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四年元正,一年一度的大朝儀。

自從嘉靖元年的大朝儀事件之後,群臣都明白了一個道理:元正大朝儀,聖天子必有大動作!

而今年之目的,莫過於北伐蒙元!

聖天子早就有心出兵蒙元,這是傻子都清楚之事。

甚至月餘之前還出現了“聖天子想要御駕出征、被朝臣拼死阻攔”的傳聞,由此可見當今陛下對於北元蠻夷可是痛恨異常!

他們本能地感覺到,今日之大朝儀,註定不會平靜,甚至將會決定大明帝國未來的走向!

兵部尚書王瓊、吏部尚書席書、戶部尚書顧鼎臣、禮部尚書羅欽順、刑部尚書張子麟、工部尚書賈詠、教育部侍郎湛若水與呂柟、通政使夏言、都察院都御史王守仁、大理寺卿張孚敬、五軍都督府五位總督等朝堂重臣皆凝神靜氣,望著龍椅上的那位聖天子。

透過朱厚整整三載的努力,如今朝堂之上已經並非如先前那般充斥著滿嘴仁義道德的清流,而是多出了一大批好戰分子!

這些對待外邦蠻夷傾向於強硬政策,且基於現實評估的朝臣,俗稱為“鷹派”,而其中的代表人物莫過於五位總督,及剛剛因軍功封爵的傅玉龍等人。

在權力與財富的激勵下,這些武將勳戚心中的血性與好戰之心已經被完全喚醒,他們巴不得陛下馬上發動針對北元蠻夷的大戰,這樣才有機會攫取軍功!

而諸如羅欽順、席書、顧鼎臣等重臣,則因妄動兵戈有傷天和、窮兵必將黷武等種種原因,成為了堅決反戰的清流,俗稱為“鴿派”。

鴿派中人,往往以無為之治、大事化小為原則,他們的處事根基在於不影響統治,不影響民生。

但很遺憾的是,龍椅上的這位聖天子就是一個標準的不能再標準的鷹派人物。

按制走完流程之後,朱厚不緊不慢地敲著龍案,淡然開口道:“朕聞東勝衛地處黃河西來,折而南流之處,北倚陰山,南臨黃河晉陝狹谷,西與鄂爾多斯隔河相望,是出入河套東北角的要衝地段。”

“東勝衛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起著連線山西諸衛與寧夏諸衛,控扼河套的重要作用,朕欲重置東勝衛,眾位愛卿覺得如何?”

果然!

羅欽順等鴿派朝臣心中一凜,面色凝重無比。

自土木堡大變之後,朝廷便因此把東勝左衛以及明長城以北諸衛,全部內遷邊內而廢棄,東勝衛至此廢除不用。

而今聖天子突然出言想要重置東勝衛,其用意不言而喻!

因東勝衛,可扼制河套!

此言一出,群臣騷動。

楊一清身著蟒服,出列奏道:“今河套即周朔方,漢定襄,赫連勃勃統萬城也。”

“唐張仁願築三受降城,置烽喉千八百所,突厥不敢逾山牧馬!”

“古之舉大事者,未嘗不勞於先,逸於後!”

“夫受降據三面險,當千里之蔽。”

“國初舍受降而衛東勝,已失一面之險。其後又輟東勝以就延綏,則以一面而遮千餘里之衝,遂使河套沃壤棄為寇巢穴!”

楊一清話中之“山”,便是赫赫有名的陰山!

陰山以南便是河套,陰山以北則為遊牧各部的世界!

自兩漢開始,漠南河套一帶早在兩千年前便有匈奴王庭駐紮。

地肥水美的河套,一直都是“可耕可牧”。

河套地區既能得到黃河水滋潤,又有陰山阻隔中蒙邊界大戈壁的風沙與北方寒流,還可以做為向南劫掠的絕佳基地的河套,因此一直是漠北勢力眼中的核心要地!

任何在河套耕種的農夫,都要做好陰山鳴鏑,面對來去如風之蒙元遊牧鐵騎的準備。

但楊一清指出“古之舉大事者,未嘗不勞於先,逸於後”,便是他支援朝廷“復套”的根本原因!

即便河套地區直接與蒙元部落接壤,但這是一項惠及子孫後世的大業!

“陛下,如今國庫空虛,實在不宜妄動兵戈啊!”

顧鼎臣徑直以“國庫空虛”為名,出列反對道。

國庫是否空虛,他與聖天子皆一清二楚。

但此刻正值革新賦稅制度,推行“一條鞭法”的關鍵時刻,顧鼎臣身為戶部尚書,自然將全部精力悉數放在了此事之上,他不願橫生枝節。

打勝了萬事大吉,歡喜鼓舞!

但倘若是敗了呢?

只怕國內一片欣欣向榮的大好形勢頃刻間便會土崩瓦解,而他全部的心血與努力都會付諸東流。

因此顧鼎臣對於兵伐北元一事堅決反對,即便要出兵,也不應該是現在!

朱厚聞言膩歪不已,國庫有沒有錢他這位聖天子難道還不知曉?

東華銀行裡面可是儲存著數以萬計的黃金白銀,加之從安南國內不斷攫取的財富,朱厚還真不怕此戰難以為繼!

“錢糧之事無需多慮,朕自有辦法解決。”

聖天子之言令顧鼎臣嘆息一聲,遂不再出言。

而臉色變得難看至極者,還有羅欽順等臣,聖天子的意圖已經相當明顯:他要復套!

重置東勝衛不過是第一步,恢復大明在河套地區的統治才是最為根本目的!

得到了聖天子的支援,楊一清抑揚頓挫地出言道:“自仁宣二宗全面收縮戰略防線以來,蒙古各部開始南遷,如兀良哈三衛!”

“三衛的南下始於明宣德五年間,正統初年已住牧於薊遼邊外的瀟河、老哈河一帶,並活躍於整個漠南地區!”

“這群反骨仔還時常蒙元各部入侵北境,殺掠無數!”

“自大寧前抵喜峰口,近宣府,曰朵顏;自錦州、義州歷廣寧衛至遼河,曰泰寧;自黃泥窪逾瀋陽、鐵嶺至開原,曰福餘!”

“朝廷的漠視造成東起開原,西近宣府的長城邊外,均屬兀良哈地區!”

群臣聞言一片譁然,他們根本未曾料想到曾經被大明打到率部臣服的朵顏三衛,如今竟已擴張到了這種地步!

明初歸降不久,便又叛逃復歸北元。

永樂北伐之時又復降,尋不久又叛!

這樣的二五仔實在是天生反骨,令人厭棄!

朱厚冷哼一聲,高喝道:“昔兀良哈之眾數為韃靼抄掠,不能安處,乃相率歸附,誓守臣節,我太祖高皇帝矜厥困窮,設福餘、朵顏、泰寧三衛,授其官職,律各領其眾,臣屬既久,後竟叛去。”

“及太宗即位,復遣使來朝,聯略其過,加意撫綏,數年以來生聚蕃息,朝廷於爾可為厚矣。”

“比者爾為本雅失裡所脅,掠我邊卒,又遣苦列兒給雲馬市,實行窺伺。”

“狡詐如此,罪奚可容!”

“朵顏三衛,朕必除之,夷其巢穴!”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沒有內丹的我,用石頭修仙

木樹之下

小狼女和她的霸總姐姐

百哲

一夢三千年,養劍五千載

初無悔

鹿臺都著火了,你說大商還有救?

燚燚必火

曉頌的新書

曉頌

人間既富貴

Aoker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