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遷與楊廷和終究還是致仕歸鄉了,終究還是遠離了這方朝堂!

即便朱厚苦苦哀求,抓住他們的衣袖不放,也阻止不了他們的去意!

德高望重、素有賢名的他們清楚,自己會成為聖天子君臨天下的阻礙!

所以他們態度堅決地請辭致仕了!

朱厚沒想到,最終下定決心斬斷糾纏之人,不是他這位聖天子,而是這兩位政績斐然的賢相!

但事已至此,即便朱厚再心有不捨,也不得不按流程同意了這兩位賢相的請辭。

朱厚隨即下達的三封詔命,令文臣集團盡皆驚懼恐慌!

不過有人恐慌,有人卻在心中打起了小算盤!

“今有賢相楊廷和,掌佐天子,匡補時弊,一心為公,然舊病復發,準其致仕歸鄉,賜白銀五萬兩、蟒服一件,加太保,授特進光祿大夫、右柱國!”

“今有賢相謝遷,掌佐天子,調理陰陽,經邦弘化,然年事已高,故準其致仕歸鄉,賜白銀五萬兩、蟒服一件、金書鐵券一副,加太傅,授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

“詔蔣冕暫代內閣首輔一職,明日早朝議定首輔及禮部尚書!”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

“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這三封詔命一道比一道令人心驚膽顫!

禮部尚書楊廷和,這位扶大廈於將傾的“擎天之臣”,竟然就這樣選擇致仕歸鄉,退出朝堂!

那可是楊廷和楊大牛啊!

歷仕四朝,兩朝首輔,正德帝師,擎天之臣!

這其中任何一個評價放於他人身上,都會感到受寵若驚,驕傲自豪!

但他楊廷和集功績與榮譽於一生!

正德年間浮雲蔽日,時局動盪,若不是有楊廷和為忠正賢良提供一片庇護之地,大明帝國可真就要衰亡了啊!

所以這些榮譽是他楊廷和該得的,無數人對他的敬仰信重也是他該得的!

但在新帝即位後的第一年,嘉靖元年,楊廷和選擇急流勇退,默不作聲地退出朝堂!

且不說他的致仕將會給文臣集團造成多大的打擊,就論他致仕後空出來的這個禮部尚書之位,就會引起朝堂之上各方勢力的激烈爭搶!

那可是禮部尚書,大九卿,執掌大權的正二品大員!

沒有誰會不心動,眼睜睜地看著他落入對頭之手!

何況做聖天子的禮部尚書意義更是非同凡響!

滿朝文武都知道聖天子一心下想要給自己的生父興獻帝與生母蔣太后上尊號,一心想要將他們扶正!

禮法之爭始終未曾結束,一直便存在於文臣集團與聖天子之間!

而禮部尚書正處於這個爭鬥漩渦的中心!

因為禮部的本職工作便是幹這個!

如若天子近臣們搶到了這個禮部尚書的位置,那聖天子如何給生父生母上尊號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

同樣的道理,如若三大賢王搶到了這個位置,他們在聖天子心中的分量就會更重,宗室子弟入朝為官的機會便會更大!

而這個位置原本屬於文臣集團,是他們領袖人物之位,可以說是他們文臣集團的必爭之地!

如若禮部尚書之人都不向著他們文臣集團,那還和聖天子爭什麼禮法,直接投降了吧!

所以這個禮部尚書之位文臣集團勢在必得!

如今朝堂之上對於這個位置不感興趣地可能也就是武將勳戚一系了!

如若聖天子讓他們去幹禮部的活兒,還不如一刀砍了他們來得痛快!

第一封詔命已經引起了朝堂之上各方勢力的蠢蠢欲動,暗中觀察。

那朱厚的第二封詔命則是震翻了滿朝文武,引起了朝野恐慌!

內閣首輔謝遷,致仕歸鄉!

這位被起用入閣僅僅大半載的賢相,竟然會致仕歸鄉!

說出去誰信啊!

滿朝文武更願意相信這是聖天子想要對文臣集團動手的訊號!

那可是他親自下詔起用的天下賢相啊!

就這樣因為一個不明不白的理由致仕歸鄉了?

什麼“年事已高”!

知道人年事已高當初為何要起用人家?

聖天子的這個藉口未免也蹩腳了!

如若說禮部尚書之位已經引起了各方勢力的暗中爭鬥,那內閣首輔之位可就是令滿朝文武都紅了眼睛!

不為其他,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輔!

就連徐光祚心裡面都萌生了不該有的想法!

聖天子對文臣集團不滿已經昭然若揭,蔣冕與毛紀自然不可能接任首輔,費宏還在家中無限期停職,夏言才剛剛入閣,所以這個首輔之位誰能勝任?

內閣首輔之位必須由一位德高望重的經年老臣出任,這樣一篩選排除,大家都驚訝地發現:好像已經沒人了啊!

既然無人滿足先前首輔的條件,那就只能矮個子裡拔將軍!

既然如此,那他徐光祚為何不能出任?

既然如此,那他顧鼎臣為何不能出任?

如若說徐光祚萌生的只是一個不切實際的想法,那吏部尚書顧鼎臣現在已經做著接任首輔的美夢了!

內閣之中無人,便只能從大九卿之中挑選!

而他顧鼎臣乃是天子近臣,陛下想要控制住內閣,自然會派自己的近臣入閣拜相!

如今內閣已有一位夏閣老,如若他顧鼎臣接任首輔,那他們於內閣之中已經有了明顯的優勢!

到時內閣便不會制約聖天子,而是成為聖天子的助手,替他管理文武百官!

試問這樣的誘惑聖天子能抵擋地住嗎?

誰不知道聖天子早就想擺脫掣肘了!

所以這個新任內閣首輔必定會是天子近臣!

而天子近臣之中就只有他顧鼎臣最合適!

為什麼不是席書?

因為他是王學門徒,他是平亂侯的親傳弟子!

能夠做到吏部尚書的位置上,顧鼎臣自然有他的手段,將席書此人的底細摸了個透透的!

顧鼎臣心中明白,他都能查出來,那位聖天子豈會不知道?

所以席書非但沒有接任首輔之位的可能,甚至不久之後他將會大難臨頭!

因為,王學門徒在朝堂之上的勢力已經太大了啊!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沒有內丹的我,用石頭修仙

木樹之下

小狼女和她的霸總姐姐

百哲

一夢三千年,養劍五千載

初無悔

鹿臺都著火了,你說大商還有救?

燚燚必火

曉頌的新書

曉頌

人間既富貴

Aoker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