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

多麼美妙的數字!

在同太祖爺一番討價論價之後,朱雄英鼻青臉腫地走出了御書房,卻是忍不住仰天狂笑。

先前冠冕堂皇地說了那麼多,口稱為了大明長盛不衰,不惜出賣自己的身體,也要革除這隱患較大的俸祿制度。

但朱雄英又不是聖人,他也有著自己的私心。

朱某人的真正目的,除了那些冠冕堂皇的藉口之外,自然還為完成小建文終其一生都未完成的偉大事業————削藩!

削藩戰神小建文,在齊黃方三位真君子的輔佐之下,悍然對一眾實力愈發強橫的藩王舉起了屠刀,卻是沒料想到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把自己的皇位削跑了。

至於小建文為何要削藩,那就是太祖爺幹得蠢事了。

太祖爺大手一揮,陸續分封了他年長的九個兒子把他們封在西北邊境和長江中部等戰略要地,並且王位世襲。

這些強大藩王起初都是用來作為抗擊蒙古侵略和鎮壓叛亂的支柱,均享有鉅額年俸和尊貴的特權。

雖然他們在法律上對境內平民百姓不享有直接的行政權力,但他們每人都節制三支武裝輔助部隊,其人數高達一萬到一萬五之間,還具有臨時節制地方軍隊的莫大權力!

換而言之,這就是西漢的各地諸侯、李唐的地方節度使,還是名正言順的天潢貴胄,隨著他們的勢力愈發強橫,甚至足以威脅到中央皇權,這他孃的那個皇帝不會採取削藩政策?

若是朱雄英坐到了那個位置上,自然也要採取削藩政策,心狠手辣地對準一眾藩王,即便不要了他們的命,也會要了他們的軍權。

但很可惜的是,他離那個皇位,中間還隔著一位太子,偏偏還是個仁厚無雙的太子!

等到再過個幾十年,老爹朱標嗝屁兒,那些藩王的實力只怕早就騰飛,朱雄英想要憑藉皇帝威信,兵不血刃地進行削藩,只怕可能性微乎其微!

故而種種因素影響之下,此刻改革這俸祿制度,一來可以提高官員的俸祿,使得他們對自己感恩戴德;二來可以消除宗室成員日後人口暴漲帶來的巨大隱患,斷絕他們爬在大明子民背上吸血的可能;三來可以極大地削弱藩王塞王的實力,不至於日後鬧得太難看。

畢竟沒了經濟基礎,你再牛逼也養不活太多的私人武裝。

至於老爺子心中清不清楚,自己的真正目的,朱雄英並不在意。

既然他讓自己放開手腳去大刀闊斧的革故鼎新,那麼就定會鼎力支援自己,其他的想法與博弈,二人心中清楚便可。

從方才的九成開始討價還價,到最終的六成,已經算是太祖爺的心理承受極限了,朱雄英本想削減五成便可,卻是沒料想到老爺子今日態度有些不一樣,竟是同意了六成。

只能證明,當今天子,真的行至暮年,銳氣盡喪,只圖安穩啊!

“三寶,去內閣,告訴楊士奇他們,儘快擬出詳細俸祿等級來,遲則生變!”

朱雄英意氣風發地下令道,三寶太監聞言連連點頭,心中對這位太孫殿下充滿了敬意與懼意。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燒到了自家親戚身上,這位太孫殿下,行事作風還真是雷厲風行,果斷狠辣啊!

與此同時,御書房中。

太祖爺沉默良久,突然低聲開口道:“安道,你說,英兒為什麼要革新俸祿制度?”

杜安道聞言心中一凜,急忙躬身回答道:“為了大明盛世永昌!”

豈料太祖爺橫了他一眼,沒好氣地笑罵道:“呵,你這狗奴才,是真不知道?還是不敢說?”

這下杜安道有些坐蠟了,選擇躬身低頭,沉默不語。

太孫殿下為何要革新俸祿制度?

難道真就如同他所說那般,為了消除日後可能產生的隱患?

要知道,此次俸祿制度革新,最大的苦主乃是那些宗室成員,最大的受益者卻是滿朝文武乃至天下各地的朝廷命官!

監國第一天,削減宗室俸祿,補償天下官員,這位太孫殿下的手段,真是令人讚歎啊!

但這些東西,杜安道雖然明白,卻不能說,尤其不能說給皇上聽,否則那就是進獻讒言了。

太祖爺眼瞅著杜安道當場認慫,也不願為難這個陪伴自己多年的耿耿忠奴,自顧自地開口道:“呵,革新俸祿制度,一替讓百官對他歸心,樹立朝堂威望;二消除了日後可能產生的隱患,不至於讓我老朱家被人戳脊梁骨!”

“但是,這三嘛,還能為了什麼?為了削藩!為了穩固皇權!”

“偏偏這個小王八蛋,還打著家國大義的名頭,讓你挑不出半點毛病,實際上對他而言卻是一舉三得,即便你心知肚明,也不得不順著他的意思下詔!”

“這個小王八蛋,真是天生做皇帝的料子啊,朕在他這個年紀的時候,還在廟裡撞鐘呢,哪裡會這些帝王心術?”

老爺子長嘆一聲,與杜安道對視了一眼,而後二人盡皆搖頭苦笑了起來。

所謂妖孽,莫過於此吧?

十五歲的少年郎,行事作風狠辣果決,且一向謀定而後動,吃準了當今天子的心理,悍然對宗室成員進行打擊壓制,從而穩固皇權,樹立威信!

這個小王八蛋,還能再妖孽一點嗎?

太祖爺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只能慨嘆歲數大了,經不起折騰了。

他何嘗看不明白,這個小王八蛋的真正用意。

但經過朱棣一事後,老爺子同樣也看明白了分封諸王的弊病,他給予這些兒子的權力,未免也太大了些!

若是一個個都如小十三這般親近太子太孫的強橫塞王,那是福不是禍,但如若都是朱棣這等野心勃勃的實權親王,那對中央皇權而言,就是一場致命的災難!

削藩,的確該削!

但不能削得太狠,下手不能太毒!

畢竟,那些可都是自己的子孫後人啊!

“那個小王八蛋的底線,也就是五成罷了,或許朕硬氣一些,只允許他削減宗俸四成,他也不敢吭聲!”

太祖爺顫巍巍地起身,眺望著大明山河,自顧自地低喃道。

“但是,他的表現讓朕很是驚喜,比之標兒做的那些蠢事,不知高明瞭好幾倍,所以朕遂了他的心意,還多給了他一成!”

“不過一個是仁厚無雙的太子,一個是心狠手辣的太孫,這兩個孩子,將來真的不會走到對立面去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帝國開始的稱霸

支離破碎的心

大秦青竹你別跑

子安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