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冕順看著詔命,臉上怒氣時隱時現,但最終還是未曾發作,選擇了順從帝意。

如今他與毛紀早已今非昔比,不再是“內閣大臣”,而是“軍機大臣”,僅是兩字之差,地位卻是千差萬別。

何況他們若出言反對,便如同駁斥那位“順德夫人”,那位一生充滿了傳奇的奇女子!

這位彝族部落的公主奢香,自幼聰明能幹,好學深思,洪武八年嫁於貴州宣慰使為妻,以賢能聞名水西各部。

洪武十四年丈夫病逝,因兒子年幼臨危受命攝政理事,擁明軍、獻糧草、勸土酋,大明得以兵不血刃地進撥雲南。

洪武十七年,都指揮使馬曄驕縱蠻橫、肆掠貴州,甚至大肆殺戮彝民,奢香夫人忍辱負重遠赴京師,面見太祖爺,訴說冤情。

並許下願“令子孫世世不敢生事”的誓言,並且為天下萬民作出表率,主動提出“願意刊山鑿險、開置驛道”。

太祖大喜過望,封其為“順德夫人”,自此以後黔苗地區逐漸安寧,再無戰事。

太祖曾盛讚曰:“奢香歸附,勝得十萬雄兵!”

而最為關鍵之處就在於人家可不是嘴上說說而已,而是真正地落到了實處!

回到貴州後,奢香夫人不惜親率各苗部落開置了以偏橋為中心的兩條驛道。

劈山開道,遇水架橋,一直把道路修至貫通貴州宣藯府全境!

並且明智地將境內的驛路納入遍佈全國的驛路網路,溝通了貴州周圍四省,打通了交通的大動脈。

這在整個西南地區都是史無前例的創舉,無疑為貴州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並且此舉穩定了西南的政治局面,得以真正確立了貴州諸部落與明王朝的臣屬關係,令雙方不再起異心!

如此之大的突出貢獻,如此之大的耀眼功績,是任何人都無法抹殺與侮辱的!

何況這詔命之中還有一首聖天子親筆題寫的詩,令群臣心中都不由暗自稱讚。

風煙濟火舊巖疆,禮樂千村變卉棠!

際得承平遺事遠,部人猶自說奢香!

“此詩……妙極啊!”

儒學大家羅欽順忍不住大聲叫好道,他未曾想到那位聖天子才學竟如此驚人,看來先前蔣冕與毛紀等人所言有失偏頗啊!

王瓊撇了撇嘴,厲聲呵斥道:“叫你談正事兒,讓你看詩了嗎?”

這首詩自然是極好,但這件事可就噁心人了!

這個小王八蛋明顯是想偷換概念,將富商巨賈承包修繕驛路與順德夫人主動承包修繕驛路死死地綁在一起,讓群臣沒有反駁的機會!

商人為何不能承包修繕驛路?

那順德夫人還是一位彝女呢?

你敢說人家一句不是嗎?

只怕話剛說出口,信不信視之為神女的彝族苗裔旦夕之間起兵造反給你看!

而富商巨賈主動出資修路,如同當年的順德夫人那般深明大義,朝廷為了不令其寒心,自然需要嘉獎他們了。

這就又堵住了群臣的嘴巴。

有順德夫人的珠玉在前,任何人都不敢也沒有資格在此事上有所置喙!

這個小王八蛋手段當真是越來越了得了啊!

王瓊與夏言相視苦笑,只得搖了搖頭。

聖天子得以成長,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結果!

但聖天子成長太快,快到令群臣都有些跟不啊他的腳步,卻又令人感到心驚膽寒!

“議一議吧,主要在這三項賞賜是否太過,亦或者拿出個章程來!”

王守仁見眾人均不開口,只得出言提醒道。

拒絕是不可能等我,他們如今已經沒有了拒絕的權力,只有執行帝意的權力!

因此只能拿出一個令聖天子滿意的章程來!

“這第一項便有些太過了,諸位皆是有識之士,豈會看不出這收費站背後驚人的財富?”

“待各地修繕驛路完畢,只怕我大明的商業會迎來一個騰飛的新階段,而這過路費豈不是足以令人心驚肉跳?”

“這樣的財富掌握在富商巨賈手中,令老夫寢食難安啊!”

許久未曾露面的費宏,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一句話直擊要害,將朱厚未曾想到的隱患瞬間講了出來。

這收費站當真是個一本萬利的買賣,只需要前期投資建設,後期便能坐著數錢。

但費宏同樣想到了這之後會發生的多種可能!

這樣的財富正如同鹽鐵那般,是能夠成為朝廷財政的主力支撐,自然應當歸屬朝廷,也不應該淪喪於商人之手!

這是任何一位有識之士都絕不會允許發生的事情!

商人並不可怕,但一位富可敵國並且還掌握著源源不絕財富的商人可就足以令人心驚肉跳了!

這樣的商人,或者說這樣的家族,不應該出現在這世上!

“善!”

“老夫亦考慮到了這一點,但就此廢黜只怕吸引不到那些唯利是圖的商人,不妨以二十年為限吧?諸位覺得如何?”

王守仁對費宏所言極為讚賞,並且給出了一箇中肯的建議。

真正按他所想,直接廢了這第一條便是。

但如今他們根本沒有妄動聖天子詔命的權力,只能選擇稍微做出些許改動,並且還要面陳聖天子得其同意,因此才選了這條折中的法子。

“可!”

“也只能如此了!”

群臣心中都明白,二十年的過路費不至於影響到大局,即便是重新修繕驛路至少都需耗費三年五載的時光,何況還要等到商貿恢復繁榮,哪有這麼簡單的事情!

“這第二項呢?”

“此項無關痛癢,這些商人早就變著花樣參加科考了,不妨當作一個噱頭吧!”

“所言極是,總得給他們一點甜頭!”

王守仁在第二項上面畫了一個圈,代表著此項議畢。

緊接著便是第三項,但這項又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代表方則是朱知烊與羅欽順。

二人就此項竟會爭得面紅耳赤,以至於險些破口大罵。

朱知烊自然是贊同,他只想早點完事好回府佈置。

但羅欽順卻抵死不從,因為這“毀家紓難”、“愛國志士”之賢名不能用於此等明顯是等價交易的地方,這是對它們的侮辱,對先賢的侮辱!

以至於到最後,蔣冕、毛紀、湯沐等人紛紛出言支援羅欽順,與朱知烊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見文臣集團又有死灰復燃之勢,徐光祚迅速站到了朱知烊一方,同羅欽順等人厲聲爭辯。

王瓊與王守仁看著眾人為了這所謂的賢名吵得一片雞飛狗跳,內心失望不已。

片刻後魏彬傳來了聖天子的意見,將“毀家紓難”更改為“陶朱之家”,旨在規勸其“忠以為國”!

至此詔命得以順利透過,眾臣拿出了渾身解數修繕詔命,旨在彰顯聖天子之威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每天一個無敵術,見誰都能一招秒

芳心zong火犯

迎接我們的到來吧

夢戀夕陽

清光

汪不靜

組團來地獄

我就是一個小黑子

穿越八零,村妞靠種田暴富了

河沒了

靈雪傳

冬風末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