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徒一事解決,滿朝文武被皇太孫噁心個半死,也沒了繼續待下去的心思,一個個地三緘其口,準備早點結束今日的朝議。

正當無人上奏,太祖爺準備散朝時,蘄國公康鐸卻是緩緩走了出來。

群臣見狀心中一凜,當即振作起了精神。

不為其他,只為這位新任蘄國公牽動著太多人的利益了。

自他成為水軍元帥,坐鎮倭國高麗之後,一船船產於二國的仙丹妙藥被運往爪哇、琉球、占城、暹羅等海外諸番,為大明攫取了數以億計的海量財富,以及不計其數的奇珍異寶。

原本有些捉襟見肘的大明,因為他康鐸,突然富庶起來了,可以說是國庫充盈,銖鏽繩斷,煌煌一派盛世之景!

而康鐸也因此等大功,由蘄春侯晉封為了大明頂級勳貴————蘄國公!

這康鐸不過三十之齡,便因功晉封為頂級國公爺,實在是羨煞旁人啊!

不少朝臣心中可都清楚,康鐸這個水師元帥的位置怎麼來的,以及他手中掌控的仙丹妙藥,怎麼來的!

康鐸本身才華橫溢嗎?

呵,不過是一個頗有幾分勇武的將門之後罷了!

此子只是勉強比之那些大字不識幾個的丘八好出一絲,僅此而已!

但就是這樣一個將門子弟,卻來到了他爹康茂才都未曾企及的高度,成功受封國公爺,位極人臣!

追封的蘄國公,與實授的蘄國公,這二者之間的區別,可是差了十萬八千里啊!

而這一切羨煞旁人的際遇,盡皆出自一人之手。

不少朝臣眼紅無比地看向皇太孫,卻見這廝正與宣德侯大眼瞪小眼,一時之間有些哭笑不得。

這位殿下,還真是放蕩不羈啊!

察覺到不少朝臣的眼紅目光,朱雄英先是一愣,以為這些朝臣是在怒視著自己,當即惡狠狠地一一瞪了回去。

“啟稟皇上,現今爪哇、琉球、占城等國購買量已經達到極限,但我大明生產的仙丹卻是源源不斷,以致於庫存積壓甚重,臣請皇上恩准水師艦隊下西洋,開闢新市場!”

太祖爺:“???”

滿朝文武:“???”

下西洋?

開闢新市場?

嘶……

難道鄰近幾個小國,都滿足不了你的胃口嗎?

大明這腳步,邁得是不是太快了些啊?

才短短几年過去,就準備上高速了?

一時之間,太祖爺有些心慌意亂,並未開口回答。

眼見皇上有些遲疑,給事中杜欽出列反駁道:“啟稟皇上,此舉萬萬不可!”

“而今四方初定,軍民疲敝,雖國庫充盈,但大明連年天災不斷,且北疆蠻夷、南疆土酋時而挑釁寇邊,哪一處都得撥款支撐。”

“水師艦隊遠行西洋,一次便支費浩繁,靡費甚眾,長此以往必會致使庫藏為虛,民生凋敝,此舉絕不可行!”

老爺子尚未開口,便有人跳了出來堅決反駁。

不過這杜欽講的都是大實話,不少朝臣都暗自點頭贊同。

大明四方初定,且接連爆發天災,軍民早就疲敝不堪,此刻若是水師艦隊遠行西洋,只怕會引起民憤民怨啊!

畢竟此去西洋,可並非是一件易事,光是一來一回少說也得好幾年。

而且這支靡費了朝廷無數錢糧的船隊,帶著大明特產的絲綢陶瓷,帶著大明數萬兒郎將士,一旦離開海岸揮別故土,自此便是將身家性命俱都寄在了海圖之上,在茫茫大海之上孤獨前行。

只要出現任何一個錯誤和疏忽,對於這數萬人而言,都將會是一場滅頂之災!

如得不到淡水補充,如船上爆發疾病,如偏離航線海圖……

下西洋,需要提前籌備,需要未雨綢繆,而非一時興起,熱心來潮,便可下定決心。

何況大明眼下正在修生養息,發展民生,的確不宜在此刻出海遠行,巡曵異域!

太祖爺聞言亦是點了點頭,隨即將目光看向了愛孫。

真正想要下西洋之人,恐怕是自己這個好聖孫吧?

朱雄英察覺到了老爺子的目光,也不敢再繼續看戲,施施然地走了出來,對著杜欽反駁道:“為何不下西洋?而今大明物阜民豐,國庫充盈,此刻不下西洋更待何時?”

“至於北疆韃子與南疆土酋,不過是些跳樑小醜罷了,北疆都快被朱壽將軍打成篩子了,南疆更是無須憂慮,飛球軍已然成型,正在接受訓練,大軍不日便可出兵南疆,踏平整個中南半島!”

“杜大人,小農思想要不得啊,你總想要將錢糧囤積起來以備不測,卻是未曾想過我大明也會因此錯過很多趁勢騰飛的大好機會,比如說現在!”

給事中杜欽一向以直諫敢言聞名朝野,但他受限於這個時代的侷限性,從思想上而言還是華夏民族一直以來的小農思想。

一不懂經濟流通的重要性,二不知大明帝國走上海洋強國的重要性,本著單純可愛的小農思想,建議皇上發展民生,這本就無可厚非。

但朱雄英已經等不及了,他迫切地想要讓大明水師殺到美洲去,帶回那裡特產的辣椒、菸草、土豆等農作物。

嗯,還有美洲黑人,有著一把子好氣力,是個拓荒開墾的小能手!

太祖爺聞言卻是依舊遲疑不決,畢竟此事涉及太深,牽扯太廣,稍有不慎便會動搖民心。

試想一下若這船隊一去不復回,數萬兒郎就此葬身魚腹,那對大明的打擊而言,將會是沉重且致命的!

“皇爺爺,諸位大人,難道你們忘了懸掛在御書房中的那副《山河社稷圖》嗎?”

“西方列強正在全力造船練軍,已經開始出海遠行,掠奪他國,壯大幾身,如同滾雪球一般愈發強大,誰能保證他們的堅船利炮不會打到我大明海域來?”

“海上巨利諸位有目共睹,神器甘薯便是出自海外,僅是海外藩國最普通的作物!”

“或許諸位臣工都已經見識過了,水師艦隊帶回的無數奇珍異寶,但那不過僅是冰山一角罷了!”

“大明欲要富國強兵,必從海洋入手,絕不可置海洋於不顧!”

“因為財富取之海洋,危險亦來自海上!一旦他國之君奪得南洋,一旦西方列強奪得南洋,攫取財富壯大己身,削弱我國,那大明豈非是成了他人口中的魚腩,被一點一滴蠶食鯨吞?”

“大明因先前的海禁國策,已經落後於西方列強數十年,此刻若是再不奮起直追,掠奪海上財富壯大己身,只怕我大明會被分而食之啊!”

“這是一個大爭之世,列國伐交頻頻,強則強,弱則亡,遠的不說,那神聖羅馬帝國與我大明帝國之間,僅是隔著一個蒙古帝國,其麾下的十字軍早就開始東征,所過之處雞犬不留,諸位臣工難道就無一點危機感嗎?”

太祖爺:“!!!”

滿朝文武:“!!!”

神聖羅馬帝國!

十字軍東征!

雞犬不留!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東奔大海

嘆一殊

深伏

四川李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