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天子的開誠佈公,令在場群臣都有些始料未及。

誠然,從近些年來北境戰事頻繁,小王子寇邊的頻率亦可證實這點。

當初那個被太宗五次北伐打得丟盔棄甲的蒙元蠻夷已經崛起了,已經野心勃勃地想要重新竊取這方中華大地了!

在滅國之患的威脅下,無人膽敢再出言粉飾太平!

“顧鼎臣,著戶部全力配合軍隊革新一事,規劃好軍士的安家之所,以及備好各級將士的月俸軍餉!”

“一旦革新開始,不少衛軍軍戶定會攜妻帶子歸家返鄉,務必準備好他們的安家之所,以及田地、耕牛等生活所需!”

“如今正值革新之始,務必做到按時定製發放底層軍士的軍餉及安家費用!”

“王瓊,你的職責最重,與五軍都督府統一協調好各地都司的改建工作,革新開始之際提前聯絡各地總督巡撫,向軍士重點宣傳此次革新之優勢!”

“席書,從貢士、翰林、各地傑出官吏之中挑選賢才幹吏入職吏部,儘快重振你部,將十三集團軍各級將帥的排程悉數備案在冊,以便予以賞懲。”

“遷賈詠為新任工部尚書,著工部負責各地都督府駐地及英魂冢的建造工作,雖然越快越好,但是若質量出了任何問題,朕必將你流放戍邊!”

“張子麟,徐光祚,你二人牽頭負責參考先例及明習邊事之將帥經驗,擬定出一份賞罰分明的大明軍律,務必做到諸事皆盡、通俗易懂!”

“革除衛所、募兵制度之弊症,取消官爵世襲制度,不看門第出身,不看宗親血統,朕的軍隊,以後只重軍功,也只看軍功!”

“羅欽順,禮部準備一場聲勢浩大的祭天大典,朕要讓天下百姓兵士都清楚為何革新,為何而戰!”

“夏言,湛若水,翰林院提前準備好宣揚忠君愛國之文章、策論、經義,及此次軍制革新之緣由、流程、目標,祭天大典前五日由通政使司發行天下,凝聚民心,喚醒鬥志!”

“王守仁,嚴嵩,都察院與六科,監察天下,膽敢有任何人敢在此事之上貪腐作奸者,直接逮捕下獄!”

“郭勳,提督三千營鐵騎,若有沙凱唱等不法之徒膽敢抗旨不尊、聚眾譁變者,千里奔襲,將其誅之,夷其三族!”

“此戰,雖看不見漫天的硝煙,卻是足以決定我大明帝國命運之戰!”

“諸位愛卿心中皆清楚此次革新的重要性,望諸位愛卿隨朕,打贏這場大戰!”

朱厚話畢,目光灼灼地望著一眾朝臣。

王瓊等人早已被聖天子的慷慨話語攛掇地熱血沸騰,恨不得提劍上馬,再決沙場!

“臣王瓊接旨!”

“臣夏言接旨!”

“臣王守仁接旨!”

“……”

一位位朝堂重臣的起身跪地、高喝接旨,讓朱厚原本有些忐忑不安的內心瞬間變得極其堅定。

這是一次偉大的變革!

只要革新成功,大明軍隊不再是一群遇敵就跑、怯戰畏戰的綿羊軍而是一群看見敵人就嗷嗷著向前撲上去的餓狼!

軍功,乃是激勵底層軍士奮發向上、發憤圖強的最大誘惑!

有了軍功,他們便能改變自身的命運!

因這嚴格的軍功制度,大秦帝國橫掃天下,所向披靡,所到之處,無人能敵!

朱厚就是要發出這頭餓狼,讓它成為鞭策將士拼死搏殺的動力源泉!

大明,終究不是他朱厚一人的大明,也是這些忠臣的大明,更是黎民百姓的大明!

王守仁神態莫名地看著眼前這位意氣風發的舞象少年,心中沸騰的熱血流過全身。

當年英宗被蒙古瓦剌太師也先所俘,以至於繁榮昌盛的大明帝國險些毀於一旦!

這件事情在王守仁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陰影,埋下了一顆為國復仇的種子!

他發誓一定要學好兵法,為國效忠,兵伐蒙元,追亡逐北!

但自土木堡之變後,朝廷對蒙元的態度轉攻為守,歷代諸帝盡皆失去了進取之心,失去了開疆拓土之志!

而這位聖天子年僅十六,便能有如此氣吞八荒之志,是群臣之幸,是大明之幸,是他王守仁之幸!

如若有一個能夠為大明開疆拓土的機會,有一個能夠青史留名的機會,沒有人會拒絕!

徐光祚熱淚盈眶,心中感慨萬千。

聖天子方才所言的一句話觸及了他的內心:將士的晉升只重軍功!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即便是農戶屠夫只要敢拼命,都有執掌大權的可能!

雖然此舉極有可能損害他們這些既得者的利益,但同時卻又給他們帶來了更多的機會!

只要軍功足夠,他們便能牢牢地掌控著軍權,成為真正的軍方大佬!

何況五軍都督府的核心職位始終掌控在他們手中,此舉也不能令他們傷筋動骨!

徐光祚心中卻是明白,陛下這是為了凝聚軍心軍魂,在公平公正、賞罰分明的嚴格軍功制度的激勵下,只怕無數百姓甚至是文人士子都會搶破頭主動參軍!

自此,軍籍不再是人人鄙棄的卑賤戶籍!

自此,軍籍會成為無數人爭搶的香餑餑!

徐光祚心中感慨萬千,對聖天子欽佩不已。

如此大的手筆,如此多的投資,只為了拔高將士的地位,只為了提高將士的待遇,只為了凝聚軍心軍魂!

這位聖天子,氣魄非常人可比啊!

無論如何,激動地渾身顫抖的徐光祚心裡明白,他們五軍都督府將會重新執掌大權,他們武將勳戚將會煥發出新的生機!

他們這些“武夫丘八”,滔天的機遇來了!

“諸位愛卿,退下吧,儘快完成這些事宜,祭天大典就定於七月己酉吧!”

“望諸位愛卿勠力同心,共克時艱!”

待眾臣走後,魏彬上前低聲稟報道:“陛下,張大人一行人已經由貴州貴陽府開始返程,不出一月便能抵達京師!”

“唔……跑這麼遠,剛好還能趕上祭天大典!”

“魏彬,若朕讓張孚敬出任大理寺卿,你覺得如何?”

朱厚裝作無意地隨口詢問道,卻是驚出了魏彬一身冷汗。

“陛下,太祖爺鐵律,內臣不得干政,何況老奴一介閹人,豈敢置喙國事!”

“哈哈哈,你這奸滑的老東西!”

看著眼前奸滑的魏彬,朱厚又想起了黃錦這個忠奴,不由詢問道:“黃錦這狗奴才死了沒有?”

“沒死就安排來都知監,教訓也給夠了,朕想看看他有甚變化!”

魏彬急忙跪地謝恩,興高采烈地傳令去了。

這都知監可是專門跟隨陛下,負責導引清道的熱門機構啊!

雖然看似無權,卻也能時刻在天子面前露臉,指不定哪天又回到原職了!

這黃錦,當真是聖眷濃郁啊!

看來此次當真是押寶押對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沒有內丹的我,用石頭修仙

木樹之下

小狼女和她的霸總姐姐

百哲

一夢三千年,養劍五千載

初無悔

鹿臺都著火了,你說大商還有救?

燚燚必火

曉頌的新書

曉頌

人間既富貴

Aoker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