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過去,眾人都好好休息了一下。

第二天一早,西夏發生這麼嚴重的事,立即在整個朝堂之上傳開了,甚至就連整個西夏也都知道了這件事。

仁多保忠死亡的訊息,瞬間讓朝中不少舊臣震驚。正當所有人都為安置仁多保忠舊部而爭議時,朝中大將張普已經派人前來稟報,說是已經順利安撫了仁多保忠舊部,並將其兵馬完成新編,並呈上新編的記錄。

李天元看後十分高興,當眾稱讚張普有頭腦。這讓群臣目瞪口呆。沒有想到,仁多保忠剛死,陛下就及時出手,安撫了其舊部,以及大將張普,更是將仁多保忠舊部收編。

其實,張普的辦法很簡單。予以分化的方式,先讓仁多保忠的舊部化解為三個部分。首選一部分英勇作戰的老兵,換個頭銜成為西夏猛虎軍,派往前方抵禦東遼大軍。

這些軍士都是仁多保忠的親軍,平時經歷戰事多起,作戰可以說十分勇武,一個個脾氣也高傲。每個人都有一種貪婪的慾望,而在古時候軍中,貪婪就意味著好戰,只有經歷戰事,才能有更多軍餉和軍銜功績。

在降服這些人時,張普也說過。如今東遼大軍來襲,若是哪一軍能上戰場獲得大聲,取得軍功,就可以獲得朝廷賞賜,功勞越大就能獲得陛下親封。

尤其是,對戰東遼之戰,自己要在舊部中挑選三人,封為將領。

軍士選拔晉升為將,不管將領官職高低,但這絕對是揚名立萬,一飛沖天的大好機會。故而,仁多保忠的舊部親軍,主動請纓調派前往參戰。

只是這些人不知道,一場戰事下來,就算有勝算,那會有不少損傷。一旦這些人戰死,或者是極具減少,就會化解自身危機。同時還能保留張普自己原本人馬,可以說是一箭雙鵰的大好辦法。

其次,張普將其中一部分軍士,調派出來充當皇城守衛軍,言下之意是這些人勞苦功高,平時比較辛苦了。如今年限已久,可以選一部分人回家參軍,投入城防力量。這些人聽了張普的話,一個個是感激涕零,不光是能回家,還能避免戰事,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那些守衛軍,張普則收編入自己軍部,換個語句來說,就是給這些人一個機會,加入軍營立戰功封勳封爵。

還有少數參差不齊的軍士,被張普派遣到其他將領軍營中,說是給他們一個機會,其實就是消化這些人集中一起的力量。如此一來,張普最先充實了自己的軍力,然後又獲得了攻打東遼先鋒大軍的實力,也順利消化了仁多保忠的兵馬舊部。

當著群臣的面,李天元立即親封道:“不愧是我朝副將,大將張普這次化解危機,安撫仁多保忠舊部有功。正所謂一國一日不可無主,一軍之中一日不可為大將,今朕就特封張普為我朝大將軍。”

事後,李天元也如約所言,封仁多保忠舊部羅真,為鎮武將軍,官至下四品。此等官至位列正中位置,可以說讓羅真感激不已,當即表示全心全意效忠天子,好好協同新任大將軍張普,一起聯手抵禦東遼。

隨後,李天元召見公主和駙馬進宮,尤其是在知道兩人受傷後,又特意帶來御醫給兩人進行檢查診療,確保兩人沒有大礙。

解決了西夏一大隱患之後,這讓李天元心情極好,若不是礙於有其他人在場,只怕李天元都想上前,直接拉著江景辰好好地細說細說當時所發生的事情。

李天元位於龍椅之座,遙看臺下二人問道:“聽聞公主和駙馬,先前遭遇了東遼賊人行刺,並且都有受傷,如今你二人可好。”

李阿察連忙衝著李天元施禮拜道:“回父皇,我的傷勢只不過是一記箭傷,在有醫者治療後,已經沒有大礙了。這一次多虧了有駙馬護我,在大將軍趕來之前,拼死將我保護身後,獨自一人奮力與東遼敵寇交手對戰。不然的話,只怕是父皇再也見不到我了。”

經過這次西夏之行,以及解決仁多保忠的事情後,李阿察內心裡對江景辰的感覺完全產生了變化。如今大將軍的事情已經解決完畢,要不了多久,自己就要和江景辰一同返回炎朝,以後和江景辰就此在炎朝生活下去。所以為了自己未來的幸福生活,自己有必要好好抬舉江景辰。

果然,李天元在聽了自己女兒的話後,頓時龍顏大悅,再次對著江景辰說道:“不愧是我西夏駙馬,居然如此勇武,面對東遼賊寇的刺殺,居然奮不顧身保護公主左右。說吧,江景辰,你想要什麼獎賞,朕一定答應你。”

江景辰聽後微微一愣,心中暗想自己之前已經與西夏皇帝,因為刺殺仁多保忠一事有過交易。如今這件事已經結束,為何對方還要給與自己獎賞。

不過,糾結之時,江景辰故作一臉客氣地衝李天元拱手拜道:“陛下客氣,之前江景辰初來西夏,陛下已經給與許多獎勵了。何況公主與我結為夫妻,公主有事我身為夫君,理應站出來保護她的安全,這是江某自身的本分和本職,所以討不得獎賞。”

見江景辰如此客氣,而且一點都不像是裝模作樣,李天元顯得非常開心,當即大笑道:“哈哈,駙馬真是客氣。天子金口一開,豈有收回的道理?既然你不好意思說,那朕就自行送你一物。”

“陛下——”

李阿察見狀,連忙開口提醒說道:“我是父皇愛女,你這次救了我,陛下十分欣慰,不光感激你救我有功,還對你勇武的能力趕到欣慰。在我西夏,不管是男子還是女子,最尊崇的就是勇武者,所以父皇贈你,那是對你的肯定,你無須再推辭。”

聽了李阿察的話,才算是徹底打消江景辰的顧慮,江景辰當即衝李天元拱手一拜道:“那江景辰多謝陛下厚愛。”

“哈哈,來人,把朕的玉龍神駒牽來。”

李天元當即心中歡喜,大手一揮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有一首詩

天天天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