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元年的嚴冬臘月,似乎來得比以往都要早上那麼幾分,不知從何時起,窗外已是一片銀裝素裹,晶瑩的雪花紛紛揚揚地落在地上。

距離大明帝都不遠處,智者蘇萊曼正騎在馬背上,有些心驚膽戰地看著大明帝國的繁榮安寧。

起初使團在甘肅地區,被宋晟那個老東西忽悠著轉悠了半個月時間,卻是僅僅見識到了明人拓荒墾殖的恐怖能力,而隨著使團一步步走近大明帝都,那座號稱“天下文樞”得金陵古城,入目所見令蘇萊曼心情漸漸沉重了起來。

比如,在甘肅邊境,數以千計的不知名奴隸,正拿著各式各樣的工具,頭頂著炎炎烈日,在邊關城牆之外,直道旁邊的土地上拓荒墾殖,以便明年開春栽種糧食。

而進入肅州城後,映入眼簾的卻是一條條筆直潔白的寬敞大路,從肅州這個邊境小城通連四方,主幹道則直接通向了陝西臨洮府。

起初這些潔白筆直的道路,並未引起蘇萊曼的足夠重視,但隨著他繼續沿著直道向長安前行,這才無比驚恐的發現,這些潔白道路,並非是一個“潔白”那麼簡單!

蘇萊曼曾經瞠目結舌地親眼目睹,一輛滿載貨物的馬車在這種潔白道路上飛馳而過,那即便放在撒馬爾罕都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見一葉而知深秋,窺一斑而見全豹!

蘇萊曼忍不住本能地假想,若是帝國與大明爆發國運之戰,大帝帖木兒率鐵騎突襲大明西北疆域的任何一處,那大明是否能夠依靠這一條條神奇的寬闊道路,進行前無古人的緊急動員與戰力投送?

答案,很有可能!

因為在這些漫長的雪白直道兩側,明人的工匠和監工手拿圖紙激烈辯駁,加上那些地位卑賤且數之不盡的奴隸辛勤勞作,道路兩旁一座座蘇萊曼從未所未見過的奇怪屋舍,正在拔地而起。

蘇萊曼不但是帝國智者,還是帝國第一軍團軍團長,所以他很輕易地便辨別出來,那些屋舍,明顯具有類似驛站一類的功能,專門供馬匹休息、進食以及補給。

呵,大明建造這麼多的馬駟馬棚,難道只是為了好看嗎?

那位大明天子,到底要做什麼?

蘇萊曼雖然一時之間看不清楚他的真正目的,但他心中隱隱有些明悟,不止是大帝帖木兒,這位大明帝國的年輕天子,也正在竭盡全力地為那場國運之戰做足準備!

畢竟這等數量與這等規模的巨大工程,已經不可能是任何私人或富商所可以承擔起來的,只能出自那位大明新天子之手!

甚至說句不好聽的話,當世除了大明這個擁有如此財富與勞力的東亞霸主外,即便算上帖木兒帝國,也絕對沒有實力能進行一個如此龐大的工程。

腳下這一條條四通八達的直路網路,便是最好的證明!

然而當使團進入臨洮府後,比之這雪白直道及旁邊馬駟,更加令帖木兒不安的情形,出現在了眼前。

他看見了大明朝廷便設鄉野各地的官學,不但學生盈門,甚至就連那些七八歲稚童都開始接受啟蒙教育,早早地辭別父母前往社學學習中原的儒家文化。

為此蘇萊曼還特意問過陳誠,後者滿臉驕傲地答道:“自太祖高皇帝建立大明後,我大明便在全國上下設立官學,鄉野間的官學叫社學,選擇明師教授十五歲下的幼童,州府縣亦設立相應官學,擇優選拔德才兼備的儒生,並且在防區衛所設立衛學,還在各地方行政機構所在地,設定都司儒學、宣慰司儒學、按撫司儒學、諸土司儒學等,其後不斷完善,制定了一套極其完備的教育體系!”

得到了這個答案,蘇萊曼雖然神情依舊,心中卻是掀起了驚濤駭浪。

大明帝國,當真是太可怕了!

以他的智慧不難看出,在這樣完備的教育體系之下,大明帝國未來只會培養越來越多的人才賢才充實朝廷,為大明帝國處理政務亦或是開疆拓土!

反觀自己的帝國呢?

別說朝廷出錢設立學校普及教育,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就連帝國對疆域的掌控都有些力不從心,全靠大帝帖木兒的恐怖威嚴這才強行糅合在了一起!

可是眼前的大明帝國,已經在這一步上走出了很遠很遠,遠到令他這位帝國智者有些驚懼不安!

這樣一個有著後輩傳承而不是僅靠武力的東亞霸主,若是任由其繼續發展下去,只怕遲早會成為所有國家的惡魔,包括帖木兒帝國!

越發逼近大明帝都,蘇萊曼便越發沉默,他有些不知該如何回去向大帝帖木兒講訴,自己在大明帝國的所見所聞!

難道告訴大帝,大明繁榮的經濟、昌盛的文教、可怕的集權……等各方各面,都是帝國無法比擬的巨大優勢嗎?

呵,那未免也太令人絕望了些!

直到行至金陵城門口,智者蘇萊曼望著眼前這座繁華程度絲毫不輸撒馬爾罕的雄偉堅城,神色再次變得凝重了起來。

大明帝都,到了!

這座大帝帖木兒心心念念多年的古老帝都,東土王朝絕對的世界中心!

此刻禮部尚書任亨泰早已接到詔命,與鴻臚寺卿周是修早已率兩部官員在此等候,可謂是給足了帖木兒帝國使團臉面。

雙方見禮完畢,任亨泰有心向蘇萊曼證實一下,此次帖木兒帝國使團前來大明,是否真如那些傳聞所說,是為了向大明稱臣納貢,但礙於人多眼雜,他也只能壓下心中的那一絲激動,同蘇萊曼閒聊了些毫無營養的話題。

隨即帖木兒帝國使團便在萬眾矚目之下,浩浩蕩蕩地進入了大明帝都。

而帖木兒帝國使團入京的訊息,則在短時間內傳遍了整個帝都,短暫沉寂後,便是震耳欲聾的歡呼聲與喝彩聲。

京師子民再一次體會到了發自內心的自豪感與驕傲感,亦如昔年朱雄英與太祖爺朱元璋所說,這就是民族認同感。

走在寬闊整潔到有些誇張的雪白大街上,蘇萊曼看著歡呼奔走的大明子民,沒來由地生出了些許挫敗感。

這些子民臉上洋溢著的自豪與驕傲,即便是個傻子都看得出來。

但是這種自豪與驕傲,帝國子民臉上卻從未出現過!

在他們臉上,有的只是面對貴族的憤怒與惶恐,以及面對大帝的狂熱與激動!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清弦殤

凡心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