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元舟醒來,聽到好多低低的說話聲,隔著簾子看到有好多人影。元舟迅速起床,發現會客的堂屋裡擠滿了人,足足有三四十個,大部分沒見過。姬鳳楚見元舟出來溫和道:“你起了,這些都是部落的人。”又向大家介紹道:“這位是元舟,我們的客人。”

眾人紛紛見禮。姬鳳楚又對元舟說:“大家對製作竹器都很感興趣,都想著要來學,想問問你同不同意。”

“這有什麼不同意的,求之不得呢。”元舟道。

這時一位精神的中年人,元舟之前見過,是部落的長老叫黑河的,對元舟道:“您教我們挖葛根,做竹器,還借刀給部落,我們非常感謝您,我們沒有什麼好東西,族裡商量過了,只要您有什麼需要,我們能做的,您儘管開口,我們一定盡力。”說著又讓後面的人拿上來幾張獸皮,還有些漂亮的玉質髮飾說:“這是我們的一點點心意,請您務必收下。”

姬鳳楚也讓元舟收下,元舟見推辭不得,只得收下。

接著姬鳳楚與眾人商量先建個竹器工作棚的事,雪前竹子木頭都砍回來了很多,用掉一些應該不影響,趁現在土地還沒結凍,還能挖的動,泥土也有,要趕緊動手。眾人一起出謀劃策,商議細節。

元舟到儲藏室,找了些細藤蔓出來。元舟看到這麼冷的天,來的人裡竟然還有赤足的,有的雖然包著一點什麼,一看就是又破又爛,這個時代太缺物資了。元舟打算編點藤鞋,如果腳上綁上獸皮,再穿上藤鞋,這樣也可以減輕對腳底獸皮的磨損,實在是看不得這種赤貧,自己能盡一點力就盡一點力吧。

元舟坐在角落編起了藤,七弄八弄,這藤也不聽他使喚,編起來不是變形就是鬆散。突然發現沒聲音了,一看,大家都在看著自己。姬鳳楚輕笑一聲上前,問:“你想編什麼?”

元舟說了:“要編個藤鞋,只是我怎麼編不好?”

姬鳳楚接過元舟手中的藤蔓說:“我來試試。”按元舟說的動起手來,做完一步再問下一步,很快一隻鞋就編出來了。大家都圍著看,很快好幾個人說也要試試,只見他們搗鼓幾次,問幾次,也能上手了。

元舟覺得自己好笨,元舟emo了。

族民們也emo了,原來藤還可以編鞋,而且還一點都不難,怎麼就只想到編個席呢。沒想到只要開頭兩根藤曲一下做經線就可以編個鞋底,再拉幾根藤做綁帶妥妥的鞋就做好了。這穿上,真的對腳太有保護,踩個尖石樹刺都不怕了,減少多少傷害啊,冬天穿在獸皮鞋外面還可以保護獸皮,又可以延長獸皮鞋的使用時間。

族民們剛開啟新世界的大門,現在又往門裡走了一步,人人拿了藤蔓試著編,只要知道了方法,大家都學的很快,沒一會藤編完了,有人得了一隻,有人得了一雙,相同的是都穿上了,元舟覺得好笑。元舟又拿出所有自己剛得的獸皮,說:“我這東西不多,就給赤足的幾位兄弟一人裁一雙獸皮鞋是夠的,幾位兄弟不要客氣。”眾人不敢拿,說是無以回報的。

姬鳳楚發話了:“這樣吧,拿獸皮的人以後幫元舟私人做兩天工,算作相抵,這樣可好?”眾人覺得合理,這才接下了。

眾人感激不盡,要知道能有獸皮包腳當鞋的只是族裡少數人,大部分是沒有的,就算有點獸皮也是要先緊著家裡的老人孩子,再不濟衣服也重要,踩腳上的消耗又快,要富餘出來包腳那是很難的,是真沒有也真捨不得。

等族人退出去,按姬鳳楚的吩咐各自去忙了。元舟才去洗漱,出來後,看見姬鳳楚已把煮好的早飯端出來了。對元舟說:“今天給你蒸了鳥蛋,快來吃吧!”

元舟走到姬鳳楚對面坐下,開心道:“還有鳥蛋啊,你也吃。”

姬鳳楚心裡也很是感慨,部落太窮了,元舟來了後真是一天沒得閒,一直操心著,看上去講究、沒幹過活的少爺,卻是一刻不得閒,剛才送東西實在是心善又天真,舉動實是不太妥,姬鳳楚才給他找補一番。

兩人吃過早飯,到屋後扒拉開雪,看了石板,元舟說:“挺多了,夠盤個能躺十個人的炕了。”

姬鳳楚和元舟說著話,走進低矮的一樓,好些人已經來了,朝陽他們正在教新來的一些族民用做竹器,見兩人過去紛紛圍上來打招呼。元舟又把自己能想到的一些小件竹器用具告訴大家。姬鳳楚去一邊找女奴細細交待了一些,主要是為了能讓元舟生活方便一些,不能斷熱水,樓上的爐不能熄了,衛生打掃需要更勤快乾淨,元舟在的時候不要去打擾等等。

之後兩人又去廣場上看眾人幹活,雪已經鏟乾淨了,幾個人在給地基劃線,一些人在背木頭竹子。元舟過去說了些省力的辦法,主要是槓桿的原理,又去車上拿了蹬山繩和滑輪給領頭的黑河長老,說了下用法。

姬鳳楚也仔細看了滑輪,一下就明白了其中的好處,用了這樣裝備,以前做不到的事情就可以做到了,而且還省力不少。姬鳳楚對著元舟說:“有了這個東西,估計房子可以造的快很多。”

元舟說:“除了裝備,還有一個方便又牢固的連線方法呢。”元舟拿來兩根木頭,把昨天晚上偷偷在手機上看的榫卯結構教給大家,只是一樣的毛病,一看就會,一做就廢,元舟對自己也是很無語。

姬鳳楚知道元舟又做不好了,接過工具道:“你說吧,我來做。”元舟一說,姬鳳楚很快領悟了,沒兩下就做出了個雛形。元舟感嘆:“你可真聰明啊!”

接話道:“大祭司是我們氏族最聰明的人。”

姬鳳楚睨了他一眼對元舟說:“別聽他亂說。能想著這種方法的人才是最聰明的。”

元舟眼睛亮閃閃的道:“這方法我也是學來的,你能一兩下就明白做出來是真聰明啊,以後我要做什麼,還要勞煩你幫我試著做呢。”

姬鳳楚嘴角上翹道:“好。”

眾人圍著兩人一起研究了一會這個榫卯連線方式,自己在那裡試著做做,其實還是需要鐵器,石刀石鑿做起來真的是慢好多,好在他們力氣大,也能慢慢的做出來,無非是多花功夫。元舟又順便把腳手架的搭法也教了,怎麼綁紮,怎麼連線,怎麼設掃地杆,怎麼搭斜撐,都一一說了, 要是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再問他。

元舟已深刻領悟到人類的祖先們是真聰明,動手能力真強,缺的只是思維和經驗,一件事一旦點破,如果只是執行,他們真的很快能上手。元舟還相信他們接下去肯定會有很多推陳出新,會有很多根據實際情況的創新和升級。元舟感覺自己是因為是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幾千年的發明帶來的便捷,慢慢使做為人的本來能力退化了的產物,就是不敏捷,笨手笨腳,從個人能力來講真的像個這個時代的嬰兒,從腦力智慧來講卻又站到了這個時代高不可攀的高度。

一轉眼就過午了,天又下起雪來,眾人到祭司樓一樓休息。姬鳳楚和元舟回到二樓,姬鳳楚動手做午飯,其實姬鳳楚他們原來一天只吃兩頓飯,姬鳳楚發現元舟是吃三頓的,所以也跟著元舟開始吃三頓。姬鳳楚儘量按元舟的口味烤了肉,又用野菜乾做了一鍋湯,兩人吃了飯,雪更大了,天更冷了,好在樓裡的爐子一直燒著火。

元舟是南方人,冬天又都有空調的,其實是真沒受過這樣的冷,說實的真有點受不了。在姬鳳楚做飯的當兒,元舟找出一點碎獸皮,給黃桃罐頭的玻璃瓶用粗糙的針腳縫了兩個套子,在裡面罐上熱水,一個給姬鳳楚,一個給自己,算是熱水袋。吃過飯後就挨著爐子抱著熱水袋不肯挪地方了。

姬鳳楚也順勢坐到火塘對面,兩人計劃接下來要做的事,房子修好後,竹編工作就挪到那裡去。說著說著,姬鳳楚問:“元舟,你說竹子可以做很多生活用具,都有哪些可以做呢?”

這個問題元舟已經想過了,講講講不清楚,元舟把自已的揹包拿來,拿出筆紙,把自已能想到的器具都簡筆畫了出來,一般一種器具畫一平面,再畫一剖面,一邊畫一邊和姬鳳楚講解,這個是做什麼用的,比劃一下大楖多少大,竹子要劈成什麼樣。

元舟很多東西只看過記著個樣子,只知道大楖是做什麼用的,名字都叫不出來。一般以用途來說,這個是淘米的,這個是拎菜的,這個是過篩的等等。本來元舟可以把自己知道的寫的說明,只是這個時代文字可能都還是少量的,沒有辦法。

姬鳳楚每一樣都問的很仔細,問很多的細節,元舟能說的說,說不清楚的,兩人從用途上討論,想象著大楖是什麼樣的。元舟林林總總畫了十幾樣。主要毛竹彎折定型應該是用火烤,用具如果需要直接觸熟食的,都要求用水煮過,實在大件就用蒸汽蒸過。竹篾有很多劈法,大的、小的、厚的、薄的、圓的、扁的、青的、黃的等竺,竹片可以撐起形狀,有眼沒眼、眼大眼小都有用處。作竹器,鋸子的作用最大,堅劈的話估計石刀也能完成。現在有一把鋸子,如果就是鋸斷,一天應該能鋸挺多的。

說到底還是缺工具,有些工具有了,相應的事物便能應運而生。反過來,有些需求提升了,工具也應運而生了,一樣一樣的。

兩人說說畫畫,半天很快過去了,天暗下來了,雪更大了,飄飄灑灑的又給大地加厚了一層白茫茫。姬鳳楚做了晚飯,兩人吃了。爐子裡燃著柴火,雖然暖和一些,但是煙氣也大部分在屋子裡。姬鳳楚看著元舟被燻的眼睛紅紅的,知道他不適應,也是無奈:“你眼睛沒事吧?早點休息吧,閉著應該會受一些。”

元舟被燻了半天,也確實難受,說:“等樓下竹器製作移出去了,我就去燒些碳,好的碳是沒有煙的,到時候拿來取暖,就沒問題了。”

姬鳳楚說:“元舟,你腦袋裡到底有多少東西啊,怎麼會知道那麼多。”

元舟道:“並不是我知道的多,我知道是因為無數前人的努力和探索留下來的經驗。”姬鳳楚一定要明天先去燒碳,竹子挪不挪出去先不管了,擠擠總能勻出地方的,兩人約了明天一起先去燒碳,也累了一天了,各自安寢。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裴先生的掌上嬌

綿綿甜甜

婚途難料

開心丫丫

王妃一胎五寶,姐妹穿古代造強國

梨見月

結婚後,我被京圈大佬寵上天

半杯拿鐵不加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