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七年,四海昇平。

然而一封求援奏章,卻是瞬間打破了帝國的安寧。

因此時緬甸正處於分裂時期,北部有麓川政權和阿瓦王朝,南部的勃固王朝也開始興起,阿瓦王朝雄心勃勃,準備統一緬甸,向南部的勃固王朝不斷移民,甚至發生了阿瓦王朝撣族移民刺殺勃固王子的事情,導致兩國戰爭不斷。

麓川政權當年被帝國大將沐英一戰擊潰,成為大明麓川宣慰司,至今都未能恢復元氣,時常被阿瓦王朝侵擾。

麓川勢力漸衰,所屬部落紛紛自立,宣慰使思行法萬般無奈之下,只有向大明求援,請派王師從中調停,以維護思氏在麓川政權的正統地位!

但思行法萬萬沒有想到,他這封萬般不得已的求援奏章,卻是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改土歸流活動!

南疆大將軍沐春收到訊息後,險些大笑出聲,當即命人快馬加鞭,將思行法的求援奏章送往京師,自己則厲兵秣馬,準備進行掀起這場足以改變西南地區的偉大變革!

早在數年之前,沐春趕赴京師面聖之時,當今天子便提出過“改土歸流”的想法,但沐春回到雲南之後先是感染瘧疾大病了一場,而後又籌謀帖國來襲一事,加之當時的情況而言,四方初定,的確不太適合強力推行這項國策。

故而改土歸流一事一拖再拖,當今天子多次提及此事,都被沐春以時機未到極力勸阻,直到現在!

他苦苦等候的時機,終於到了!

只待朝廷調令下達,南疆大軍兵出麓川,不但可以趁勢打下中南半島西部廣袤地區,還可藉此機會推行改土歸流的新政,誠可謂是兩全其美的天賜良機!

佔據了大義之名,王師便可再無隱憂顧慮!

屆時讓那思行法主動提起改土歸流一事,在數十萬王師鎮壓之下,那些土司酋長安敢說出個“不”字?!

沐春沒有任何猶豫,當即對各大衛所下達了備戰將令,整個西南地區頓時充斥著一股肅殺之氣。

思行法的求援奏章很快便傳到了軍機處,此刻這座天子顧問機構,已經完全換成了當年的內閣九子楊士奇等人。

楊士奇看罷之後,清楚聖意的他不敢怠慢,同解縉等人知會了一聲,當即帶著這封求援奏章快步走到御書房,一路無阻地見到了當今天子,朱雄英。

“唔……士奇來了,說吧,有什麼事兒?!”

“囡囡乖,閨女乖,別揪了,疼!”

此刻這位武德大帝,正一手一個粉妝玉砌的小公主,逗弄得不亦樂乎。

一位是皇后娘娘誕下的福臨公主,另一位則是寧王妃誕下的臨安公主。

原本按照禮制,寧王朱十三誕下的子嗣,除卻嫡長子可承襲寧王爵位外,其餘等人的爵位則降下一等,稱某某郡王、郡主。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寧王妃剛剛誕下這位小郡主,皇上便一紙詔書冊封她為臨安公主,秩位如福臨公主故!

這怎麼能行呢?

這不是要了那些程朱儒臣的命嗎?

於是乎一封封彈劾奏章如雪花般飛向了軍機處,彈劾之人赫然正是寧王朱十三,也只能是這位寧王朱十三。

這些經年老吏,是不大敢去尋陛下麻煩的,尤其還是一位不惜程朱的陛下!

奈何當今天子一向不是個遵守禮法的人,而那位寧王殿下更是一個無法無天的主,視宗法禮制為狗屁,滿朝文武也只能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楊士奇在心中吐槽了一陣,象徵性地推辭了兩句,便一屁股坐到了小板凳上,將那封求援奏章遞給了御前大太監三寶。

王鉞已經老了,自請前去為先帝守陵,三寶自然就成了御前第一大太監,紫禁城的大內總管。

“皇上,麓川宣慰使思行法上了一封求援訴苦的摺子,希望朝廷能夠派出援軍,收拾一下不聽話的阿瓦王朝!”

“南疆沐大將軍的意思則是,推行改土歸流國策的時機到了,還可趁勢打下整個中南半島,這件事情他是極力贊成的!”

朱雄英聞言微微一笑,對三寶使了個眼色,後者立馬會意,與一名宮女上前將兩位小公主輕輕地接到手中,緩緩退了出去。

朱雄英這才如釋重負地伸了個懶腰,沒好氣地抱怨道:“士奇啊,這帶孩子當真是比處理國政還累啊!你家那位怎麼還沒有個動靜?要不要朕再給你尋幾個如花似玉的小妾?!”

聞聽此言,楊士奇當即羞得滿臉漲紅,想起這位陛下做出的那些荒唐事,忍不住低頭苦笑了起來。

這位皇上那可真是沒有把自己當外人啊,眼前當年的一眾兄弟不是忙於練兵打仗,就是忙於處理政務,終生大事那是一個都沒解決,於是乎大手一揮,直接辦了場“鴻門宴”……

反正那夜之後,兄弟幾人再沒一個單身漢,尤其是李景隆這可憐的傢伙,翌日清晨發出了一陣淒厲的慘叫,蜷縮在被子裡面哭得撕心裂肺,那傷心模樣看得一眾兄弟都心酸落淚……

據說皇上聞訊後悵然若失,獨坐了御書房中良久,最終幽幽地嘆了口氣。

“卿本佳人,奈何是個男兒身?”

從那以後,李大總兵便長年駐守在日倭高麗等處,並時常出海遠行,好幾年不見人影,顯然是被某個渣男傷透了心。

“皇上,談正事要緊,沐大將軍可是正在厲兵秣馬!”

“還能怎麼談?打就是了!朕早就想要推行改土歸流的國策,奈何沐春這個混賬瞻前顧後,唯恐那些儒臣攻訐於他,非要等一個天賜良機,佔據大義之名!”

朱雄英沒好氣地回答道,顯然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

改土歸流不但可以強化中央政府對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而且還可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是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治理、版圖開拓與鞏固的重要政策,更可以在取得成效後,成為朝廷治理烏斯藏與漠北等地的藍本。

早就數年之前,朱雄英便跟沐春通了氣,讓他做好準備,奈何這一等就是幾年時間。

準備了這麼多年,倘若他沐春還不能順利推行,那他就不是帝國大將沐英的麒麟兒了!

“命兵部與五軍都督府給南疆下一道旨意,同意此次出兵行動,以沐春為徵緬大將軍,徐輝祖、沐昂為輔,即刻出徵緬甸,統一中南半島!”

“另外,勒令六部百司做好準備,尤其是吏部與戶部,中南半島打下之下,如何安撫百姓收攏民心,派遣官員前去佈政,又夠他們忙的了!”

楊士奇躬身領命,隨即起身離去,渾身都充滿了幹勁。

中南半島一統,那大明南疆的最後一塊版圖,可就徹底補全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孔子掛像

長借白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