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萼和方獻夫?

桂萼此人張孚敬聞所未聞,不過聽聞皇上所言,張孚敬對於此人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

至少他敢於均平賦役,屢忤官吏,抑制豪強,比起只知滿嘴仁義道德的朝臣不知好到哪兒去了!

對於聖天子的識人目光,張孚敬還是相當信任的,也許這個桂萼真能成為他的有力幫手!

而方獻夫則是如雷貫耳了。

無他,方獻夫是王學門徒,平亂侯的至交好友,甚至方獻夫見到平亂侯更是持弟子之禮!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方獻夫是庶吉士!

何為“庶吉士”?

由透過科舉考試中進士者,擇其中最有潛質者擔任,為皇帝近臣,負責起草詔書,有為皇帝講解經籍等責!

明英宗以後慣例,科舉進士一甲者授予翰林院修撰、編修。

另外從二甲、三甲中,選擇年輕而才華出眾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稱為“選館”。

英宗後有慣例: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

故此庶吉士號稱“儲相”!

能成為庶吉士者都有極大的機會能夠平步青雲!

但方獻夫的仕途並非一帆風順,或者說受到了打壓!

因為他是王學門徒!

因為他是平亂侯王守仁的親傳弟子!

所以他在正德一朝被楊廷和等人極盡打壓,這位二十歲便入選為庶吉士的大才平白蹉跎了十六載的時光!

這位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大才子被楊廷和等牛人打壓得心灰意冷,屢次告病歸西樵,流連於山水之間。

但他的心真的如此淡然嗎?

不過是自我安慰罷了!

即便連朱知烊這樣的人心中的那顆想要一展抱負的雄心都未曾冷卻,何況是這位天聰勝人的絕世妖孽!

直到聖天子即位稱帝,直到聖天子因禮法之爭不斷打壓文臣集團,不斷奪取他們掌控的權力,這讓方獻夫看到了一絲曙光!

方獻夫於是回到了朝堂,回到了這個令他心心念唸的地方!

如今他的苦苦等待終於有了迴音!

聖天子注意到了他!

聖天子明瞭一切!

並且將他派為自己的副手,為其增添資歷與功績!

方獻夫這位庶吉士終於迎來了他的青雲直上之時!

對於王學門徒,張孚敬一向極有好感。

與只知空談仁義道德,卻不為百姓做實事的尸位素餐之輩不同!

王學門徒秉承著“知行合一”的心學教義,始終奔走於民間,切實身體力行,實踐真知!

連已經是庶吉士的方獻夫都不敢與平亂侯平輩相交,堅定地持弟子之禮!

並且即便受到滿朝文武的打壓,也絲毫不曾動搖!

這便是陽明心學的魅力,這便是平亂侯的魅力!

張孚敬現在只覺得血脈賁張,渾身充滿了信心與幹勁!

因為聖天子給自己選的這兩位幫手簡直太完美了!

一位敢於對權貴豪強亮劍的桂萼!

一位實踐出真知的絕世妖孽方獻夫!

再加上自己這位“九指御史”,他們敢於向任何權貴豪強亮劍!

而且有了方獻夫的加入,他身後的平亂侯定然不會坐視,相當於得到了整個王學門徒的幫助,有了這批敢說敢做的年輕士子支援,沒有豪強敢於違背聖天子的意志!

他們必將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看著眼前激動興奮的張孚敬,朱厚有些好笑地調侃道:“如何?朕的眼光可還行?”

張孚敬不要麵皮地回答道:“臣一直相信皇上的眼光!”

“你這奸滑的老東西!”

君臣二人暢快地商議了一番後,朱厚突然裝作漫不經心地出言詢問道:“茂恭,你覺得平亂侯的弟子如何?”

平亂侯自然是王陽明,他的弟子自然是王學門徒!

沉浸在喜悅中的張孚敬未曾多想,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平亂侯的弟子自然無虛名之士,更為重要的是他們敢做!”

“與如今充斥著朝野的尸位素餐之輩不同,他們既會說,也敢做!”

“並非紙上談兵、滿口空談之輩!”

朱厚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面色卻是凝重了起來。

隨著王陽明被自己越封為平亂侯,並且得到了武將勳戚一系的大力支援,他已經成為了朝堂之上舉足輕重的新貴!

而其弟子自然跟著水漲船高,尤其是其發展規模越來越驚人!

而陽明心學的傳播更令人心驚!

誠如張孚敬所言,這些王學門徒的確敢為人先,最主要的是做實事!

比起這些尸位素餐之輩不知好到哪兒去了。

但是這只是他們“知行合一”的表現!

他們還有“致良知”的教義!

王陽明曾言:“某於良知之說,從千死百難中得來,非是容易見得到此!”

“吾平生講學,只是‘致良知’三字!”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致良知”的提出,標誌著陽明心學的最終確定!

而“致良知”是有兩個詞的精妙組合,一個是“致知”,一個是“良知”。

“致知”是源於儒家經典四書中的《大學》,儒家經典!

而“良知”則源於《孟子》,孟子心學,這兩個詞看著簡單,其實蘊含著儒門極深的修學體系在內,非旦夕之功所能洞見。

簡單的講,“良知”是人的本我之大智慧,即“本來面目”,而“致良知”就是如同撥雲見日般重現“良知”的功夫所在。

而“致良知”通俗而講就是喚醒百姓麻木的思想,麻木的教義!

這原本是一件好事!

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不再面對管吏豪強的剝削壓迫無動於衷!

但最關鍵的是,王陽明如此講,他的弟子卻不會如此幹!

他的部分子弟竟然開創出了“反君”思想!

在這個封建專制的社會,他們竟然反君!

即便朱厚已經警告了王守仁,但他自己能夠保證,能夠保證其子弟不會曲解其教義嗎?

如今的儒家聖賢被程朱理學曲解成了什麼樣子!

三綱五常、三從四德、三寸金蓮……

太多太多,如若至聖先師孔聖人真能從棺材板裡爬出來,他只怕又會被活生生地氣死一遭!

教義這個東西,最是複雜,也最令人著迷!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每天一個無敵術,見誰都能一招秒

芳心zong火犯

迎接我們的到來吧

夢戀夕陽

清光

汪不靜

組團來地獄

我就是一個小黑子

穿越八零,村妞靠種田暴富了

河沒了

靈雪傳

冬風末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