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南軍司?”

在一旁聽聞的薛星,聽著嶽修說的名字後,不禁露出一絲好奇,忍不住問道:“和南軍司是什麼?這名字聽起來,不像是我炎朝駐地。”

嶽修面色凝重道:“對,和南軍司並非我炎朝駐地,而是西夏監軍司名,全稱卓囉和南監軍司,為西夏十二監軍司之一,駐地就是這黃河北喀羅川東卓囉城。”

江景辰畢竟對炎朝軍事不熟,聽到之後忍不住有些驚訝道:“十二監軍?看來這西夏還是很有實力的,居然有這麼多路兵馬。”

嶽修詳細解說道:“西夏初建,就設立了十二監軍司,分別駐紮在各處要道,這些監軍司既是部落兵性質的軍事組織,又兼有地方行政性質。這十二監軍司分部各職,其中北部駐紮有兩個監軍司,兵力約七萬,主要防禦東遼入侵;都城及南部有四個監軍司共十二萬人,主要駐守都城,進攻和防禦我炎朝;東南有四個監軍司約十萬人,也是為了抵禦和進攻我炎朝;西部有兩個監軍司約三萬兵力,主要防禦吐蕃等部落。”

石寧聽後,忍不住惱怒道:“這些西夏賊人果然狡猾,為了進攻和抵禦我們炎朝,居然佈置如此多的兵力。怪不得我炎朝與東遼交戰,一直處於被動,若非有這些西夏賊兵的干預,只要集合我炎朝所有兵力,豈會畏懼那東遼賊人。”

江景辰微皺眉頭道:“這麼說的話,西夏都城南部軍事四個監軍司共十二萬人,那每個監軍司就約有三萬人。”

徐青聽後有些吃驚道:“若是我們在追查這些賊人,與卓囉和南監軍司的人碰上,就是以百人對戰三萬敵軍了,這懸殊也太大了,豈不是送死。”

嶽修卻突然盯著地圖一陣遲疑,江景辰見狀連忙伸手對著眾人做出一個噓聲禁止的動作。

江景辰輕聲問道“”“嶽修,你是否有什麼主意?”

嶽修淡淡地說道:“若是普通軍士,嶽修自當不敢冒險。但我們這百人弟兄,可是驍勇軍,戰力以一敵多不在話下。更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在明,敵軍在暗。若是我們能殺敵軍一個出其不意,定能將其重創。”

石寧忍不住問道:“如果我們不能抵擋,這三萬敵軍全力來攻,我們又當如何?”

只見嶽修指著一處道:“開戰之前,我們可先告知金城關守軍大將,若是我們不能抵擋,可全力撤退。只要金城關大軍能夠支援,可無懼那三萬西夏之兵。”

徐青忍不住說道:“金城關的兵馬不過三五萬之多,若金城關守軍能夠出兵救援,最多也只能出兵一萬。而西夏南部就有兩個監軍司,總計六萬兵馬,如果另一處監軍司出兵來救,我們豈不是更加被動。”

嶽修嘴角一揚道:“西壽保泰軍司,駐紮柔狼山之北,距離此地可是百里之遙,等到他們趕到時,我軍戰事早已經結束。屆時他們見到,定然不敢冒然前行,只得退軍,完全可無懼。”

忽然,江景辰開口說道:“如果我們真的攻破卓囉和南軍司,西壽保泰軍司的人,絕對不敢輕舉妄動。”

徐青聽後忍不住一驚,本能地脫口道:“這是為何?”

江景辰幽幽地說道:“西夏地勢特殊,而且我們是出其不意,敵軍短時間內跟不可能知道我們的兵馬數量。一旦我們出奇不易,將其擊退的話,西壽保泰軍司的人定然緊張,生怕輕舉妄動一來會遭到我們的伏擊,二來還擔心我們會經由中衛山脈直達他們的王庭興慶府。所以,他們應該一邊加強駐軍,一邊扼守要道,以防止我軍突襲,等他們回過神來,我們也已經安全撤退。”

“原來如此,江學授真是好頭腦。”

“過獎了。”

看著遭遇計劃和撤退的方案已經確定,石寧對著江景辰開口道:“既然如此,那就有勞景辰兄弟先去拜訪一下金城關的守軍將士,以求關鍵時刻能做一下我們的支援。”

“好,我現在就去。”

江景辰帶著人馬一路前行,直抵金城關附近要地。

行至金城關附近,江景辰開口說道:“金城關是炎朝扼守西夏進犯要地,我們人多不易全部拋頭露面,還請石兄帶著弟兄們在旁邊山中等候,順便勘察一下週圍地形。我與嶽修、薛星還有燕姑娘去營中拜訪一下守城將軍。”

石寧不忘提醒說道:“好,景辰兄弟你可要注意。金城關守軍之將狄竣,乃炎朝從四品明威將軍,為人嚴謹,不太好說話,其軍中隊伍也是以軍紀嚴明為著,我只擔心你這次去會無功而返。”

江景辰點了點頭道:“好,多謝石兄提醒,不管成功與否,我都會努力試一下。若是能成,那我們此行事半功倍。若是不行,我們就另想他法。”

“嗯。”

雙方研定,石寧就帶著人前往周邊山道摸排,江景辰則帶著三人直奔金城關城門下。

“站住,來者何人!”

尚未抵達城門下,便見城門處一眾守衛嚴陣以待,城牆上的弓箭手,更是張工搭弦,只要稍有異常便立即開弓射箭。望著如此嚴謹的氣勢,江景辰和嶽修對視了一眼,不禁露出敬佩之色。

江景辰上前一步,衝著值守副將拱手道:“在下鳳鳴府路學授江景辰,今日有重要之事,想要拜訪金城關守軍大將狄將軍。”

說著,江景辰從懷中掏出,證明自己身份的令牌。

對方接過之後看了看,然後又將目光望向江景辰身後三人。

江景辰連忙說道:“這位是秦州廂軍都頭嶽修,另外兩位是我的家眷,與我一起結伴而行。”

副將見狀,說道:“你們在這裡等著,容我進去通稟一聲。”

“有勞了。”

城府內。

守城副將,帶著江景辰的令牌前來稟報:“報將軍,城外面來了三男一女四人,其中為首那人,自稱是鳳鳴府路學授,另有一個是秦州廂軍都頭,說是想要前來拜見將軍。”

狄竣微皺眉頭道:“鳳鳴府路學授?一個授教學術之人,跑到這裡來見本將軍是何意?”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歷史盤點:始皇怒罵胡亥

紫陌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