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因阿瓦王朝與白古王朝對立,故而分為上下緬甸。

阿瓦王朝在國主明吉斯伐修寄的英明治理下,國力正蒸蒸日上。

而下緬甸孟族建立的白古王朝,同樣迎來了一位老成持重的英明君主,彬尼亞烏。

彬尼亞烏繼位之後,景邁軍入侵直通縣等地,經過三年擊退強敵,而後統治達到定點,不但打退北緬阿瓦朝軍隊,亦成功鎮壓各方叛亂,後與阿瓦王朝簽訂和平協議,雙方友好通商。

這難得的安寧,令白古子民對彬尼亞烏感恩戴德,盛讚國主的英明神武。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此刻彬尼亞烏正大發雷霆,看著阿瓦國王的親筆書信,陷入了沉思之中。

大明南疆大將軍沐春率二十萬刀兵進駐麓川,意欲對緬甸用兵,吞併整個中南半島!

彬尼亞烏有些不敢相信這個殘酷的現實,但事實就擺在眼前,他也不得不接受!

顯而易見,阿瓦王朝必定首當其衝,面臨大明王師的猛烈進攻,白古王朝完全可以作壁上觀,對明吉斯伐修寄的結盟書信置之不理!

但是這之後呢?

大明王師踏平了阿瓦王朝,侵佔整個上緬甸,他們是否會感到滿足,就此退兵休生養息,還是說直接揮筆南下,繼續進攻白古王朝?!

呵,那可是大明啊!

一個上緬甸,根本就滿足不了他們的胃口!

從最初的高麗倭國,到安南暹羅,再到南洋諸國……

大明耗時多年,一個接一個地吞併了周邊鄰國,又豈會停下其吞併擴張的腳步?

他們的目標,是整個中南半島,是整個東亞天下!

基於大明水師不斷出海遠行的緣故,而今周邊鄰國也多多少少真正認識了這方世界。

但是隨著這認識加深擴充套件,他們卻是更加感到惶恐不安!

尤其是大明帝國擊敗了中亞霸主帖木兒帝國之後,這種無與倫比的強烈壓迫感,幾乎令周邊鄰國快要窒息!

似乎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之上,乃至在這方世界之中,沒有任何國家可以阻擋大明吞併擴張的步伐!

不過沉寂了短短兩年,明廷便再次出兵,而那該死的思行法恰巧給了他們一個完美的出兵藉口,一個順理成章地吞併整個中南半島的藉口!

該死的蠢貨!

彬尼亞烏有些疲憊,他如今已經六十幾歲了,倘若身處巔峰時期,絕對會同大明帝國爭鬥一番。

但是如今,他已經沒有精力,去面對一條騰飛的巨龍!

但是就這般臣服大明,將王國拱手相讓,彬尼亞烏自然不願。

沉思良久,這位白古國王下了一道王命,命將軍亞扎底律率五萬大軍前去阿瓦王朝,共同抵禦明軍南侵。

這是整個白古王朝最精銳的軍隊,也是他能夠給出的最大幫助。

倘若到了這種地步,阿瓦王朝依舊被明軍踏平,那便只能證明,大勢已去。

亞扎底律乃是孟族最威猛的勇士,也是孟族子民最敬仰的英雄,由他出面率大軍前去上緬甸,抵禦明軍南侵,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除此之外,彬尼亞烏還給鄰邦各大小國送去了國書,共計徵召了軍兵五萬餘人,戰象三百餘頭,隨同白古大軍共同趕去阿瓦城。

正當下緬甸群情激憤,緊鑼密鼓地籌劃著共同抵明軍南侵時,阿瓦王朝都城阿瓦城此刻卻是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就在不久之前,前線傳回戰報,明軍不知何時調集水師艦隊,趁著夜色對沿岸阿瓦軍發動了毀滅性的突襲,明吉斯伐修寄沿江佈置的軍事防線,一夜之間便被摧毀殆盡!

明軍乘坐高大戰船,旁若無人地度過了伊洛瓦底江,直挺挺地向著阿瓦都城殺來,所過之處無人可擋,貴族官員全都倉皇南逃,百姓子民望風而降,阿瓦城即將面臨大明王師的猛烈進攻!

阿瓦城的北面是緬甸著名的伊洛瓦底江,東面是伊洛瓦底的支流米坦格河,南面和西面是連線上述兩條河的運河,故而它的整個城市佈局不同於緬甸的其他四方形的都城,而像一隻蹲坐的獅子。

四面環水的優渥地利,帶給了阿瓦王城發達的農業與運輸,然而誰都沒有想到,這天然的水利條件,竟會在此刻成為埋葬他們的砝碼。

不過五日,還未等阿瓦國主徵集軍兵,前去佈置軍事防線,大明王師乘坐水師戰艦,順江而下殺入阿瓦腹地,逐一掌控了沿江的重鎮關隘。

而後便兵分四路,將阿瓦王城團團圍住,外有水師艦隊壓陣,內有南疆刀兵攻城,盛極一時的阿瓦王朝此刻正面臨滅國之危!

明吉斯伐修寄立在阿瓦城頭之上,呆愣愣地看著城外密密麻麻的大明軍隊,心中生出了無比的苦澀與絕望!

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析的戰鬥!

大明帝國的軍事實力,遠遠超出了周邊鄰國的想象!

他們之所以會等到此刻出兵,並非是因為與帖國一戰令他們元氣大傷,而是他們在等待一個機會,一個名正言順出兵南疆的機會,這樣可以讓他們當了表子還立牌坊!

該死的思行法!

沐晟看著眼前這座模樣怪異的阿瓦都城,輕車熟路地命人向城內攢射箭雨,箭雨之上綁縛著招降書與討賊文,內容嘛無非就是阿瓦國主魚肉百姓、挑起戰事、暴虐不仁,大明天軍特來拯救百姓於水火等等。

這些理由與藉口,明軍將士再熟悉不過了,或許這就是熟能生巧吧。

沐昂有些無聊地看著阿瓦城,突然對自家兄長提議道:“二哥,不如我先行一步,去下緬甸玩玩?”

“唔……去吧,據那些降將所說,阿瓦國主散播了王師來襲的訊息,並向下緬甸請求援軍,估摸著兵力也就四五萬吧,我給你五萬精銳,夠了吧?!”

“夠了夠了,你就在這慢慢磨吧!”

“注意軍律,另外帶上老四,我沐家男兒,哪有不衝鋒陷陣的道理!”

兄弟二人就這般定下了計劃,隨即沐昂率三萬精銳離去,獨留下沐晟對阿瓦都城發起了進攻。

一般第一波招降是沒有效果的,只有連續猛攻個三五十日,讓他們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脅,這些蠻民才會放棄所有的驕傲與自尊,老老實實地臣服在大明王師腳下。

至於沐昂與他麾下的三萬精銳,沐晟是不怎麼擔心的。

因為整個緬甸,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是,我咋就穿成皇帝了?

萌凌

大明國士

子率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