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李景隆率先開口,群臣自然不再沉默,紛紛出列舉薦自己心中的最佳人選,甚至為了這個權柄滔天的位置,開始互相攻擊謾罵。

或許有的朝臣當真是為了大明著想,竭力舉薦眼下最為合適的人選,但有的政客自然而然是為了利益,所以這場庭推倒是慢慢地有些變味了。

朱雄英這位大明新天子,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些個朝堂重臣,如同市井潑婦一般,在大殿之上互相謾罵,口水都快濺到他身上來了,甚至幾個武夫丘八都開始擼起了袖子,威脅意味十足。

對於儒臣而言,水師元帥這個位置,雖然跟他們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但若是能夠舉薦一個文官出任,那自然是一件美事。

知書達理的文人士大夫,總比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粗鄙武夫要更好溝通交流,更利於文臣集團壓制這些武夫丘八!

但李景隆等勳貴武官又不是傻子,豈會心甘情願地將這個香餑餑讓給儒臣賤人?

雙方就此矛盾爆發,從最初的庭推水師元帥,演變成了互相攻訐謾罵,看得朱雄英嘴角都忍不住抽搐了起來。

不過親眼見識這些位高權重的朝堂重臣為了權力當場罵架,這種感受還真是別有一番滋味,看得朱某人都想嗑點瓜子了。

正當此時,三寶太監卻是上前低聲稟報了一句,而後呈上了一封密信。

朱雄英看罷之後,神情一變,臉色頓時變得難看了起來。

“夠了!都給朕閉嘴!”

隨著天子一聲怒喝,正在激烈互罵的百官頓時消停了下來,老老實實地站回了原位。

皇上都發怒了,他們哪裡還敢繼續嗶嗶賴賴,畢竟這位天子可是個心狠手辣的主兒啊!

朱雄英緩緩放下手中的密信,冷眼掃過群臣,後者紛紛低下頭去,根本不敢吭聲。

“大明水師內貪腐成風,一片烏煙瘴氣,索性全部革新吧!”

“今設提督一人、參議二人、總兵四人、副將五人,餘者依次為參將、遊擊、都司、守備、千總、把總、外委、兵丁。”

“其總兵及副將、參將、遊擊,各於收泊戰船處所立汛建署,為營汛治事之地,不得在署常居,都司、守備各官以至兵丁,以船為家,不得陸居,提督半年駐倭國水師衙署,半年駐帝都金陵衙署。”

“擢南雄侯趙庸為水師提督,鐵鉉、暴昭為水師參議,康鐸、瞿能、李景隆、湯軏四人為水師總兵,其餘人等及各自品秩由內閣與吏部擬定,儘快將水師重築成型!”

幾句話交代結束,朱雄英當即起身離去,留下陷入迷茫的眾人。

皇上這是咋滴啦?

剛開始還悠哉悠哉地看戲呢,怎麼一見到那封密信瞬間就暴怒了?

難道說又出了什麼大事了?

對於這個結果,文武百官可謂是都比較滿意。

雖然水師提督成為了老牌勳貴南雄侯趙庸,但鐵鉉、暴昭這兩個儒臣卻是水師參議,地位尚在四大總兵之上,文臣集團在水師之中也算是有著一定的話語權了。

倒是刑部左侍郎暴昭有些茫然地愣在原地,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何突然就成了水師參議,更加不知道皇上為何如此器重自己。

匆匆回到御書房,朱雄英再次取出密信,細細觀看了起來。

這封密信赫然正是去年陳子魯所寫,足足過了數年時間才進入大明,成功上呈在天子眼前。

一來是因為帖木兒帝國距大明帝國實在太過遙遠,通訊極其不便,二來則是因為大明使團早就被死瘸子帖木兒暗中監視,陳子魯這封密信想要成功送出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從密信上面沾染的殷紅血跡,便可知道這封密信這一路上經歷了多少艱難險阻。

朱雄英看著密信,眉頭幾近凝結成了一個川字。

“帖木兒疑似攻克了炸膛問題……”

這句話雖然簡單,但他背後代表的含義,卻是足以令人感到震恐。

火銃炸膛問題解決了,那接下來自然是批次生產,普遍裝配於帖木兒帝國的精銳鐵騎了。

那也就意味著,帖木兒帝國與大明帝國之間的戰爭,不遠了!

難怪陳子魯冒著巨大的風險,也要送出這封密信,這是想要提醒自己,做好應敵的準備啊!

帖木兒這個死瘸子一直對大明賊心不死,雖然他已經沒有幾年可活了,但是在他臨死之前,這個死瘸子絕對還會再次向大明發起東征。

畢竟作為成吉思汗的狂熱崇拜者,死瘸子一直以恢復大蒙古帝國的榮光為己任,而大明帝國則是這個宏偉藍圖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不過好在帖木兒帝國是繼承察合臺汗國的蒙古系汗國,百姓子民手工生產能力低下,死瘸子即便攻克了炸膛問題,想要批次生產火銃,那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估摸著想要裝備起一支萬人鐵騎,怎麼著也得耗費個一年半載,到了那個時候,燕京工業基地生產出的火器火炮,絕對會給死瘸子一個大大的驚喜!

雖然你在刻苦研發火器,但是對不起,我是一個後世來的掛逼。

青龍山工業基地從最初建立,而後搬去了燕京西郊,發展到了今天,已經成為遠超當世工業水平的恐怖基地。

繼三眼噴子、鳥銃之後,工業基地又在朱雄英這個掛逼的英明加持下,成功掌握了熟練的鑄鐵炮技術,大大提高了滅夷大炮及各式火銃的生產效率。

如介乎於炮槍之間的火炮銃,重量比普通火繩槍重,但威力更大,射程更遠,並且可以連續快速開火,堪稱最簡陋原始的機槍。

朱雄英很是想要知道,當死瘸子率領他苦心孤詣打造的騎兵火器部隊,浩浩湯湯地殺向大明王師,結果被火炮槍給當場突突了,他會是什麼樣的表情。

估計這位絕世梟雄,做夢都不能理解,為何大明帝國的火器會如此優良先進吧。

正在暢想著死瘸子的梟雄末路,三寶太監卻是匆匆來報,再次帶來了一個好訊息。

悟道一年多時間的大儒王紳,終於在日前出關!

這位朱雄英親手打造的現世聖人,即將帶著嶄新的學說,向程朱理學這個龐然大物,發出不自量力的挑戰!

呵,螳臂當車,雖然不自量力,但貴在勇氣可嘉啊!

與這等為了心中大道可捨棄前途的書生士子相比,那些個儒臣士大夫,嘴臉頓時就變得醜惡了起來。

“對了,解縉不是回來了嗎?擢胡廣為交趾按察使,即刻前往交趾配合黃福佈政!”

“才能尚佳,德行不足,朕要之有何用?”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在黎明的號角吹響前仍要戰鬥

努力寫作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