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城門口,早已是人山人海,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太子殿下率滿朝文武早早在此地翹首以待,只為迎接北伐大勝而歸的有功將士!

百姓聞訊紛紛放下了手頭上的動作,呼朋喚友地蜂蛹而至,只為親眼目睹那位朱壽將軍的真容,頃刻間此地便是人山人海,擠得水洩不通。

甚至就連尚未出閣的黃花大閨女,都在自家父母的鼓勵之下,結伴趕來此處,憧憬著親眼見證心上人兒的絕世英姿,亦或是成就一段傳世佳話。

自大明立國以來,從未有過如此迎接盛況,無論是朝堂重臣,還是士子書生,亦或許是平民百姓,盡皆悉數到場,堪稱萬人空巷,人山人海,硬生生地沾滿了方圓十里的地界。

太子爺看著不停攢動的百姓人群,苦笑著對身邊的杜安道抱怨道:“杜公,那個小王八蛋的面子有這麼大嗎?這等陣仗未免也太誇張了吧?孤真怕那個癟犢子玩意兒見此場景,尾巴都要翹上天了!”

杜安道聞言哭笑不得,亦是有些震驚於那位朱壽將軍的駭人威望。

不過看看這陣仗,的確有些大啊!

太子殿下率文武百官親自相迎,自己作為宣旨欽差翹首以盼,金吾衛統領鄭詳率軍護衛太子殿下及滿朝文武,五城兵馬司指揮使耿璇負責維持現場秩序。

為了今日北伐大軍班師回朝不出現任何意外,整個京師可以說全部戒嚴,唯恐再出現任何紕漏!

“太子殿下,此次北伐大捷,於我大明而言,意義十分重大,如此大張旗鼓地歡迎我大明有功之臣,自然是為了振奮人心,予以激勵,不單單隻為長孫殿下一人啊。”

“不得不說,此次北伐之戰,長孫殿下打得相當漂亮,至少消弭了北疆數十年的邊患,可謂完美至極,故而北伐將士值得起我等如此相迎!”

杜安道含笑開口道,亦是感慨萬千。

帝國排得上號的大將不知凡幾,隨手便能抓出一大把來,但從未有人想到過,真正踏平北元王庭之人,竟不是這些威震天下的當世名將,會是那個尚不足十五歲的皇長孫!

此子妖孽到了這種地步,將來會是何等模樣?

只怕這方大明山河,都有些承受不住啊!

太子爺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望向遠方陷入了沉思。

父皇的身體愈發不好了,真希望這個小王八蛋,回京之後能夠安生幾天啊!

呵,只怕他回來之後,這座金陵帝都城,又要鬧得雞飛狗跳了!

一念至此,太子爺不由啞然失笑,不知該高興還是該惱怒。

正當此時,人群之中不知哪個莽漢暴喝了一聲:“快看!來了來了!北伐大軍回來了!”

此話一出,原本喧鬧嘈雜的人海瞬間安靜了下來,眾人紛紛墊腳望去,目光之中充滿了好奇。

“奏樂!放炮!快!”

太子爺舉目望去,還不忘下達命令。

眾人只見不遠之處,揚起陣陣煙塵,大明龍旗高揚翻飛,就著狂風獵獵作響。

為首一支虎賁鐵騎率先登場,魁梧的身形,精湛的騎術,有序的陣型,雄赳赳氣昂昂地出現在眾人眼前,無形之中又展示了一波大明鐵騎的悍勇雄武。

扛旗之人赫然正是三軍主帥藍玉大將軍,帥旗在他手中不偏不倚,紋絲不動,迎風招展。

去年北伐出征之際,藍玉大將軍親抗大纛,今歲班師回朝之時,還是他親抗龍旗,一馬當先。

沒辦法啊!

小藍藍“戰五渣”的名頭徹底坐實,除了扛旗還有點作用外,眾人再也想不出還有能讓他出風頭的地方了。

小藍藍之後,為首一將後背雙刀,面容堅毅,一手緊握馬韁,另外一隻手卻是扛著九斿白纛,比之大明龍旗低了不止一頭。

這是北伐大軍驚天功績的最好證明,自然應當在此刻出現。

而後是扛著高麗國旗的武定侯郭英,扛著哈赤溫汗旗的定遠侯王弼,扛著蒙元中央禁衛軍旗幟的常茂……

除卻大明龍旗嶄新如初外,這些大將手中的旗幟,盡皆染滿血汙,甚至還帶有泥濘。

將旗不僅代表著一場戰爭的勝負,還是整個軍隊的嚮導,宣告著軍隊的所屬權。

而今這一面面曾威震天下的將旗,盡皆成為了北伐大軍的戰利品,成為他們炫耀功績的最好證明!

城門眾人早已震撼到了失聲的地步,望著那不斷逼近的北伐大軍,呼吸驟然急促了起來。

唯有太子爺一臉鐵青,對杜安道低聲開口道:“杜公,你目力好,可曾看見那個小王八蛋?”

杜安道聞言苦笑了一聲,略顯無奈地回答道:“未曾看到,可能……他早已入城了吧?!”

聞聽此言,太子爺氣得渾身顫抖,嘴角泛起冷笑。

小王八蛋,你真是好的很啊!

老子率滿朝文武大清早地在地等候,給足了你面子,你個癟犢子玩意兒,卻是來都不來!

待此間事了,老子不揍得你嗷嗷直叫,老子跟你姓!

當距離城門眾人二十丈時,北伐將士們自發地跟著禮樂,高聲吟唱起了慷慨激昂的戰歌,瞬間令無數百姓紅了眼眶。

待距離城門大概十丈之時,藍玉等人盡數勒住馬韁,翻身下馬,快步走到太子爺身前,跪地高聲喝道:“啟稟太子殿下,我等已踏破北元王庭,生擒北元偽帝,肅清了整個漠北,臣等幸未有辱皇恩!”

太子爺上前親自將藍玉大將軍扶了起來,強忍住心中的怒火,面帶微笑地詢問道:“藍玉,英兒呢?上哪兒去了?”

小藍藍聞言臉色一苦,訕訕地笑了笑後回答道:“長孫殿下稱掛念皇上病情,故而率先入城了,太子殿下您知道的,我們根本攔不住他啊!”

太子爺:“???”

就你?

掛念父皇病情?

我呸!

你是恨不得直接把父皇送走吧?

“這個混賬東西,那現在該怎麼辦?那些百姓可都是衝著‘朱壽將軍’而來,他倒是跑了,我們該如何向百姓交代?”

太子爺皮笑肉不笑地低聲怒罵道,落在百姓眼中卻是正與那位將軍親切交談,甚至激動得臉紅脖子粗的。

藍玉大將軍聞言並未先答話,而是轉身指著身旁的十三郎壞笑道:“太子殿下說笑了,朱壽將軍,不正在這兒嗎?”

太子爺:“!!!”

十三弟?

那個小王八蛋,當真捨得啊!

威震天下的大將之名,他人唯恐爭之不得,這混賬東西卻是就這樣平白送給了十三弟!

唉,自己這個兒子,心思實在是令人難以琢磨。

十三郎望著人山人海的圍觀百姓,以及面露茫然的滿朝文武,堅毅的面容之上未見絲毫激動之色,反倒是凝重至極。

即將入京之前,大侄兒尋到自己,說出的那番話始終縈繞心頭,揮之不去。

“十三郎,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這朱壽將軍的名頭我給你了,能不能承受得住,就看你自己了!”

很多年後,朱壽將軍之名威震八方,成為無可爭議的大明戰神。

但唯有極少數人才知道,這個名頭的初代主人,並非是這位十三爺,而是那位……大帝!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最強太子爺

都門帳飲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