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兒子!”

“那也是朕的孫子!”

御書房內,太祖爺與太子爺正大眼瞪小眼,二人皆是面帶怒容,偏偏誰也不服誰,父子倆都是倔脾氣,不肯低頭服輸。

御書房外的杜安道聽得膽戰心驚,卻是不好開口阻攔。

自太子爺進入御書房後,二人的爭吵聲便沒有停過。

按理來說,太子爺是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一向循規蹈矩,恪守禮法,但今日之爭的焦點長孫殿下,太子爺這個做父親的自然不會善罷甘休。

那日太子爺將鄭本撞柱而亡一事告知了皇長孫,致使長孫殿下鬱鬱寡歡了大半個月,還未能緩過來,這就令皇上有些不滿了。

“鄭本之死與英兒何干?你告訴他有什麼用?”

“本就與英兒有關,我為何不告訴他?”

“他還只是一個稚童,你給予他如此之大的壓力,難道就不怕把這孩子壓垮了?”

“那當年父皇為何給予我如此大的壓力?當年我才六歲便要跟著一群碩儒名士進學修德,十三歲孤身趕赴臨濠祭拜祖墓,十四歲便被立為了皇太子,我的壓力還小嗎?”

朱標俊美的面孔之上竟是青筋暴起,幾近嘶吼著喊出了這句話。

太祖爺氣得渾身顫抖,怒而起身正欲將其痛罵一番,杜安道卻是急匆匆地走了進來。

“皇上,殿下,長孫殿下來了!”

英兒來了?

他來做什麼?

“傳!”

杜安道躬身離去,心中卻是暗中鬆了一口氣。

這皇長孫來得也太及時了,再不來還不知道皇上與太子爺會吵成什麼樣兒呢!

片刻之後,朱雄英大大咧咧地走了進來。

“皇爺爺孫臣來看你了!嗯?老爹你也在?”

朱標還未開口,太祖爺便譏諷道:“他是來找朕吵架的,真是翅膀硬了啊,管不住了!”

謙謙君子聞言回想起方才的失態之舉,想要開口道歉,但在愛子面前又放不下臉面,索性梗著脖子站在一旁,默然不語。

嗯?這氣氛有點不對勁啊!

朱雄英敏銳地觀察到二人臉色有異,迅速轉移話題道:“皇爺爺,這洪武大典還編嗎?”

提及正事,太祖爺緩緩坐到了龍椅上,沒好氣地答道:“反對的朝臣太多了,朕也不得不再考慮考慮,短時間內應該是會擱置了!”

果然如此!

看來馮勝等淮西將領的能量大到不容小覷啊!

連霸道無雙的太祖爺都不得不考慮他們的意見,將這種青史留名的大好事給擱置了下來。

主要還是立國之初,百廢待興,加之戰事不斷,此時編纂大典,的確是顯得有些心急了。

“那趙民望等碩儒名士該怎麼辦?這些都是人才啊!難道準允其致仕歸鄉?”

太祖爺略顯頭疼地捏了捏眉心,無奈開口道:“本想借助這些碩儒在士林的影響讓朝廷得到士林認可,奈何這些碩儒也不是傻子,他們不甘心老老實實地做個吉祥物!”

還不是因為您老人家掌控欲太強了!

強行把人家從深山老林之中抓出來做官,卻又不肯給他們應有的權力,想讓人家做個花瓶,這誰能夠受得了?

何況趙民望等人還是心高氣傲的碩儒名士,哪裡肯受這等委屈,不找你拼命才怪!

朱雄英無語地腹誹道,見太祖爺目光不善地望著自己,急忙開口道:“孫臣近日研究出了一個新方案,不知可不可行?”

太祖爺聞言立馬來了興趣,目光灼灼地看著愛孫,豈料後者連一點為人臣子的本分都沒有,徑直伸出了五根手指:“還是老價錢!”

“啪”的一聲,王八蛋朱標的大手又無情地鎮壓了下來。

朱標簡直都快被氣笑了,自己這兒子是掉進錢眼裡面去了嗎?

太祖爺又好氣又好笑地調侃道:“怎麼了?這才一個多月,五千兩紋銀就被你禍禍乾淨了?還是說拿去包養你那個秦淮名伎了?”

“喲?皇爺爺還知道‘包養’二字呢?看來這種事兒您老自己也沒少幹啊!”

朱雄英聞言覥著臉戲謔答道,無疑又迎來了朱標的無情鐵手。

“有屁快放!要錢沒有!”

太祖爺言簡意賅地開口道,徹底斷了朱某人的後路。

朱雄英只好又縮回了兩根手指,叫苦訴冤道:“皇爺爺,最少三千兩,孫臣的白酒現在已經到了關鍵階段,需要前期費用支撐,否則一切都打水漂了!”

“依你依你,快說說你的新方案!”

太祖爺裝作徹底沒了脾氣,無奈開口道。

實則心中卻是暗中竊喜,這錢可是借出去的,而不是賞給他的,遲早得回自己腰包。

這大明天下間,還有誰敢借他朱元璋的錢不還?

以前沒有,現在沒有,將來更不可能有!

見太祖爺同意,朱某人當即說出了所謂的“新方案”:“杜斆、趙民望等人想要的不過是與官位對應的權力,這樣才可實現他們的才華與抱負,那不妨給了他們便是!”

太祖爺:“???”

朱標:“!!!”

太子爺恨不得一腳將這小王八蛋踹出御書房,折騰了半天就蹦出了一句這話來!

倘若父皇願意給他們權力,他老早就給了,何必等到現在?

偏偏父皇不願意將權力交給這些碩儒名士,這才是雙方矛盾所在!

眼見太祖爺有發飆的跡象,朱雄英不敢再吊他胃口,急忙補充道:“皇爺爺,為何不仿照宋朝制度,設定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等諸大學士,給予其議政權!”

議政權!

太祖爺聞言身體陡然坐直,饒有趣味地開口道:“議政權?這個說法倒是新鮮,英兒繼續說下去!”

朱雄英緩緩講出了心中的想法:“這些碩儒名士想要權力,那便給他們一點權力,文人士子最好針砭時弊,議政論事,那便將這議政權給他們便是!”

“孫臣以為,過去的宰相集決策權、議政權和行政權於一身,權勢可謂滔天之大,這才是相權能威脅皇權的關鍵所在!”

“既然皇爺爺已經廢了宰相,將行政權權分六部,那不妨多設定幾個大學士,組建一個閣部,參與機務,輔佐皇爺爺處理政務,將議政權分給閣臣!”

“如此一來,皇爺爺掌控決策權,閣部大學士共分議政權,而六部百司掌行政權,閣部與六部各司其職,將皇爺爺的政令層層下發,從而做到井然而有序!”

“這些閣臣雖有宰相之名,卻無宰相之實,是決計不可能威脅到皇權的,皇爺爺也不必如先前那般忙碌勞累,反倒可以抽出時間來掌控全域性,何樂而不為呢?”

朱雄英口乾舌燥地說完了心中打好的腹稿,而後一把端起了桌上的茶水,咕嚕一下喝了個乾淨。

太祖爺卻早已陷入了深思,沒有在意他這些僭越之舉。

太子爺朱標滿臉驚駭地望著自己愛子,心中的震驚與錯愕幾乎達到了頂峰。

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妖孽孩子啊!

他竟然能將相權看得如此透徹!

決策權,行政權,議政權!

精闢而又獨到!

他提出的這個方案更是切實可行,即便對於掌控欲極強的父皇而言都是可以接受的完美方案!

設定大學士,組建閣部,行議政之權,如此一來便完美地解決了趙民望等四輔官的存留問題,還可極大地吸引文人士子前來朝廷為官。

畢竟,所有儒生的最終目標便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這個閣部,將會成為天下士子實踐自身抱負的完美平臺!

天下有志之士,都逃不過它的誘惑!

“皇爺爺,武夫丘八的抱負是封侯拜將,而文人士子的抱負則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您廢了宰相無異於斬斷了他們的念想,那不妨再給他們搭建一個平臺便是,一個真正可以讓他們施展才華的平臺!”

“只要歷代天子將決策權牢牢地掌控在手中,那這些閣部大學士就決計翻不出什麼浪花來,何況他們都不一定能夠指揮得動六部尚書,不過是些地位稍高的臣子罷了!”

見太祖爺有些猶豫,朱雄英自然明白他的隱憂在何處,於是再次出言勸諫道。

雖然大明中晚期的內閣首輔,如嚴嵩、張居正等人儼然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宰相,但那也是天子昏庸無能,否則根本不可能出現這種畸形狀況。

“此舉事關大明基業,朕要仔細考慮一下!”

太祖爺不愧是太祖爺,很快便看清了這內閣隱憂,即便朱某人再三蠱惑,也未能讓他徹底下定決心。

但朱某人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太祖爺定然會組建內閣,這是毋庸置疑之事。

“安道,帶英兒去拿錢!”

妥了!

朱雄英當即笑呵呵地跟著杜安道領錢去了,留下依舊在沉思的父子二人。

不知過了多久,太祖爺才突然出言道:“標兒,你看這方案如何?”

太子爺遲疑片刻,緩緩開口道:“的確是利國利民之舉,但不乏還有一定的隱憂!”

朱標乃是太祖爺悉心培養的接班人,目光自然長遠,同樣看到了內閣的弊端。

“對啊,怕就怕這閣部將來成為了某人的一言堂,到了那個時候可就是‘宰相重生’了啊!”

太祖爺點了點頭,眸子中閃過了一絲殺氣。

宰相胡惟庸,是他恨不得將其挖墳鞭屍之人!

“這孩子雖然妖孽,但畢竟涉世未深,還不知道人心險惡,見識還要多加培養!”

“但這閣部大學士對眼下朝廷而言,無異於是完美方案,若是父皇不放心,大可等朝堂徹底穩固之後,將其廢除便是!”

太子爺雙眸閃過精光,含笑開口道。

若是真有尾大不掉之像,那就一刀將其斬斷,廢掉便是!

宰相都可廢,難道一個閣部還不可廢?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戰逆九川

落雨塵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