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宮內的朱厚仍然氣得咬牙切齒,他就差一點點便能投入自由的懷抱了,卻不想被楊廷和這老東西硬生生地攪和了!

一天淨不幹好事!

朱厚是很想將楊廷和、蔣冕等人直接罷黜的,或許他們自身也察覺到了這一點,楊大牛今日全程划水、不發一言就是最好的例證!

無疑楊廷和等人可以堪稱人臣楷模,於大明而言有大功,於朱厚而言有策立及輔佐之功!

但朱厚不贊同的是他們幾人固執己見地崇尚“無為而治”,固執記住地以朝堂穩固為主要目標,固執己見地維護宗法禮制!

這就是朱厚與文臣集團之間最大的矛盾!

當朱厚在御書房中悶悶不樂時,黃錦小心翼翼地入內稟報道:“陛下,人帶來了!”

黃錦口中之人自然是蘇正真了,不過其身上的血汙和傷口已經被清理包紮好了,不然黃錦也不敢帶他面聖。

朱厚聞言點了點頭,示意讓蘇正真進來,隨行的還有錦衣衛指揮使陸炳。

蘇正真進屋後便立即跪拜在地,涕泗橫流地說道:“草民叩謝陛下不殺之恩!”

“現在知道怕了?殺人的時候怎麼不動動腦子?”

朱厚沒好氣地上前踹了他一腳,氣呼呼地說道。

如若不是他突發奇想讓百姓救了蘇正真,他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畢竟蘇正真此事做的的確太過了,那可是上千條人命!

陸炳見狀反而高興不已,熟悉陛下的人都知道,陛下肯踹你那是對你信任的表現,沒看見那三個“死人”就經常被陛下踹嗎?

見陸炳一臉豔羨,朱厚忍不住順勢也踹了他一腳,不能厚此薄彼!

玩鬧過後,朱厚凝重地對跪在地上的二人說道:“你可知朕為何讓你去甘州衛?”

“草民不知!”

陸炳同樣一臉迷茫地搖了搖頭。

朱厚見狀沉吟不語,只是吩咐黃錦將朱宸這三個“死人”喚來。

有些事他要提前做準備了,而朱宸三人加上蘇正真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在陸炳二人不解的目光中,朱厚老神在在地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他在思考該如何徹底解決甘州,或者說遼東的隱患!

正因為蘇正真率領太原府的衛軍屠殺了上千名官員,給朱厚提了一個醒,他突然驚醒自己即位後的冬天,便發生了一件改變了整個大明國運的惡性事件!

甘州兵變!

正德十六年冬,甘州總兵官李隆唆使軍士暴殺巡撫都御史許銘,焚其屍,縱兵劫掠府庫、居民,將劫掠的財寶用以賄賂權貴,企圖脫罪!

並且此賊還威逼利誘鎮守太監董文忠誣陷許銘剋扣軍糧,以至於激起軍士譁變,將責任全部甩鍋給這個已經被燒成灰的許銘頭上!

而當時朝廷對待此事的處理,就徹底給大明朝之後的不斷兵變埋下了隱患!

剛剛即位,毫無處政經驗的熜哥與崇尚“無為而治”的楊廷和等一眾大臣,選擇了維持朝堂穩固!

沒有當即將主使者李隆處死,僅僅將其逮捕下獄,直到嘉靖二年查明真相的朝廷才將其賜死!

而朝廷優柔寡斷的態度就給了各地衛軍一絲可能,或許兵變不會死!

兵變啊!

一想起這兩個字,即便朱厚貴為聖天子也不由戰戰兢兢,心驚膽顫!

春秋戰國時期的趙公子成,發動“沙丘之亂”,圍困沙丘宮長達三月,將“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活活餓死!

秦之始皇嬴政,發動“庸城之變”,成功奪取朝政大權,誅嫪毐,廢呂不韋,囚生母趙姬,自此開始君臨天下!

曹魏時期的司馬懿,發動“正始之變”,誅殺大將軍曹爽,徹底執掌曹魏大權,為其子孫篡魏立晉奠定了基礎!

李唐時期的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誅殺了兄長“隱太子”李建成,囚禁唐高祖李淵,不久後取而代之,開啟一代傳奇帝王生涯!

至於混亂不堪的五代十國,就是“武夫當國”所致!

沒有什麼天潢貴胄!

沒有什麼宗法禮制!

只要手中握有重兵,誰都想試一試能不能坐上那皇帝寶座!

宋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取後周而代之,徹底統一天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開啟了屬於他的盛世!

最近的兵變就是不久前大明發生的“奪門之變”了,雖然看似兵不血刃,但英宗復辟後,將於謙等數位重臣下獄處死,令人扼腕!

甚至歷史上的熜哥也可以說是利用“大禮儀之爭”中的“血濺左順門事件”,動用錦衣衛將朝堂之上任何敢於反對他的聲音徹底掃平,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是一場變相的“兵變”!

每一場兵變都伴隨著淋漓的鮮血,無數的人頭以及權力的更迭!

而發生在正德十六年的甘州兵變雖然影響沒有先前之例惡劣,卻也由此開啟了整個大明朝自正德始、至崇禎終的上百次軍士兵變之混亂局面,將大明的國運徹底消耗殆盡!

以至於煤山戰神朱由檢剛剛即位第二年,大同就連續發生了三場兵變!

終崇禎一朝兵變就發生了二十次之多,導致可憐的朱由檢徹底無兵可用,反而還要不斷派出招募的大軍前去鎮壓,內憂外患之下徹底崩盤,被建州女真竊取了江山,不由令人扼腕嘆息!

朱厚心中清楚,兵變的原因正是基於衛所制度的糜爛,邊防廢弛,執法不嚴,加之朝廷長期拖欠軍餉,這一系列的因不斷積累,終於種出了“兵變”的惡果!

衛所制度的根基在於田地,而各地藩王、勳戚、豪強、甚至是宦官紛紛巧取名目侵佔耕地,大開土地兼併之先河!

而衛所內,基於軍籍的世襲制度,底層軍士永遠只能是軍士,高層的軍官則可以透過世襲世代繼承,無論是什麼歪瓜裂棗都可以世襲其父職位,成為“人上人”,成為肆意奴役軍士替自己攫取財富的“土皇帝”!

如沙凱唱等喪心病狂之輩更是敢於侵佔軍餉和朝堂的賞賜!

底層軍士心中的怒火自然而然逐年累積,直到承受不住,最終集體譁變!

如此看來,甘州兵變是河西地區長期以來吏治腐敗的必然結果!

而此次甘州兵變的兩個主人公,李隆和許銘分別是何許人也?

為何會導致出一場波及大明國運的慘劇?

朱厚忍不住搖頭苦笑,這是對那位好大喜功、熱愛軍事的正德皇帝昏庸無能的嘲諷!

甘州就是太祖親設的甘肅鎮,九邊重鎮之一,並且為九邊之最西,是大明控制西北地區的重鎮!

漢朝時的甘州稱為張掖,起著“斷匈奴右臂”的重責。而大明的甘肅鎮,則具有“西控西域,南隔羌戎,北拒胡虜,經制長策”的重大戰略意義!

甘肅鎮如今的三大高官分別是總兵李隆,執掌軍政大權;巡撫都御史許銘,負責監察和制衡總兵;鎮守太監董文忠,代表皇帝和朝廷監督兩大官員,不過已經被朱厚即位時罷免了,如今在司禮監中任事。

李隆與沙凱唱比起來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此人出身軍籍,曾在江西鎮壓王浩八領導的農民起義,因抓捕不力恐被朝廷責罰,喪心病狂地殺害無辜百姓以充數,堪稱“殺良冒功”的典型代表!

以至於百姓中流傳著一首民謠:“莫遇李隆軍,寧逢王浩八。見賊猶可生,見軍必定殺!”

就這樣一個沒有絲毫道德底線的人面獸心之輩,還被正德朝廷委以重任,認為其“功勳卓著”,升任甘肅鎮總兵,執掌九邊重鎮之一的軍政大權!

不得不說正德年間時局之黑暗,正德皇帝朱厚照之昏庸愚蠢!

而許銘則是一位正直敢為的真御史,比起如今都察院這些只知道誇誇其談、貪汙受賄的廢物蛀蟲不知道好出了多少倍!

但是許銘畢竟只是一介書生,意氣風發之下在軍士的月薪上犯下了嚴重的錯誤,他將軍士的月薪由直接發放糧食轉變為摺合糧價等同的銀錢,其實就是變相降薪,如同皇帝“折鈔降俸”的策略一樣。

底層軍士的生活本就因被軍官不停地剝削掠奪而苦不堪言,許銘在沒有了解具體情況的前提下就如此行事,自然引發了底層軍士的集體不滿。

而甘州兵變的導火索就是許銘見豐年米賤,於是直接降低了軍士的月餉!

原本早就囤積好糧食的總兵李隆本想趁機大賺一筆,卻被許銘的無心之舉徹底壞了好事!

正所謂“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李隆於是對許銘恨之入骨,因此他利用軍士心中壓抑多年的怒火,唆使軍士以下犯上,暴殺了許銘,還喪心病狂地焚燒了他的屍體!

甘州兵變,就是李隆這個人面獸心、假公濟私、貪贓枉法的畜牲,利用底層軍士的怒火,唆使軍士譁變,從而殺害了嚴格依法辦事的巡撫都御史許銘!

而底層軍士們卻忘了,李隆正是他們一直以來所處於的悲慘生活的造成者!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也不想修煉這麼快的

七喵醬

鬥羅:我,毀滅裁決,神技滅世

六一八三

城光染染

愛吃胡蘿蔔的土豆

被親爸媽拋棄,她歸來後創翻全家

一杯又一杯啊

綜穿影視之玉美人重來

韋悅靈

踏不公

天譴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