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兩人走後,朱厚的心中仍然不能平靜,大明的軍制他是一定要改革的!

嘉靖二十九年發生的“庚戌之變”朱厚可是清清楚楚,韃靼的俺答汗率數萬蒙古鐵騎輕而易舉地突破了長城防線,一路勢如破竹,長驅直入,一直攻到順天城下。

與正統十四年發生的土木堡之變極為相似,當年是也先率領的瓦剌大軍;而現在是俺答汗率領的韃靼鐵騎,不得不說蒙元那頑強的生命力真的令人驚歎!

而號稱駐軍十幾萬的京營大軍躲在高大的順天城牆後面,任憑韃靼軍在北京城外肆意燒殺搶掠了十天,民之甚苦於虜,眾人皆知,但竟無一人敢出城交戰!

到了明末時期,京營更是一塌糊塗,軍紀敗壞,訓練缺乏,竟無一敢應戰之士。

無論是抵抗建州女真的八旗鐵騎,還是起義的農民軍,煤山戰神朱由檢同學都根本不敢派出這支可謂是毫無戰鬥力的軍隊。

即便朱由檢強行命令他們上陣殺敵,也不過只是給別人送菜,多增添一些亡魂罷了!

最後當闖王李自成兵臨順天城下的時候,京營十萬大軍,竟然在幾乎一仗沒打的情況下就全部選擇投降了!

與太祖、太宗時期戰無不勝的大明雄獅相比,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有這些前車之鑑在,朱厚這個皇帝是做的相當不心安的。

“蝴蝶效應”可不是說說而已,誰知道如今大明北境正處於上升期的韃靼、瓦剌發展成了什麼樣子!孝宗勵精圖治的同時,遠在大明北境的蒙元也迎來了他們的中興之主—達延汗,即是這些文臣輕蔑稱呼的“小王子”。

等到俺答汗即位為王時,韃靼部已經在達延汗父子的勵精圖治下成為一個龐然大物!朱厚只要一想起後世他在觀察大明和韃靼的勢力地圖範圍時也不由心驚膽戰!

因臥榻之側有一頭猛虎酣睡!

或者換句話說如若“庚戌之變”受到影響提前發生,那朱厚同學只能如同歷史上的熜哥一樣,躲在帝都的高牆後面,眼睜睜地看著俺答的韃靼鐵騎肆意魚肉他的子民!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熜哥可是身體踐行了啊!人都打到帝都門口來了!

這是他朱厚絕對不想看到,也絕不允許發生的!

況且自土木堡大敗後,近年來衛所制的不斷糜爛,大明北境的防線形同虛設,京師百年無警!

滿朝文武都沉浸在日久承平的太平盛世之中!

他們早已經忘卻了土木堡之變發生時,瓦剌大軍兵臨城下時的震恐不安,手足無措!

文臣是靠不住的啊!特別是這些被程朱理學教育出的滿口只知仁義道德的文臣!

當時的大明朝堂在嚴嵩一黨的努力下一片烏煙瘴氣,沒有如同于謙等能扶大廈於將傾的擎天之臣!

嚴嵩一黨只知以保全自己為重,甚至還派出使臣同俺答汗談判,曾經的“天朝上國”淪落到如此地步,真的是令人扼腕!

人家都打到你家門口了,你丫還跟人家講仁義道德?講宗法禮制?你看人家會不會一刀砍死你!

因此朱厚對軍制的改革更為迫切,只是如今的他有心無力。

既然改革軍制做不到,朱厚便只能先思考改革京營了!

同六部尚書一樣,大明京營分設京師京營和應天京營,京師京營和應天京營都是大明王朝的主力軍。

大明應天京營主要負責在大、小教場操練應天諸衛所輪班官軍,同時操練的有應天神機營,負責應天和帝陵的護衛工作。

大明京師京營又稱三大營,包括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

五軍營分為中軍,左、右掖和左、右哨。五軍營由太宗朱棣調集大明各行省精銳,操練組建而成,是三大王牌軍之最。

以朱厚後世之人的眼光來看,五軍營就是由精銳騎兵、步兵組成的野戰部隊,戰鬥力相當強悍。

三千營由三千騎兵組成,以三千蒙古騎兵為骨幹,實際人數不止三千,全部為騎兵。分五司,分掌皇帝的旗、輿服、兵仗金鼓、御用寶物等,這三千營的騎兵便是京師最具機動性的部隊。

神機營則是中國歷史上首創性的熱武器特種部隊,得火器法,立營肄習而名,其下亦分中軍,左、右掖,左、右哨。中軍分設四司,掖、哨各分設三司,掌銃、炮等項火器。隸屬該營的還有五千營,掌操演火器及隨駕護衛馬隊官軍。

京師三大營可謂是守衛京畿重地的主要力量,也是當年于謙成功守衛住京都的重要力量。五軍營練習營陣,是作戰主力;三千營練習巡哨,負責外圍偵查和進行突襲;神機營練習火器,負責火力輸出。三大營跟隨太宗數次北伐蒙元,立下了赫赫戰功!

但土木堡之戰英宗朱祁鎮將京營二十萬精銳毀於一旦,主力損耗殆盡。

兵部尚書于謙為保衛京都選擇對京營編制進行改革,於三大營中挑選精銳十萬,分十營團練,以備緊急呼叫,稱十團營。

成化三年增為十二團營,其名為奮、耀、練、顯四武營,敢、果、效、鼓四勇營,立、伸、揚、振四威營。

十二團營由十二侯分掌,佐以都指揮,監以內臣。各團營又分五軍、三千、神機三營。

雖然成功守衛住了帝都,但兵部奪取五軍都督府的權力自此開始,武將勳戚的權力逐漸喪失,最終淪為大明王朝的蛀蟲!

英宗朱祁鎮復位後又廢除了十二團營,到了憲宗朱見深又恢復,武宗則設兩大官廳以統領京營。

但自正德以來朝政腐敗,營帥大多貪殘無能,京營戰鬥力每況愈下,但畢竟曾是北伐主力,大明最精銳的部隊,底子尚在。

因此朱厚想要坐穩皇帝寶座的話,必須整飭京營營務,重振大明京師雄風!

如今神機營和十二團營由八虎之一的張永提督,三千營由武定侯郭勳執掌,朱厚想要對京營進行改革,張永自不必多說,已經是朱厚的狗腿子了,而這個郭勳就是朱厚需要重點考慮的物件了!

郭勳啊!明初功臣郭英的後人,勳戚的代表人物!

他的老祖宗郭英跟隨太祖朱元璋一路從屍山血海中拼出了一個侯爵,並且還是太祖封爵的三十四位功臣中唯一全身而退的鐵帽子侯爵!

而郭勳也沒有給他的老祖宗丟臉,從嘉靖帝入京即位開始,到大禮議之爭,此人全程站在熜哥這邊,可謂是為熜哥盡心盡力,深受熜哥寵信,因此得以進封為翊國公!將他郭家的爵位硬生生地拔高到了頂級的國公!

如果說張璁、桂萼、方獻夫等人是為了實踐自己心中的政治理想而選擇在大禮議之爭中奉迎熜哥,那這郭勳就是費盡心力巴結討好熜哥的奸佞小人了!還是一個陰險狡詐、毫無底線的小人!

不過這對於朱厚而言反而是一件好事,他現在需要的就是郭勳的忠心!至於郭勳身上的那些臭毛病,朱厚有信心自己能夠駕馭得住這條惡犬!

對於帝王而言,臣子是奸佞還是忠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一個能臣幹吏還是一個只說不做的蠢貨!

奸佞固然可恨,會迫害正直之輩,但只要有帝王壓著他,他就不能肆意妄為;而忠良自古以來有何時少過黨同伐異之舉?僅僅因為一句政見不合便能掩蓋他們的私心嗎?

一位合格的君主是不會讓朝堂成為鐵板一塊的,如若霍光執政之時,即便對整個天下均有利,卻唯獨對帝王大大不利!

古人稱長江為江,黃河為河,長江水清,黃河水濁。長江在流黃河也在流,聖人出黃河清,可是黃河的水什麼時候清過?長江的水灌溉了兩岸數省的田地,黃河之水也灌溉了兩岸數省的田地。

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只因水濁而偏廢。

忠良要用!佞臣也要用!

一想起郭勳,朱厚隨即便想起了太宗朱棣靖難成功後親封的四大鐵帽子國公,分別是淇國公丘福、成國公朱能、榮國公張玉和涇國公陳亨,除卻淇國公丘福後跟隨太宗北伐蒙元因驕傲自大導致所率部眾全軍覆沒,被太宗剝奪了世襲爵位外,其餘三位國公可都是武將世家,子弟頗為不俗啊!

成國公現在傳至第四代朱輔,在守備南帝都應天,領中軍都督府。其長子朱麟從小體弱多病,不過次子朱鳳武藝不俗,算是個人才,史上曾執掌神機營。

朱鳳的嫡子朱希忠更是青出於藍勝於藍!此子性機敏,善結納,名聲遠在諸多勳貴之上,堪稱武將勳戚的代表人物,深受熜哥寵信,歷掌五軍都督府,提督十二團營和神機營,死後被熜哥追封為“定襄王”!

榮國公張玉靖難之役中戰歿,其子張輔堪稱當代最耀眼的將星,南平安南,北伐蒙元,因戰功顯赫進封為世襲罔替的英國公,五軍都督府在他的執掌下壓的兵部不敢喘氣!

但土木堡大戰中,這位為大明一生戎馬倥傯的老將軍因寡不敵眾戰死沙場,京營二十萬主力損耗殆盡,自此五軍都督府失去了擎天支柱,逐漸被兵部攫取權力,最終淪為武將勳戚的冒領俸祿之地!

現在傳至第三代張侖,基於張家歷代的不世功勳,張侖年紀輕輕便位極人臣,不過出於老張家歷來嚴格的家教,張侖算是中庸之才,並非為非作歹的紈絝子弟。因此朱厚對於老張家還是比較有好感的,這個張侖培養一番後也許可堪大用!

涇國公陳亨同樣于靖難之役中戰歿,其幼子陳懋早年隨父參與靖難之役,歷任五帝,之後因功勳卓著受封為寧陽侯。

朱厚對老陳家感興趣就是因為此人,這老頭子整整活了八十五歲,以大明普遍四十歲左右的壽命水平來看,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從永樂年間活到了天順年間,朱厚很想找他的後人問問養生之法,雖然他來至後世,不過因為後世之人太過重於功利,各種養生之說甚囂塵上,他是不敢相信的。

不過陳懋的後人算是丟盡老祖宗的臉了,第四代寧陽侯陳輔同孝宗的表妹定有婚約,這淫賊卻貪圖一絕色女子的容貌將之取回家中,之後又作死地迎娶皇親國戚。

事發後惹得待人寬厚的孝宗震怒,革除了他的爵位,貶為庶民。直到正德皇帝朱厚照即位後,這位本就喜好軍事的老哥更是對陳懋欽佩不已,這才下旨恢復了他老陳家的侯爵之位。

此時的寧陽侯陳繼祖才僅僅十歲,朱厚對於這個小屁孩兒可是不感興趣,不過可以悉心培養,算是對老將軍陳懋一生為大明徵戰沙場的一種回報吧!

自大明立國以來,獲得爵位之人共計一百七十餘人,分為三種,第一種則是太祖朱元璋分封六公、二十八侯、二伯,除卻一兩位,大多在太祖晚年之時被其屠殺廢除了個乾淨,僅僅剩下少數幾位傳承至今。

第二類是太宗朱棣分封的靖難之役的功臣,如提到的四大鐵帽子國公,共計五公、二十三侯、二十六伯,除卻少數因罪削爵或無子嗣除爵外,大多世襲至今。

第三類是自仁宗以來歷代帝王加封的有功之臣,共計五十位伯爵。

當然煤山戰神親封的爵位是不能當真的,誰都知道那時大明的爵位已經不值錢了,反而會成為催命符!

朱由檢同學為了籠絡臣心選擇大肆分封各種爵位,其價值和地位可見一斑。

第二種和第三種世襲的武將勳戚便構成了如今大明數量嚇人的勳戚集團,因五軍都督府的權力逐漸被兵部架空,這偌大的全國軍事指揮中心便從上至下地成為了武將勳戚安插自家子嗣冒領官俸的閒散之地。

除卻少數家教較嚴的公府外,勳戚集團子弟幾乎全部淪落為無所事事、不學無術、安於享樂的紈絝子弟,無事可做不如肆意享樂!

與他們跟隨太祖、太宗馬踏天下的先祖相比,不得不說是一種巨大的悲哀!

而這些無所事事的勳戚集團與大明皇室為提高生活質量,巧立各種名目大肆傾佔莊田,成為大明土地兼併的主力軍!

為民厲者,莫如皇莊及諸王、勳戚、中官莊田為甚,其嚴重程度已到了天下額田減半!

自洪武迄弘治一百四十年,天下額田已減強半,而湖廣、河南、廣東失額尤多。非撥給於王府,則欺隱於猾民。

這群蛀蟲可是搜刮積累了不少的好東西啊!朱厚摸著下巴若有所思的想到,得想個辦法幹他一票!

正在沉思中的朱厚突然想到自己好像"割韭菜"割上癮了,不由哭笑不得!

不過該割還得割,難道留著一個個富得流油的蛀蟲便宜給建州女真的鐵騎嗎?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寶寶的最好選擇

向陽而生的嵐亓兒

在末世,我成為喪屍們的王

陸子樣

輕暖時光

南谷九溪

你說的,都對

打工人機

和離後,我成了皇帝的心尖上的人

森林裡的迷鹿

玉牙

蔽日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