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異族太瞭解了,二十多年的北地生活,祖父自小的培養以及諄諄善誘……

你曾經陪你的祖父查探過北方的名山大川,各地險隘……

你曾經兩次以科舉為名進入異族內部探查……

他們的排兵佈置,他們的文化,乃至是他們練兵的方式,全都在你的腦海中……

那一刻,你將這些東西全部調了出來,並且寫成了一本策論,你在奏疏上提的十條策論,策策精彩,每一策都是你這些年來分析的結晶,每一策都針對異族的情況作出從容應對……即便後世之人讀之,依舊讚不絕口,認為這是應對異族最好的策略……

然而,就是這麼一篇名傳千古的策論,一向主和的皇帝卻連看都不看一眼!

無奈之下,你只好再次向丞相上書了你的議書,在議書中,你再次詳陳了你的抗賊方略……

你希望以此喚起朝廷上下抗賊的熱情,並告訴他們,異族並非戰無不勝……

你依舊想戰,哪怕你只是當陣前的一個無名小卒!

你也想為這個國家拋頭顱,撒熱血……

而不是看著他們就這樣偏安下去……

然而,在偏安成風的大環境之下,你的滿腔熱忱並未引起統治階層的任何重視,不僅如此,你經過了無數日夜,數十年深思熟慮的恢復大計更是如同石沉大海一般,陷入了無限制的滯停當中!

那一刻。

你終於陷入了極度的悲憤和苦悶當中!

那一刻。

你只是孤獨的抱著你的寶劍,孤獨的遙望著北方!

你答應過祖父,你一定要打回那裡,接北方的遺民回家!

你不知道!

你還能不能等到!

………

這一刻!

歷史風湧!

震動!

“這尼瑪!這個朝代之所以打不上去是皇帝的原因啊!”

“我就說,我們堂堂漢人,怎麼可能會那麼弱小!”

“就是,這狗皇帝也太噁心了吧,有這樣的人才不用, 留著發黴呢! ”

“MD,看著就氣! 心態崩了,我特麼從北方好不容易跑回來是給你做文官的嗎?我是來做武將的!”

“實際上也不能怪統治者,只能說當時那些主和派太多了!”

“6!所以你也是偏安嗎?”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這特麼都退到長江一帶了,還不思進取?還偏安?”

“這特麼的比起三國當中的東吳還不如啊,至少東吳還知道進取!”

“進取,然後敗於合肥了!”

“6!”

“……”

一刻的天穹之上。

盡是對此人的同情,同時也是對這個時代統治者偏安的無情嘲諷!

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這個歷史算是怎麼回事了!

為什麼此人文武全才,在這片歷史當中卻還是意難平了!

原來!

是攤上這樣無能的兩代君王啊!

………

大漢!

漢武帝看著這一幕,不由得氣惱無比!

“就這小小的版圖,也配叫一個‘大’麼?”

“真是我華夏的恥辱啊,蜀漢如此偏安, 尚知進取,諸葛亮五伐中原,姜維十一次北伐,可這個國家!”

“真是丟我華夏的臉啊!”

“……”

………

大唐。

李世民看著這一幕,臉色同樣難看。

他看見了什麼。

他看見了一個在他之後的時代,被異族如此欺凌。

一個幾千萬乃至上億的民族,居然被一個幾百萬人口的民族所統治。

不僅如此,還需要年年向這個王朝上歲幣,貢品……

這個國家統治階級的臉呢?

他們是怎麼好意思活著的!

“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朕本以為,有朕之大唐之後,後世的中原王朝自該個個如龍,成為各民族的領袖,可沒想到!”

“丟人!實在太丟人了!”

這一刻,李世民怒不可遏,就連手中的奏書都第一時間扔了出去了!

一旁,魏徵臉色嚇了一跳!

他總感覺,李世民是在藉故發飆………

之前盤點的時刻,李世民可是說了,這可能是一個比大唐還要強盛的時代……

可現在……

一旁,李靖同樣搖了搖頭……

他是經歷了兩個朝代的人,無論是隋朝還是唐朝,在對異族的進攻姿態都是極強的。

隋朝的君主被稱為聖人可汗,讓四夷臣服……而到了唐朝,自攻滅突厥之後,太宗皇帝李世民更是被各民族稱之為天可汗,意為各方民族的共同首領!

而即便如此,大唐從未就此自滿,管理著各少數民族的同時,這些年來,決戰中亞,甚至還一直保持著對外擴張的態勢……

可是後世呢?

居然被異族欺凌至此!

這一切?

究竟是誰的原因。

後世。

武力不行了嗎?

後世的好男兒!

不熱血,不愛國了嗎?

………

大宋。

趙匡胤,趙光義這一刻也都傻眼了。

這是?

他們的國家!

他們!

所建立的。

大宋?

怎麼和他們想象的不一樣。

尤其是趙光義。

這一刻摸著小腦袋瓜子,死活也想不通!

“不應該啊,按理來說我們可是吸收了唐朝滅亡的教訓啊,唐朝藩鎮制度導致唐朝盛及而衰,於是我們一朝,崇文抑武,為的就是不再讓唐朝的悲劇重蹈覆轍,怎麼會變成這樣,後世子孫,沒收回燕雲十六州也就罷了,怎麼連長江以北也守不住……”

這一刻,他明顯的看見,就連此刻的都城汴梁,都已經淪為了異族的領土了。

然而……

這群南宋的皇帝們,依舊在沉迷享樂,依舊在與異族媾和……

這一切,只為了延續自己的一朝一夕……

這就是大哥的後代嗎?

不行!

這一刻的趙光義產生了一種想法,為了大宋的未來,他一定要謀朝篡位……

卻不知,另外一邊的趙匡胤也是如此想的,他內心早有了傳皇位給趙光義的打算,可此刻,看見後世的帝王如此,他改變了這個想法,一定不能傳給趙光義!

畫面當中的這個孩子,明顯不止是個例……只是這個時代愛國武將的縮影……

這一刻,在說明此人的意難平之時,又何嘗不是在說明宋朝的恥辱……

這一刻,想到他們的歷史被公諸萬朝,為萬朝的人所觀看,恥笑,他們就不由得臉色通紅。

尤其在不久之前,他們更是說出了,大宋要遠邁漢唐這樣的大話, 他們更是感覺羞愧萬分,無地自容……

“問題出在哪裡,難道真的是因為我的崇文抑武嗎?”

這一刻,以唐太宗李世民為榜樣的趙光義深深的自我懷疑……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不裝了,你爺爺我是朱元璋

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