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的聖旨很快便透過了內閣,畢竟張孚敬入朝是遲早的事情,並且在他們因廟號之事集體抵制了聖天子後,謝遷等人也不願再在此事上斤斤計較,再次觸怒龍顏。

有些事情,可一,可二,不可再三!

如若三番五次地糾集朝臣抵制陛下,那他謝遷等朝堂重臣與“權傾朝野”的奸臣何異?

對於陛下對殷子昂的處置,楊廷和也是頗有感觸。

這小王八蛋到底還是沒有丟了本心,只是將殷先生逐出了京師。

對於殷先生這樣的耄耋老人而言,歸鄉養老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他已經為大明貢獻了一生,是時候去享受享受天倫之樂了。

而對於張孚敬,楊廷和更多的是惋惜,惋惜這個曾經傲骨錚錚、滿腔熱血的氣節之士!

不管他上此奏疏是自願還是被他人逼迫,張孚敬這“九指御史”的賢名已經一朝喪盡!

他已經被天下之人打上了“幸近之臣”的標籤!

此時正接完陛下旨意的張孚敬同樣感慨萬千,心中難以平靜。

他也未曾想到自己的一封奏摺引起極大的反應,已經貴為朝堂巨頭的夏言夏閣老竟被朝臣打得頭破血流!

張孚敬此時心中之只剩下後怕,所幸他機智了一回,未曾將懷中的《大禮或問》直接上奏天聽,不然到時被打得頭破血流的不僅僅只他夏閣老一人了!

張孚敬不知道的是,歷史上天生就有“叛逆”風骨的楊慎,在當時張璁上奏《大禮或問》迎合上意,攀附權奸時,對其極為鄙視。

甚至楊慎糾叢集臣效仿當年“土木堡之變”後給事中王竑當朝暴打奸宦心腹王振,直至率領群臣一路追至左順門外將王振心腹悉數打死!

楊慎原本想趁張璁回京面聖途中將其攔下,直接打死,避免其再矇蔽聖聽,可惜張璁生性機警躲過一劫。

但朱厚魂穿嘉靖之後,徹底改變了這些歷史大事,楊慎已經被調教成朱厚的腦殘粉了,逐漸向著文學大家發展。

而張璁也早已被朱厚賜名“孚敬”,高中進士後便任聖監察御史,巡撫山西太原府,如今因上奏議定興獻帝廟號有功,被擢升為右僉都御史,正式步入朝堂。

馬車上的張孚敬回想起方才一路上不少官員士子對自己指指點點,若說心中沒有後悔,定然是自欺欺人罷了。

在這個普遍重視賢名的大明,他張孚敬拿命博出來的這“九指御史”之名經過朱厚的大力宣傳下,已經傳遍了大江南北!

無數學子視張孚敬為心中楷模,人生目標!

無數百姓視張孚敬為青天循吏,忠正賢才!

但這一切,都因他自己的一封奏摺一朝喪盡!

自此,他張孚敬只有一個“天子近臣”、“幸近之輩”的罵名!

後悔嗎?

張孚敬此刻心中更多的只是遺憾罷了。

遙想當年二十四歲高中舉人,何等意氣風發,春風得意!

他也想成為如謝遷等天下三賢相,楊廷和等帝王的肱骨臂膀。

但現實卻給了他沉重一擊!

弘治十二年,第一次科考失意,名動天下的江南才子唐寅唐伯虎出人意料地捲入“徐經舞弊案”,終生不得參加科考,仕途之路徹底斷絕!

而王陽明高中進士,正式步入仕途,平定叛亂,著書立言,開啟他璀璨的一生!

自己卻意外落榜,遠赴應天國子監求學,進德修業。

弘治十五年,二十七歲,第二次科考失意,大明災害連綿,霪雨大風,江溢為災!

蒙古小王子屢屢寇邊,殺傷甚重,震動朝野!

弘治十八年,三十歲而立之年,第三次科考失意,顧鼎臣卻一舉奪魁,蟾宮折桂,前途無量!

孝宗病崩,新帝即位!

正德三年,三十四歲,第四次科考失意,朝廷動盪不安,八虎閹豎日益跋扈,干預朝政,天下士子該如何自處?

正德六年,三十七歲,第五次科考失意,劉瑾權傾朝野,黨同伐異,剷除異己,忠正賢臣皆受其迫害,朝堂混亂不堪,一片烏煙瘴氣!

正德九年,四十歲知天命之年,第六次科考失意,時局黑暗,浮雲翳日,與他灰暗的仕途般不可見一絲光亮!

正德十二年,四十三歲,第七次科考失意,心灰意冷,拜謁應天鴻臚寺卿王陽明,自此引為好友。

蒙古小王子再次寇邊來襲,武宗陛下親率大軍抗敵,應州大捷!

隨後便遇到了改變他一生命運的御史蕭鳴鳳,借其吉言,正德十五年,四十六歲,終於等到了他期盼了整整二十幾載的高中!

但最令他感到心寒迷茫的還不是仕途失意,而是這所謂太平盛世下的累累白骨!

周遊各地二十餘載,他早已明白群臣修飾而出的“太平盛世”不過是一個笑話罷了。

朝廷最大的痺症在於吏治的腐敗!

朝廷最大的痺症在於官員貪腐成風!

張孚敬心中無數次質問自己,質問蒼天。

為何當初被太祖陛下重懲到令人髮指的貪官汙吏還會遺存至今?

為何當初寒窗苦讀之時立下的許國壯志會演變成欺上瞞下的貪汙腐化?

他們難道忘了自己曾經的誓言?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生生為心,各正其命,此乃為天地立心!

建明義理,扶植綱常,此乃為生民立命!

纘述道統,著書立說,此乃為往聖絕學!

取法利澤,垂於萬世,此乃為萬世開太平!

即便再崇高偉大的志向也拯救不了這群徹底腐化墮落的官員!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只有底層的百姓!

飢寒交迫、無家可歸的只有底層的百姓!

褐衣不完、糠豆不贍的只有底層的百姓!

官員都是鐘鳴鼎食之家,詩書簪纓之族!

威嚴的朱漆大門令百姓望而生畏!

這個朝廷需要改變!

這個大明需要改變!

令張孚敬欣慰的是,如今坐在龍椅上的一位愛民如子,銳意革新的聖天子!

聖天子與自己一樣,同樣不滿於這些貪官汙吏的欺上瞞下,文過飾非!

他同樣想要剷除貪官汙吏,給底層百姓一個安穩富足的生活!

這才是他張璁張孚敬願意成為其擁躉的根本原因!

至於他們所言的“幸近佞臣”,張孚敬也只是心中笑笑罷了。

只要能夠執掌朝政大權,能夠為百姓伸張正義,能夠剷除貪官汙吏,他張孚敬即便成為“幸近佞臣”又如何?

青史留名看得不僅僅是一時之榮譽,而是一生之功績!

只要他張孚敬保持本心,一心為民謀利,他身後之名,不妨便留於後人評說!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何須再回首

鑫利垚

掉落時光,撿起你

軟的粥

古代末世,我的城池是世外桃源

橘子宅急送

奇葩主播:我是嚴肅人

菏澤沒有愛情

靈魂之語

本性難留

第二屍

愛吃滷鴨蛋的阿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