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國子監的學子不願相信這個殘酷的事實,他們懷疑是張太后想要圈禁天子,行呂后之事!

畢竟前段時間的謠言傳得沸沸揚揚,眾人現在都清晰地記得!

在不少激進計程車子號召下,整個帝都的學子都紛紛來到宮門外哭喊著要見聖天子!

甚至大罵張太后牝(音同聘)雞司晨,惑亂朝綱,包藏禍心,妄圖竊取神器!

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接到太后懿旨的朝堂重臣盡皆震恐不已,紛紛從家中或任所趕往乾清宮。

他們同樣不願相信那個陰險狡詐的小王八蛋會突然離世,他們想要知道真相!

到底是陛下驟崩,還是發生了宮廷政變!

奪門之變的慘劇還歷歷在目!

沒有人敢掉以輕心!

況且一朝天子一朝臣,下一位新帝即位之後,原本朝堂之上的勢力集團必定會重新分割,他們的固有利益必將受損!

如若不是這位聖天子仁厚,不願與他們撕破臉皮,痛下殺手,他們哪敢屢屢觸怒龍顏!

最關鍵的是這位聖天子即位才堪堪四月,雖然經常做出一些革新之舉,但是不難看出全是於國有利的仁政!

他們之所以會報團抵制,是因為這些仁政損傷了他們自身的利益。

但這些新政對於朝堂和大明的益處,他們都不得不承認!

比起先前那位好大喜功、恣意妄為的正德皇帝,這位聖天子不知道好出多少倍!

他們發自內心地同樣不願意相信這位聖天子會驟崩!

他才年僅十五歲,絕對不可能!

陳寅和陸炳接到太后懿旨時,心中大呼不妙,陛下在寢宮內醉酒他們是知道的,甚至陛下起初還召見過他們一同暢飲,不過二人自知職責在身,因此嚴詞拒絕。

這下可是真的麻煩大了啊!

老實的陳寅選擇不理會這懿旨,畢竟禁軍由陛下掌管,他有權不接受。

而陸炳就聰明多了,裝作不知道的樣子,出動了錦衣衛戰部所有成員按懿旨封鎖了皇宮。

面對群情激憤的學子,陸炳在弄清原委後哭笑不得,他知道乾清宮裡喝得酩酊大醉的那四個王八蛋此次定會被收拾個慘!

憂心忡忡的群臣入宮後,撞見了等在乾清宮外的謝遷等人。

謝遷見狀不明所以。

這些大臣跑來幹什麼?此事鬧這麼大嗎?

於是上前詢問眾人的意圖,得知太后懿旨的他納悶不已。

這小王八蛋不就是懈怠了幾天,喝了點酒嗎?至於嗎?

無功而返的謝遷滿臉疑惑地轉頭看向楊廷和,眼神中帶著一絲不解,這反應也未免太大了吧!

於是出言詢問道:“介夫啊!你到底跟太后說了什麼?這狀況不對啊!”

楊廷和仔細回想了自己的那句話,突然反應了過來,尷尬不已地回答道:“老夫說陛下出事了!”

謝遷聞言差點氣得破口大罵,這句話能亂說嗎?

離先帝壯年驟崩還沒到一年時間,此話一出,誰不會往那方面想?

“老夫也是見事態緊急,口不擇言嘛!”眼見周圍眾人看自己的目光越來越不善,楊廷和不由出言爭辯道。

謝遷很是想揍一頓這個越來越不正經的老東西,於是出言諷刺道:“你自己想好怎麼收場吧!尤其是兩宮太后!”

楊廷和望見一路小跑過來的蔣太后,以及隨後趕到的張太后,心中苦笑不已,一片慘淡,他今日怕是要被收拾個慘!

不但兩位太后不會輕易饒了他,就連那個小王八蛋知道事情原委後,還不得找他拼命!

但他明明是為了勸諫這小王八蛋!

不過是因為口誤差點將這個小王八蛋送走了!

蔣太后看見眾人,臉上的眼淚止不住地掉,厲聲詢問眾人到底怎麼回事,她不敢相信自己的兒子才十五歲便夭折了!

眾人皆轉頭看向楊廷和。

楊大牛尷尬地正準備上前解釋,但兩位太后見一眾大臣沉默不言,心中的哀痛更甚,急忙衝進了乾清宮。

映入眾人眼簾的是斜躺在地上的聖天子,和三個東倒西歪的醉漢,以及一個流著涎水的小宦官!

地上一片狼藉,酒瓶到處都是!

張太后見狀瞬間明白了怎麼回事,氣得渾身發抖,轉身怒視著楊廷和以及董廠二人。

她今日這臉面算是丟盡了!

同樣怒火沖天的蔣太后此時恨不得殺了董廠這個亂傳話的賊子!

心中原本的悲痛化作了怒火,看到自己兒子這不學無術的模樣,氣得她上前直接一巴掌扇了上去。

原本不省人事的朱厚被突如其來的一巴掌打懵了,怒氣衝衝地叫道:“哪個王八蛋?老子不就喝了點酒嗎?”

待他睜開雙眼看清面前之人時,嚇得冷汗直流,酒勁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一眾大臣眼觀鼻,鼻關心,低頭忍住臉上的笑意。

心中均是早已樂開了花!

沒想到有生之年會見到這等大烏龍,實在是太有意思了。

“逆子,你剛剛說的什麼渾話!”蔣太后憤然怒斥道。

朱厚委屈巴巴地看向張太后,卻不想這位太后同樣怒視著他,心中委屈更甚。

這也太欺負人了吧!

他不就忙裡偷閒喝了點酒嗎?

至於嗎?

看到目光躲閃的楊廷和,朱厚本能地察覺到事情不對勁,怒喝道:“老東西你說清楚,到底怎麼回事!”

滿臉笑意的群臣再也忍耐不住了,盡皆暢快地大笑出聲。

這是發自內心的喜悅,聖天子無事,便是今日最好的訊息。

張太后羞愧地無地自容,怒氣衝衝地轉身離開了。

蔣太后訓斥了朱厚幾句,勒令其明日繼續參加日講,也旋即追著張太后而去。

群臣紛紛請辭,只剩下了跪在地上的楊廷和與董廠二人。

弄清原委的朱厚氣得破口大罵,恨得他牙癢癢,差點提刀砍死二人。

不過朱厚到底還是忍住了,怒斥了二人幾句將其趕了出去。

朱厚沒想到他的第一次“假期”就這樣草草結束了,並且還有一堆麻煩事等著他出面處理。

今日之事如同發生在萬曆十五年的“午朝大典”事件一般,上演了一場滿朝文武都參與的超級大烏龍!

僅僅因為一個不確定真實性的訊息,陛下欲舉行午朝大典,包括文武百官、禁軍侍衛倉促之下竟然全都選擇了相信,並且盛裝出席,不得不說真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最後得知訊息的萬曆皇帝為了不損傷朝廷威名,選擇以禮部和鴻臚寺演習安排不當為由將此事的真相掩蓋了下去。

現在朱厚同樣面臨這樣的困境,整個帝都都因他的“驟崩”而悲傷,甚至那些學子還在宮門外哭訴,必須由他出面才能解決,否則隨著時間流逝,謠言發酵,恐怕真的會造成朝堂大亂。

朱厚迅速身著常服來到宮門外的學子面前,溫聲勉勵了眾人,以他突然暈倒為理由向大家解釋了此事,澄清了謠言。

學子與百姓們喜極而泣,紛紛奔走相告,整個帝都瞬間一片歡騰。

看著百姓臉上洋溢著發自內心的笑容,朱厚的心中感慨萬千。

他先前所有的努力並非沒有成效,百姓心中已經認可了他這位聖天子。

因為他給這些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看著百姓臉上的笑容,朱厚原本浮躁的心也不由安穩了下來。

百姓們幸福,這便足矣!

不過同時朱厚也給自己敲響了警鐘,不能做一個“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糊塗天子!

未嘗知民之哀!未嘗知民之憂!未嘗知民之勞!未嘗知民之懼!未嘗知民之危!

這樣他與那位“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有何區別?

只有深入民間,在瞭解民間疾苦的同時,讓百姓瞭解他自己,這才是一位真正的聖明君主應該做的!

但是基於便宜堂兄朱厚照的恣意妄為,朝堂重臣們是絕不會輕易允許他出宮的,因此朱厚只能寄希望於現在的官方報紙之上。

報紙始於唐朝,自宋朝時發報制度日趨完善,稱為邸報,並且盛行非官方出版的民間報紙,甚至出現了“新聞”一詞,百姓也因此得以知曉更多各地的時事,畢竟通訊極為不發達,他們想要了解京師的訊息,也只能透過這報紙。

而大明立國後,雖然承襲舊制,依然設有由通政司管轄的官報,但對其內容做了嚴格的限制,並嚴禁透露任何有關於北境邊防的訊息,違者斬!

這也是為何不少學子都以為自己生活在“太平盛世”之中的主要原因,他們沒有獲得能夠知悉訊息的渠道。

煤山戰神朱由檢就幹過這樣的事兒,因當時的兵部尚書陳新甲在邸報上洩露他派遣密使清廷乞和的訊息,朱由檢惱羞成怒之下將其下獄處死!

其實朱厚也能理解,當權者這種做法是不想引起國民恐慌,防止他們杞人憂天。

畢竟即便在後世,也會封鎖掉一些敏感資訊。

而朱厚現在要做的就是適當修改邸報上面的內容,讓百姓瞭解自己先前種種新政的益處,只要得到百姓的支援,或許他的改革開放之路還能更加順利一些。

畢竟輿論是可以殺人的!

假如朱厚將一貪官汙吏的詳細罪行掛到了邸報上,那此人的名聲將會徹底變得臭不可聞,在百姓的聲討中,自殺謝罪以保全家人都極有可能。

朱厚越想越覺得這報紙一事大有可為。

而管理通政司的通政使秩為三品,是“大九卿”之一,除卻低於內閣大臣外,地位等同六部尚書、大理寺卿和都察院的都御史,稱得上是位極人臣了。

頹廢了十幾日的朱厚在百姓的擁戴下重拾了信心,決心繼續為百姓謀福利,繼續搞事情!

而他這次的目標,就是通政使!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成神1

不多8

赤腳大仙賣鞋記

蟲三思

第二個明天

桉紓

我在星際猥瑣發育

眼神恍惚的祖天坤

等不來的春

XL等不來

孫方

子涵剛滿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