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保和殿燈火通明,禮樂大作,往來名士絡繹不絕,一派煌煌盛世之象。

不久之前,當代衍聖公希學先生自感久病纏身,恐大限將至,遂趕赴京師面見皇上,一來體現衍聖公府對朝廷的尊重與順從,二來則是確定下一代衍聖公的人選,向皇上求一道冊封下代衍聖公的恩旨。

與鄭本、宋訥等碩儒名士不同,希學先生乃是聖人血裔,且素好讀書,善隸當,文詞尤雅,每賓客宴集,談笑揮灑,爛然成章,堪稱士林楷模,真正的大家名士。

皇上突然宣佈於今夜賜宴,宴請一眾碩儒名士,原本還有些不願前來者,但在確定希學先生將會出席後便紛紛聯袂趕來,足以見其威望之重。

宴會地點設在保和殿,位於皇宮外城,此殿彩龍飛簷,琉璃為瓦,金磚鋪地,乃是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上賜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之地,今夜宴請一眾儒生也算是破天荒頭一遭了!

此刻殿內燈火通明,宛如白晝,往來侍女綵衣飄飄,盡皆忙碌地準備著珍饈佳釀,可謂是給足了一眾碩儒名士們極大的面子。

似乎正因如此,今夜前來赴宴之碩儒名士,無一不是笑逐顏開,滿面春風。

他們雖然口中對其不屑一顧,但身體卻還是十分實誠!

朱雄英也早早地被老爹朱標帶著,一路疾馳而來,在眾人的恭維聲中,亦步亦趨地走進了保和殿內,此刻距離開宴時辰尚早,卻已是碩儒滿座,名士雲集。

朱標與朱雄英二人的到來,立刻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畢竟朱標這位先秦君子的賢名可是天下傳揚,不但得到文武百官敬重,於士林之中亦是交友廣泛。

道理很簡單,雖然這些碩儒名士們不喜歡霸道狠辣的太祖爺,但是絲毫不影響他們同朱標這個謙謙君子交好往來。

直到這一刻,朱雄英才清楚地意識到了自家老爹的恐怖影響力,令他有些膽戰心驚!

朱標的身影甫一出現在大殿之中,幾乎所有的名士全都起身致意,含笑行禮。

他們行的不是君臣之禮,而是同輩友人之禮。

名士既然稱其為名士,自然心中有著自己的傲氣,即便在宴會之上佯裝醉酒,根本不鳥他這個當朝太子,也沒有人能說什麼。

偏偏幾乎所有的年輕名士盡皆起身行禮,給足了朱標這個謙謙君子面子。

眼尖的朱雄英注意到,唯有座位靠前的幾個白鬍子老頭始終穩坐釣魚臺,屁股都沒有抬起來一下。

而李希賢則急忙起身,正準備上前行禮,卻被朱標搶先一步,含笑強行扶了回去。

“先生不必多禮,否則就是折煞學生了。”

太子這一副尊師重道的謙謙君子模樣,令許多碩儒含笑點頭,顯然對其頗為滿意。

他們也隨即注意到了朱標身後的朱雄英,不免暗中多看了幾眼。

這個孩子應該就是那位皇長孫,朱雄英殿下了吧?

看他樣子竟還不滿十歲,最多不過一個七八歲的半大孩子!

那等千古絕句,豈能是他一個齲齒小兒能夠寫出來的?

親眼見到了朱雄英,一些碩儒名士不由感到有些失望。

儘管朱某人丰神如玉,朗若冠星,卻還是掩蓋不了他只是一個小屁孩兒的事實。

這就令人有些失望了。

想想也是,那等連這些碩儒名士都不一定寫的出來的千古絕句,李希賢卻說是這個小屁孩兒寫出來的,這不是天大的笑話是什麼?

面對眾儒,朱雄英感知到了不少惡意的目光,本欲行弟子禮的他索性裝作不知,恍然未覺地左顧右盼,渾然不把這些傢伙放在眼中。

鄭本見狀嗤笑一聲,對身旁的李希賢低聲嘲諷道:“李老頭兒,這就是你口中的妖孽弟子?其他暫且不提,面見師長竟不知禮數,呵呵,真不愧是你教出來的好弟子啊!”

其陰陽怪氣的嘲諷,令李希顏一張老臉漲得通紅,急忙喝了一口案桌上的美酒以掩飾自己的尷尬。

他也沒有考慮到,長孫殿下入文淵閣不過幾天時間,自己還沒來得及教他一些基本的禮儀。

比如見到自家先生或者碩儒名士時應當行弟子禮,這是文人士子最基本的應有禮節。

結果長孫殿下甫一出場,便跟沒事人兒一般東看看西望望,根本就不知道怎麼回事兒。

如此一來,倒是惹得不少儒生有些反感了,對其的失望更加濃郁。

期望有多高,失望便有多高!

本以為這位長孫殿下是一個天才詩才,卻不料竟是這等上不得檯面的貨色!

朱標急忙對眾人報以歉意的微笑,強笑解釋道:“英兒方才大病初癒,望諸位先生不要見怪!”

“太子殿下這是多慮了!”

“無妨!無妨!長孫殿下這般倒顯的機敏可愛……”

“是極是極!瞧這機靈勁兒,日後必定又是一個謙謙君子!”

朱標笑得臉都快僵硬了,心中卻是在不斷地咆哮。

朱雄英這個小兔崽子,他絕對是故意的!

自己昨夜囑咐過他無數次,一定要記得向大儒名士行弟子禮,這是贏得好感的關鍵一步。

這個小兔崽子當時滿口答應,絕對不會出問題,現在卻跟沒事兒人一樣站在那裡看熱鬧,似乎早就忘記了還有這件重事!

一到屬於他的座位坐下,朱標便收斂了臉上的僵硬笑容,滿臉鐵青地瞪著朱雄英,似乎想要得到一個解釋。

後者一臉無辜地望著他,非但沒有開口解釋,反而拿起了桌上的一個雞腿……

“放下!不能吃!還未開宴!要等父皇開口了才能吃!”

朱標氣急敗壞地奪下了朱雄英手中的雞腿,惡狠狠地咆哮道,恨不得將這個兔崽子狠狠地揍一頓。

是!

老子是叫你別在宴會之上出風頭!

但老子不是叫你在宴會之上裝傻子啊!

難道這兩者……是一個意思嗎?

朱雄英對老爹的厲聲呵斥置若罔聞,轉眼又將主意打到了了眼前的美酒之上,竟端起酒杯一口喝了下去。

嘖嘖嘖!

這宮廷玉液酒……味道不咋滴啊!

按理來說,宮中用品自然都是整個大明最優異者,代表著整個大明各行各業的頂尖水平!

但這佳釀甫一入口,就讓朱雄英有些失望了。

或許,這倒是一個賺錢的好門路!

後世那些聞名天下的美酒,足以甩這酒好幾條街了!

為了轉移他的注意力,朱標悄悄抬手指了指坐在一眾碩儒名士最前列的老者,鄭重開口道:“看那邊,那位是當代衍聖公,孔希學先生。”

朱雄英舉目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一位面容枯黃的白髮老者,頭扎儒巾,雙目前視,鬚髮飄逸,倘若不是因其面色枯黃,顯得狀態不佳,只怕就是一尊活脫脫的聖人,盡顯至聖先師風範。

不過目光敏銳的朱雄英還是察覺到了老者渾濁的雙眸之中,時不時迸射出的智慧光芒。

這位衍聖公,看似半截身體已經入土,活不了多久,實則絕對不是一個簡單貨色啊!

“你再看右邊這位先生,乃是翰林學士兼國子監祭酒宋訥先生,老成端謹,雷厲風行,深受父皇信重!”

朱標的聲音傳來,令朱雄英身體為之一振!

宋訥!

李老魔頭進化版,楊某信弱化版,真正對學子嚴厲刻薄到了極致的狗賊人物!

其任國子監祭酒期間,也就是中央最高學府的校長,實施推行了極其苛刻甚至有些變態到殘暴的治學方針,藉此整頓國子監內學子嬌奢安逸,驕橫跋扈的不良風氣!

這種“亂世用重典”的暴虐手段不但短時間內重塑了國子監學風,還有效保證了治學成效,最為關鍵的是這種做法令太祖爺十分滿意!

也正因如此,宋訥深受太祖爺信重,即便被他逼死的國子監學子不在少數,卻絲毫不能撼動其地位分毫!

為此不久之後,還有一位吏部尚書將會因此事搭上自己的性命!

朱雄英深吸了一口氣,遠遠向其望去,只見三名鬚髮皓白的老學究聯袂而坐,盡皆滿臉肅穆,橫眉冷目,不苟言笑,腰背挺得筆直,不見絲毫情感。

似乎察覺到了朱雄英的目光,三人居中的老者陡然射來了一道冷漠銳利的目光,將朱雄英嚇得一個激靈,急忙收回了目光。

你娘咧,太可怕了!

那個老東西肯定就是宋訥,旁邊那二人則是其左膀右臂,國子監司業王嘉會、龔斅!

三個沒有絲毫感情的機器,將國子監這個曾經魑魅橫行之地改建成了全體麻木的學子監獄,為朝廷貢獻了一個又一個麻木不仁的“傑出士子”,讓他們奔赴大明各地為官為吏……

一想到這兒,朱雄英就止不住打了個寒顫。

不行,得想個辦法整死他!

最不濟至少得把他從國子監祭酒這個位置上拖下來,不然還不知道有多少學子會受到其殘酷的迫害!

但這廝現在可是如日中天,地位穩固無比,深得太祖爺信重啊!

這個事情,有點難辦!

“你再看左邊這位乃是錢宰錢公,校書翰林兼五經博士,會稽大儒……”

“他右邊這位是張美和張公,任翰林編修兼國子助教,清江名士……”

“這位是聶鉉聶公,翰林院待制,清河碩儒……”

“那位是鄭本鄭公,四輔官之春官……”

“他身旁這位便是趙民望趙公,四輔官之夏官……”

為防朱雄英再鬧出方才那樣的笑話,愛子心切的朱標一直喋喋不休地給他介紹著一眾碩儒名士的身份,聽得朱雄英極其不耐煩。

他正思索著在大明開創美酒行業,以賺取暴利,哪有這閒工夫認識那些老東西?

就在朱某人快要忍不住冒火時,殿側一方傳來了宦官尖銳高亢的嘶喊聲:“皇上駕到————!”

“吾皇萬歲萬歲萬歲————!”

在眾人三呼萬歲中,大明帝國的開國大帝,集整個大明權勢於一身的男人,太祖爺朱元璋,緩緩走到了龍椅之前。

銳利的目光來回逡巡,在下方群臣身上一一掃過,確認該來的人都來了之後,這位至高無上的帝王終於溫和開口道:“諸卿,平身吧!”

他本想給鄭本之流一個下馬威,思索之後卻並未做出這種可笑的事情來。

是的,可笑!

他是大明帝國的天子,是這些臣子的君父,豈能因為他們耍性子就做出掉價之舉!

“開宴吧!”

一道簡單的命令,揭開了觥籌交錯的歡樂大幕。

士子風流,文人不羈,在此刻體現得淋漓盡致!

換作一般朝臣,在皇上沒有開口致辭的情況下,此刻定然俯首埋頭,苦幹刨食,根本不敢多說一句。

但他們不同,他們皆是蜚聲宇內的碩儒名流,在俏麗侍女斟滿美酒後當即舉杯痛飲,似乎這般放浪形骸才能展露出他們自身的風流不羈。

菜是珍饈美食,酒是上等佳釀,一場饕餮盛宴不知不覺間已然進行了大半,卻無人開口談及正事。

這就令太祖爺心中有些不忿了,老子花錢設宴宴請你們,不是為了看你們醉酒醜態的!

一群自命清高的噁心東西!

太祖爺隨即看向自己寄予厚望的愛孫,卻險些氣得當場吐出一口老血來。

只見這個皇長孫正左手大雞腿,右手小酒杯,一口肉、一口酒吃的不亦樂乎。

而那位謙謙君子太子爺,正滿臉鐵青地怒視著前者,卻根本阻攔不得。

這個小兔崽子!

太祖爺氣得三尸神暴跳,恨不得把他抓上來暴打一頓!

你吃就吃吧,還跟從未吃飽過一樣,狼吞虎嚥的生猛模樣令太祖爺都覺得丟臉!

完蛋玩意兒!

就在太祖爺臉色越來越黑,快要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時,卻陡然傳來了一聲高喝。

“老夫獻醜,偶聞一千古名句,現與諸君共賞!”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只見四輔官之春官鄭本醉意朦朧地起身,提著酒杯高聲吟唱道。

此句一出,滿場皆驚!

太祖爺非但不怒,反倒自喜。

因為,好戲,開始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之絕世球神

王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