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方陣軍團踢著正步,走過觀禮臺,引起驚呼一片,而他們不太熟練的停止間轉法,卻是更加震撼人心。

朱雄英見狀覺得好笑無比,這“停止間轉法”只不過是後世佇列訓練的基礎,可以訓練將士的紀律性和集體榮譽感,故而早就被他強令寫入了大明軍法,推行在了大明各軍之中。

但就是這麼簡單的基礎訓練,此刻落在這些古人眼中,尤其是在各國使臣看來,這就是令行禁止、紀律嚴明的最好證明!

這些小國的軍隊別說令行禁止了,根本就是一群烏合之眾,上陣殺敵時能夠做到不臨陣脫逃便是國君最大的希冀了,哪裡還有這種幻想?

此刻親眼目睹這等震撼人心的百鍊戰師,他們哪裡還有任何底氣?

第一個方陣軍團走過,第二個便接踵而至。

只見這個方陣中的那些戰士,無論是橫看豎看還是斜看,全都形成了一根根筆直無暇的線條,甚至每個人舉手投足之間整齊劃一,腳步踏地的聲音猶如海浪般不斷響起,再次震撼了觀禮臺上的眾人。

這些虎賁將士一個個面容嚴肅、目光堅毅,穿著整齊劃一的鐵甲,手持著雪亮長槍,在走過觀禮臺前時,這些長槍竟然全都指向了同一個方向,紅纓閃動之間槍鋒耀眼奪目,就像是一片整整齊齊的鋼鐵密林,閃爍著令人心悸的寒光。

這也他孃的太齊整了!

整齊得有些可怕!

整齊得令人畏懼!

一時之間,臺上的各國使臣再次小聲地議論起來,其間夾雜著帶著誠心實意的讚歎之聲,顯然他們有些羨慕那位大明天子了。

蘇萊曼現在已經不能稱之為羨慕了,因為他那雙原本充滿智慧的雙眸,此刻已經一片通紅,看得原本嘰嘰喳喳的陳子魯都有些畏懼,悄無聲息地拉開了小板凳的距離,唯恐這廝突然暴起傷人。

你娘咧!

這廝莫不是羨慕嫉妒恨得快瘋了吧?

不就是一個“停止間轉法”嗎?

那若是讓你看看神機營平日裡訓練的科目,你還不得眼睛充血?

啥也不是!

很快軍陣之中出現了騎兵方隊,如果要是說士兵能把佇列走得整整齊齊,那也就罷了,但這足有四五千人騎兵方隊,依舊整齊劃一,甚至就連他們胯下的那些戰馬,居然也是一排排走地見稜見線,就如同馬背上這些訓練有素的鐵騎一般無二!

這震撼人心的一幕令蘇萊曼的臉色難看到了極點,因為他十分清楚,一支騎兵軍團想要做到這一步,必要的前提便是騎藝高超,可以透過細微動作調整胯下戰馬前進的步伐,從而保證騎兵方陣的步伐一致!

但是,這可不是僅僅十名百名鐵騎,而是整整四五千名大明鐵騎!

僅是從這高超的騎藝,蘇萊曼便能想象得到,這支名為“遼東鐵騎”的勁旅,放到戰場之上,會是一群何等可怕的嗜血猛獸!

見到這一幕,觀禮臺上的眾人都有些瞠目結舌,就連楊靖都忍不住對身旁的鐵鉉問道:“老鐵啊,這將士可以聽從指揮,但是這戰馬怎麼可能也會如此聽話?”

鐵鉉聞言笑著解釋道:“戰馬乃是國之根基,昔年太祖高皇帝自嶺北之戰後,便採取一系列措施加緊籌措馬匹,至洪武七年,共設了五個牧監,下轄九十八群馬。”

“皇帝陛下即位稱帝后,更是對馬政無比重視派遣曹國公的二弟李增枝前往高麗省坐鎮濟州馬場!”

“洪武時期,雖然高麗國必須按時進貢戰馬,那高麗苦心經營了上百年的濟州馬場,最終成為了大明養馬之地,高麗國不得不如數上貢,否則大明便會斷絕其朝貢之路,但是你也清楚‘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個道理,高麗國當時到底有沒有進貢所有優良戰馬,唯有天知道,何況那時的高麗朝廷還是個首鼠兩端的主兒,故而皇帝陛下當年北伐率軍直接踏平了高麗小國。”

“而後陛下命李景隆鎮守高麗,便是存了這麼個心思,將濟州馬場牢牢掌控在大明手中,而後便派遣李增枝以高麗都指揮使的身份前去坐鎮,為大明源源不斷地提供優良戰馬與鐵騎將士。”

“馬匹必須要熟悉號令與軍陣,這才稱得上是‘戰馬’,如今在濟州島上已有數萬匹戰馬與上萬名將士在日夜苦練,為的就是時刻補充遼東鐵騎的兵源,為大明開疆拓土!”

頓了頓,鐵鉉再次丟擲了一個驚天內幕。

“你以為那些朝堂重臣、勳貴武官為什麼會那麼聽話地將子侄後輩送去遼東拓荒墾殖?僅僅是為了磨鍊他們的心性,以便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最早去遼東拓荒的勳貴子弟,如今已經被挑選入濟州軍營,這些先前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一旦進入了濟州軍營,便會立刻經受最嚴苛的訓練,不但要學習兵法戰術,還要練習騎射技巧,直至成為一名合格的騎兵將佐,他們才會被輸送到各軍之中,最低職位也會是個百戶將軍,妥妥無疑的三軍砥柱!”

“只要吃些苦受些罪,不但可以改變自身紈絝子弟的命運,還能成為大明軍界的中流砥柱,將來封侯拜相亦是未嘗不可,這樣一條通天坦途,你說那些勳貴子弟會拒絕嗎?”

楊靖聽罷這個驚天內幕,久久說不出話來,末了唯有低聲讚了一句“皇上牛逼”!

他因為起初與這位陛下不熟,而後又長期蟄伏南疆刺探敵國軍情,所以並不知道當今天子的這些佈局。

直到此刻鐵鉉告知這驚天內幕,他才終於窺探到了一些隱情,但他心中隱隱感覺,這濟州馬場不過只是皇帝陛下所有佈局中的冰山一角罷了!

鐵鉉聞言同樣感慨不已,若非他被皇上調任為水師總兵,他也不知道這濟州馬場一事,更加不知道當今天子為了大明繁榮昌盛,究竟做出了多少駭人聽聞的謀劃。

至少,眼前這些步履一致的優良戰馬,便是武德大帝一生功績的細小體現。

大明帝國從缺馬患馬,到如今後備充足,便是當今天子的武功之一!

“你看這騎兵方陣的指揮官,不是李增枝,還能是誰?”

鐵鉉指著那名手扛大旗,卻依舊紋絲不動,沉穩前行的少年將軍,意有所指地出言道。

楊靖順著他手指的視線望去,只見那面容剛毅的年輕驍將英挺至極,身披鋼板重甲,一手扛著遼東鐵騎的戰旗,一手緊緊握著馬韁,步履穩定地堅定前行!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楊靖滿臉漲紅地高喝了一聲,引起陣陣嗟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漢斯虎的黎明

紅色的萊茵河

終極系列之島主她刁蠻任性

結廬在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