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三年六月初,年輕驍將沐春率五萬大軍由雲南蒙自南下,一路斬關奪隘,與主力大軍成功會師白鶴江。

因明軍每到一處還未開始攻城前,便先分發討賊檄文,致使城中民心動搖,士氣大跌,開城投降者不計其數。

明軍這才得以在短短兩月之內便一路攻城拔寨,成功會師白鶴江,完成了作戰計劃的第一階段。

自此安南小國外圍防線皆已經被勢如破竹的明軍輕易攻破,現在阻礙明軍前行步伐的便是安南重鎮多邦。

安南分東、西二都,且境內多江,胡漢蒼調動麾下安南軍隊沿著江邊兩岸立柵佈防,據重鎮多邦固守,企圖依靠天險之利打消耗戰,拖垮戰線太長深入且異地作戰的明軍。

如此一來,越軍與明軍隔江對峙,雙方都清楚多邦之戰的重大意義。

若是明軍攻破多邦重鎮,那大越再無天險重鎮可守,明軍完全可以一馬平川地進攻安南腹地,直至逼近安南國都升龍!

但這座安南重鎮多邦城乃是由國相胡季犛傾舉國之力打造,不但三面環水,並且建於山上,易守難攻,號稱安南有史以來最為堅固的城池。

正因其三面環水,僅在前方有一個沙灘可以供明軍士兵衝鋒,但這沙灘由於太過於狹窄,能展開的兵力並不大,故而更是增加了明軍攻打此城的難度。

象徵性地發動了幾次猛攻盡皆無功而返後,一時之間藍玉與沐春不得不暫時停止攻城,重新制定作戰計劃,試圖尋到一個天賜良機。

安南一方,陳叔明同意了太尉陳㬎之計,當場砍了國相黎季犛的人頭,試圖以此戳破明軍的狼子野心。

胡元澄此刻不過因父權勢被朝廷授為上林寺的判寺事,連位列朝堂的資格都沒有,聞訊大驚失色,在駙馬爺楊靖的幫助之下混在日不落商隊之中,與其一同倉皇逃離了國都升龍。

楊靖之所以會冒險回到升龍,其一是為了自己老婆孩子,其二則是為了這胡元澄而來,這個其貌不揚的安南蠻夷,可是那位太孫殿下點名要的人。

嗯,也不知道那位殿下存的什麼心思,難道還有這方面的癖好?

眾人方才逃出升龍,身後大越太尉陳㬎派出的追兵便已趕到,大有一副必將胡氏斬草除根的架勢。

好在楊靖這兩年多瘋狂砸錢,硬生生地砸出了一支戰力兇猛的護衛軍,盡皆是些刀口舔血的亡命之徒,在金錢的誘惑之下悍不畏死地反擊,將追兵絞殺一空,眾人這才得以逃出生天。

與此同時,為防多邦重鎮有失,陳叔明命太尉陳㬎率二十萬大軍趕往多邦,並派出了王牌戰師戰象軍隨行,企圖將明軍牢牢阻擋在多邦防線之外。

當然,黎季犛的人頭自然被欽差特使範巨論帶著當日便趕往多邦,一為趁訊息還未傳播開來,提前奪了多邦守將胡漢蒼的軍權,以防此賊趁機作亂;二為與明軍交涉,獻上黎季犛的人頭以試探明軍的真正意圖,即便不能迫使明軍退兵,也要戳穿他們披在身上的那層遮羞布!

三方勢力即將匯聚多邦這座堅城,一場決定安南存亡的國運之戰即將展開。

對此朱雄英毫不知情,因為這位監國太孫殿下,考成新法才頒佈下去,便遇到了極大的阻礙!

朱某人怎麼都沒有想到,那些個王八犢子竟敢陽奉陰違,視考成新法於無物,甚至公然報團予以抵制!

考成法嚴格考察各級官吏貫徹朝廷詔旨情況,要求定期向內閣報告地方政事,一方面提高內閣實權,一方面加強了中央集權,可謂是對大明極其有利的國策。

朱雄英為此不惜罷免了一部分因循守舊、反對變革的頑固派官吏,選用並提拔支援變法的新生力量,試圖透過這種方式保證考成新法的順利推行。

但是那些個王八犢子,那些個老舊官員,尤其是靠祖宗陰德得到官員職位的關係戶們,覺得自身利益受損,再加上考成法嚴厲的考核,竟是鳥都不了自己這個監國皇太孫,甚至還轉頭向太祖爺打起了小報告。

若非老爺子堅定不移地力挺自己,僅是將那些奏摺摔到了自己臉上,順便臭罵了自己一頓,朱雄英還不知道這群孫賊膽子這麼大,敢跟自己對著幹!

嘿,孫賊,玩得夠花啊!

一腳走出太子宮,朱雄英便立馬指揮天劍局,將背後那些搞風搞雨的王八蛋查了個清楚,卻是沒想到這其中還有宗室成員參與。

秦王朱樉,晉王朱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山河社稷圖【南瓶竹絮】

瓶佳佳

倚天屠龍記續

為伊畫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