三十分鐘的事情,更不存在沒有訊號這種事情,他爺爺甚至還學會了用智慧手機。

阮子城的父母,現在在寧綏縣下屬的安平鎮討生活,不是什麼大鎮,這個鎮是附近城市的木材集散地,所以大多數人都在買賣木材。不過阮子城的父母都是農村老家來的,沒有這個條件,也就只能做做幫工生意。他父親在幫人開中巴車,母親則常常弄些手工活來做,收入不高但也還穩定。

他們一家子現在租住的房子,是他親叔叔阮青松的家裡,阮青松比阮子城父親小了三、四歲,他長相氣質都很好,年輕時入贅到了安平鎮的本地人家裡,有自己家的木材門店生意。因為是小鎮,阮子城父親開車的趟次不多,下班也早,所以下午很多時候都會在弟弟的門店裡幫忙。

這家店和安平鎮的其他木材店差不多,都是兩個門面的自建房,四、五層高,八米寬十二米長的門面,門面外面,隔著十幾米到正馬路,這十幾米的空地,就會擺上一大堆木材。這些木材,來來聚聚,就算到了晚上,也不會收進屋裡去,一個原因是放不下,另一個原因是這裡民風淳樸,木材也多,根本不會有人來偷這些東西。

門面裡面,右側空著,是神龕和過道的空間,左側則是木材店最常見的電動片鋸,用來滿足有加工要求的老闆。阮子城對這些東西都會用,有時在家太閒,他也會偶爾幫幫二叔的忙。門店的牆後面,一般就是樓梯間和廁所這些了,有些用來出租給別人做生意的房子,還會隔出一間廚房。

樓上一般二層三層是主人在住,四層以上租給別人。阮子城一家,就是租住在二叔家裡的四層樓上。

阮子城回到家裡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六點多鐘了。他的行李很簡單,也不需要人接,所以並沒有給父母打電話。不過他還是有點意外,因為二叔的店子四門大開,卻一個人都沒有,往日裡這個時候,他老爸一般會幫著弟弟看店。

阮子城也沒在意,往裡間的樓梯間走了上去,本意是想去四樓看看母親有沒有在家,沒想到樓梯間的房門竟然給關上了,還加了一把從沒見過的大鎖。

他沒辦法上樓,樓上也沒有燈光的樣子,阮子城只好在門店這裡等著了。

好在沒一會兒,他的二叔阮青松就從外面走了回來。阮子城迎了上去,對著他喊道:“二叔,我爸媽呢?”

阮青松看著阮子城,一下子沒有認出他來,有點奇怪的問道:“伢子,你找誰呀?”

阮子城就再問了一遍:“我爸媽呢?今天他沒幫你看店啊?”

本來只有七點來鍾,正是大夏天的,這個時候四周都很光亮,根本沒必要開燈的。可是阮青松聽見他的聲音有點熟悉,卻不認得人,怕自己眼睛不好,走到牆邊把門店的燈開啟了,然後又仔細的看了看他,才有些不確定的問道:“你是城城啊?”

阮子城這才醒悟過來,自己被數字改變之後,還是第一次回家,變化太大,二叔認不出來也不奇怪。連忙點頭確認道:“是啊,二叔,才半年沒見,你居然認不出我了?”

阮青松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感慨的說道:“哎呀,城城,別說我認不出你了,你爸媽怕都要認不出你了。你怎麼突然長高了好多的樣子,模樣也變了。”

阮子城胡弄道:“二叔,我原來也高啊,你是不是還記著我小時候的樣子呢。”

阮青松皺了皺眉頭,雖然疑惑,但是也沒有太在意這件事,只是有點感慨地說道:“過年的時候好像你也沒這麼高啊?”然後他又回頭問了句:“城城你今年二十幾了?”

阮子城歪歪嘴,阮青松和自己的老爸一樣,都有點迷糊的性子,記性不好。不過這樣也好,給了阮子城緩衝空間,要不然,太熟悉的人,他變化又這麼大,真的不好解釋。於是模糊的回答道:“二十多了。”

阮青松沒聽清他後面的數字,卻也沒有追問,感慨了一句“時間過得真快啊”,然後才想起來問道:“你來我家,不會是還不知道你爸媽的事吧?”

阮子城聽他這麼說,心裡一緊,連忙問道:“我爸媽出什麼事了?”

阮青松見他緊張,趕緊安慰道:“是好事是好事,城城你居然不知道,你是多久沒和你爸媽聯絡了呀?”

說起來還真是,阮子城這幾個月遭遇的事情,比他以前二十多年都要多。尤其最近這兩個月,他只是很偶爾的才會和母親威信連下線,也基本上從不過問家裡的事情,只是報個平安。

見他有點不好意思的樣子,阮青松就告訴他道:“你爸媽看樣子賺了不少錢啊,前陣子已經把老王那座屋子盤下來了,現在你家也開始做木材生意了,全都搬到那邊去了。”

原來是自己找錯地方了,虛驚一場。看樣子,家裡的變化不小呀。

和二叔告別之後,阮子城往旁邊走,安平鎮也就這麼點大,中心地帶大概四、五十戶的樣子。阮青松說的老王他也知道,也是鎮子裡做木材生意的商人,他是安平鎮本地人,用的門店同樣是自己家的自建房。

阮子城走到老王家以前的門店時,果然看見父親正在那裡坐在一個躺椅上扇著蒲扇。

他走過去,喊了一聲道:“爸爸。”然後往家裡的門店裡面走。

沒想到父親卻衝過來一把攔住他,看了好一會兒才確認般的說道:“城城啊,你這……”他都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己的感慨了。

阮子城不想讓自己的變化引起太多的感嘆,給了他一個白眼,很平淡的說道:“大驚小怪的,沒見過二次發育嗎?”

他老爸倒也沒懷疑什麼,只是還是跟著走了進來,嘴裡嘟啷道:“這二次發育還真夠神奇呀。”他原本比阮子城就矮一點,這下好,直接矮了一大截了。

安平鎮臨街這些門店,其實差不多都是一樣的,一套下來,也就抵個五、六十萬的樣子。和城裡沒法比,但是在安平鎮,能有一套這樣的門面房,也算是富人了。尤其是對做木材生意的家庭來說,基本可以保障一個家庭吃穿不愁還能小有富餘。

這也是阮子城父母十幾年的夢想,一直想要在鎮上立個家,擁有屬於自己的門店和房子,彷彿只有這樣,才能算是安穩的日子。

眼下沒有生意,又到了飯點時間,阮子城知道母親多半在後面的廚房做飯菜,直接推開了門店連線後面的房門,果然廚房正滋滋的響著炒菜聲,母親正在弄晚餐。

阮子城的老爸見他沒喊自己的媽媽,有點不滿的說道:“回來也不講一聲,到家了媽媽都不喊嗎?”

阮子城有點無語,老媽正在做飯,他喊輕了聽不見,喊重了不給她喊一跳嗎?

不過他老爸是個心思粗糙的人,才管不了這些,走過去拍了拍自己的老婆說道:“小靈,子城回來了。”

阮子城的父親叫阮青竹,母親叫鄧靈娟。他們是同村人,從小青梅竹馬,所以結婚之後,稱呼也還是青哥小靈的互相喊。以前阮子城沒覺得有什麼,可是隨著年齡漸漸長大,慢慢懂事之後,他覺得,父母這一輩的愛情,其實很純真很值得羨慕,相互信任,相互依賴,也相互幫助和相互照顧。這其實,才是完美的愛情的樣子。和錢不錢的,沒太多關係。

鄧靈娟回頭看見自己的兒子,立刻放下了手中的鍋鏟,很高興的喊道:“子城,怎麼突然回家來了,是沒錢用了嗎?”她習慣喊袁子城的正名,不像阮子城老爸,時不時的喊小名。為這事,兩口子還爭吵過,阮子城母親認為,孩子大了,要尊重他,要叫正式名。他老爸就沒那麼多講究,不過被自己老婆捶了幾頓之後,也改了口,只是有時候還是習慣叫小名,阮子城老媽也拿他沒辦法。

阮子城看著自己的母親,回答道:“媽,有錢用的,就是工作累了,回家休息幾天。”

鄧靈娟有點奇怪地問道:“我看別人家直播,都是又唱又跳的,這陣子你的直播間都是黑黑的,是我記錯房間號了嗎?”

鄧靈娟今年也才四十七歲,短影片火爆全國,她也是有文化有知識的人,自然緊跟時代,當個觀眾還是很合格的。阮青竹在廚房幫著炒菜,耳朵卻聽著母子倆的對話,他更懂一些短影片的事,猜測阮子城的直播間八成是給封了或者黃了,怕兒子事業受阻,又被母親揭了傷疤不開心,而且現在馬上要入夜了,不是談話的時候,立即轉移話題道:“小靈,瞎問個啥呢,快來把菜弄完,我去買點滷豆腐,這小子一聲招呼都不打就回來了,晚上菜不夠吃。”

鄧靈娟也就不再繼續問了,轉身去廚房,嘴裡還對阮子城說道:“子城,三樓是給你準備的,你上去看看,鑰匙在門上插著,還沒來得及正式用呢。”

阮子城回答了聲“好的”,就揹著自己的小行李包,向樓上走去。

因為是做生意的門店房,一樓通常都是很小的廚房和廁所,樓梯間也窄窄的。不過,阮子城家的就不一樣了,他爸媽買過來以後,明顯是做了很多改建,門面比二叔家的短了一點,但是後面的廚房就大了很多,而且很現代化,不僅有液化器還有抽油煙機。這玩意在安平鎮這樣的地方不太流行的,大家都是弄個煙囪就完事了,大多數都還在燒柴火。沒辦法,木材店別的不多,木材那是真的多,邊邊角角多的是。

樓梯間沒有動,只換了扶手和瓷磚,不過這間房的樓梯間原本就有九十多厘米寬,換成不鏽鋼扶手之後,也並不顯得很窄,還算舒適好用。

二樓估計是父母住的,現在關著門,阮子城沒有進去,直接上了三樓。

原來的門都換成了新式的防盜門,鑰匙插在門上面。母親說的還沒正式用,其實是這把鑰匙還沒有反轉,因為這把鑰匙是給裝修工人準備的。一旦反轉之後,就需要防盜門的正式鑰匙了,這種插在門上的鑰匙就只能扔掉。

阮子城開啟房間門,裡面的總體結構沒怎麼變化,和他二叔家裡幾乎一模一樣。畢竟這種房子已經都修了十幾二十來年了,並不是框架結構,是不敢大改大修的。但是他的父母可能是考慮到阮子城結婚這些事情,儘量按照現代化的商品房改建了一下,裝修上也趨向於新時代。中間原來的房間衝開了,形成了一間較大的客廳,圍繞著這個客廳有是三個房間,其中一間帶著衛生間形成了主臥,另外兩間應該是為以後的孩子準備的,現在空著。讓阮子城意外的是,這一層也有明顯的廚房結構,顯然父母還為他以後分家做了準備。

可能是資金緊張的原因吧,這一層的其他裝修就很簡單,就是刷了刷膩子膠,白了很多,然後地板重新輔了瓷磚這些,燈也是很平常的LED日光燈,不說和王東珏的別墅比,就是比劉雲依老家的舊別墅,也比不上。

不過,阮子城卻很滿意,雖然這裡也不是從小就長大的地方,但是這裡的的確確就是自己的家,對於還沒有結婚的孩子來說,有父母在的地方,那就是家。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回80:全村把我當財神

牡丹一度

讓你做夢挖寶,你把華夏造出來了

離狐

從撿到治癒系土豆師姐開始

硬幣的第七章

重活一世,再次與她相遇

落地果果

都市反派:我能召喚修仙者

舍利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