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蔣太后訓誡陳皇后起,二人之間的關係便逐漸微妙了起來。

除卻需要符合禮法出面的場合外,陳皇后識趣地避開來了兩宮太后,省的給自己找不痛快。

她心中清楚,之所以與兩宮太后產生隔閡,是因為自己的肚子始終不爭氣!

只要自己懷孕產子,那這所謂的“隔閡”頃刻間便會煙消雲散,自己的位置將會穩固無比!

但現實總是如此殘酷,無論朱厚與陳氏二人多麼努力,陳氏的肚子也始終沒有半點動靜,以至於宮內的流言蜚語甚囂塵上。

為了不讓陳氏受到過多的壓力,朱厚也不得不抽空開始臨幸其他妃嬪,以堵住眾人的悠悠之口!

而因為壽安皇太后,即朱厚的皇祖母邵貴妃病逝,造成替皇三姐朱淑媛擇偶一事也就不得不停滯了下來,不過更加符合朱厚的意圖。

轉眼便來到了十一月,格外的寒冷。

嚴冬,謂之閉藏,是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令。

而秋主肅殺,冬主閉藏,當藏盡一切殺伐之氣。

但朱厚卻不這麼認為,北境的將士也不這麼認為。

無糧可食的蒙元部落總會想到南方的這方膏腴之地,時不時入侵劫掠一番。

而如今新軍已成,輪調戍邊明年便會開始。

但訓練終歸是訓練,即便再嚴苛,也無法比擬真刀實劍的血腥戰場。

朱厚擔心輪調戍邊的新兵蛋子會不會臨陣怯場,那可就壞了菜了!

所以同數位朝堂重臣及五軍都督府總督商議過後,朱厚決定舉行一場盛大的軍演!

此次軍演必將花費一筆巨資,但在這個特殊時期卻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其一,自然是為了提高部隊的實戰能力,避免出現臨上戰場畏戰怯戰的情況出現。

其二,為了顯示大明帝國如今的軍事力量及軍事素質!

在特殊時期進行軍事演習,可以達到威懾鄰國的目的。

而因土木堡之變,朝廷對待蒙元的態度轉攻為守,加之瓦剌太師也先率瓦剌鐵騎包圍了京師足足數月,以至於大明帝國身為“天朝上國”的威信一朝盡喪!

朝鮮、安南等國此後表面上雖不敢不尊大明帝國,但是卻對朝廷的命令陽奉陰違,對待大明的使者也是頗有輕視怠慢!

朱厚心中清楚,想要徹底脫離眼前的困境,只有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才可,而且必須是擊敗蒙元蠻夷的大勝!

拳頭大,才有資格說話!

但如今東華銀行方才起步,新軍雖然訓練有素但終究是未上過戰場的新兵蛋子,加之國庫幾近空虛,的確不應在此刻出兵作戰。

北伐蒙元,需要時間積累資本!

所以目前唯一能做的便是舉行一場軍演,提升將士實際作戰能力的同時,亦可威懾藩屬小國,讓其重拾忌憚敬畏之心。

否則北伐蒙元大戰既起,各國趁虛而入,那可真會導致大明帝國大廈將傾!

軍演自然不能沒有觀眾,而觀眾自然就是諸藩屬國。

時至今日,大明的藩屬國從表面上而言有朝鮮、琉球、安南、蘇祿、拉達克、哲孟雄、不丹等小國。

藩屬國最主要的特徵便是名義上保有一定主權,實際上在內政、外交和經濟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從屬並受制於他國的國家。

最典型的藩屬國形式為附庸國或半殖民地。

但自古華夏乃是禮儀之邦,講究仁義道德,對待諸藩屬國皆採取“懷柔政策”,很少干預其內政,卻無償為其提供保護。

如萬曆三大徵,便是日本瘋狂進攻朝鮮之時,朝鮮皇帝向大明求援,本著庇護藩屬國的立場,萬曆皇帝及朝堂重臣決定出兵支援。

雖然此戰勝利打出了天朝上國的威嚴,卻一舉打空了張居正改革後充盈的國庫,從某種意義上加快了大明帝國的衰亡。

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朱厚自然不會幹。

隨即便以蔣太后壽誕即將到來的名義下了一封聖旨,要求諸藩屬國派使臣進貢。

基於大明朝廷先前“厚往薄來”的朝貢體系,朱厚相信這些藩屬小國不會錯過這個白撿便宜的大好機會!

但如若他們真的敢蔑視大明聖旨,選擇不予理會,那朱厚便有合理的藉口咬著牙好好收拾他一頓,趁機練練新軍!

兵出無名,事故不成!

想要發動戰爭,也是需要合理的藉口!

當然,北伐蒙元定然不需要。

但朝鮮等藩屬小國定期給大明上貢,即便朱厚有心收拾他們,也得想方設法想出一個合理的藉口。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朱厚更希望這些小國選擇視而不見,正好可以作為他大舉入侵的合理藉口。

要麼不打,要麼打疼!

缺錢,便發動戰爭!

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戰便可以讓朝廷賺的盆滿缽滿!

但可惜的是,朝鮮等國並沒有給朱厚這樣的機會。

收到訊息的諸藩屬國無比欣喜若狂,迅速回信後便開始準備起了朝貢使節團及貢品。

貢品不在於多,而在於稀奇。

何況每一次前去朝貢後,帶回來的珍寶足夠抵得上國家一兩年的收入,這樣白撿錢的好事哪個傻子會拒絕?

在諸藩屬國眼中,大明那位聖天子定然是一個愛好名聲之人,所以選擇即位不過兩三年就大肆開啟朝貢之舉。

這也能理解,年輕人誰不好名?

尤其是對於皇帝而言!

“萬邦來朝”可是足以令每一個帝王名留青史的最高讚譽!

當然因此次軍演欣喜若狂之人,除了諸藩屬國外,還有五軍都督府的總督及十三集團軍的軍長。

山西太原,後軍都督府。

得知訊息的張侖喜出望外,急忙召集李承勳、陳九疇議事。

雖然這倆老頭兒對自己管束有加,但張侖不得不承認他們還是有兩把刷子,若不是有他們兩位明習戰事的老將在,遼東與山西兩支集團軍革新重組一事都會夠令自己愁白了頭!

李承勳已經四十有九,兩鬢已經斑白,但精神矍鑠的他天生便是一張國字臉,自帶一股威嚴,令人不由望而生畏。

“先生,我遼東鐵騎訓練的如何?此次軍演可否帶兵出征?”

遼東鐵騎乃是張侖傾盡後軍都督府之力打造而出的一支騎兵團,裝備精良,戰力強悍。

遼東百姓本就民風剽悍,悍勇之士不勝列舉,皆是弓馬嫻熟之輩。

加之還有女真部落遊蕩,遼東百姓平日裡更是戰時為兵,息時為兵,始終保持著極高的戰力。

在高額軍餉及優渥待遇的誘惑下,悍勇猛士問訊盡皆紛紛而來,因此得以組建成了這支戰力無雙的勁旅。

李承勳笑呵呵地答道:“多虧陛下的大力支援,布面鐵甲、三眼神銃等裝備優先配備,我遼東鐵騎如今可稱為無雙戰騎!”

“好!徐光祚和沐紹勳這兩個王八蛋,就是因為陛下優先提供精良裝備給我軍,早就心懷不忿了,此次定要將他們打服!”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寶寶的最好選擇

向陽而生的嵐亓兒

在末世,我成為喪屍們的王

陸子樣

輕暖時光

南谷九溪

你說的,都對

打工人機

和離後,我成了皇帝的心尖上的人

森林裡的迷鹿

玉牙

蔽日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