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水師,這可是一柄鋒芒利劍啊!

朱雄英摸著鬍鬚端坐在龍椅之上,看著案桌上這份內閣大臣擬定的名單,思緒有些飄飛。

大明水師,三百年來未曾一敗,戰力舉世無敵,甚至強大到大明中後期即使衰落,也無人能夠與之爭鋒。

從最初奠定大明立國之基的鄱陽湖血戰,到鄭和七下西洋武力威懾遠洋異域,再到珠江口一戰大敗佛郎機艦隊,而後在露梁海一戰,將倭國海軍打得潰不成軍,把倭國直接打得一蹶不振,甚至直到鄭成功收復臺灣……大朝立國近三百年,水師卻是未曾遭遇一敗,堪稱當世第一的無雙海軍。

及臨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蠻寇之侵掠者,剿滅之!故大揚華夏國威!

這便是大明水師的無敵戰力,與滔天霸氣!

可惜眼下的大明水師,卻尚未攀升至巔峰時刻,主體依舊不過是昔年奠定大明國肇的巢湖水師罷了。

但巢湖水師的主要將領廖氏兄弟與俞家父子,不是被戰歿病逝,就是死在了太祖高皇帝手中,以致於朱雄英早就有心大力發展水師,奈何苦於無人可用,親手培養的康鐸德行尚足,能力卻是有些不盡人意。

自朱雄英透過鯨魚證明海上存有暴利,成功使得太祖高皇帝回心轉意,開啟了大明海禁,加之大明是以南方為基礎,透過鄱陽湖水戰打敗梟雄陳友諒,奠定了大明立國的基礎,因此朝廷對於長江和大湖泊都有防衛,設有水兵。

開海之後,朝廷再次重視起了水師發展,大量資源傾斜於發展水師,畢竟暴利就在眼前,誰也做不到無動於衷。

但等到便宜老爹即位稱帝,水師日益強大的局面卻是突兀進入了停滯階段,原因則是建文天子與齊泰方孝孺等人致力於推行各項仁政,全力發展民生,那這水師建設大業自然就此停下腳步,資源被剝奪了個乾淨。

甚至方孝孺還有開始收縮沿海防線的想法,與黃子澄昔年提出捨棄嶺北行省的原因如此一轍,僅僅是那些冠冕堂皇的仁義理由,都令勳貴武官無法反駁。

召回遠洋船隊,停止建造大型戰船,放棄各島嶼基地,全面施行收縮策略……這種撤退政策一度使得正走向巔峰的大明水師遭到重創,而彼時的康鐸正率主力艦隊深入西洋,巡曳異域,並不知道自己的老底都快被人給掏空了。

若非因為高麗與倭國這兩大仙丹生產基地需要水師鎮守,以及水師每次出海所帶回的巨大暴利,在朝野上下“重陸輕海”的落後思想影響下,只怕這柄鋒芒利劍還真有可能就此蒙塵。

等到朱雄英即位稱帝,大明水師已經出現了沿海衛所空虛,水師士氣低落,中高層軍官貪汙腐化的糜爛局面,這也是他為何要拿康鐸這位水師元帥下手的真正原因!

後世千百餘年的沉痛教訓,無不在時時刻刻提醒著朱某人,大明帝國必須走上海洋殖民的歷史性道路,否則只會再次面臨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

大明水師不可廢,海洋化強國勢在必行!

一念之此,朱雄英當即下定了決心,對三寶太監出言道:“三寶,傳信給探花郎,命天劍局出擊,糾察抓捕水師上下所有違法人員,敢有反抗之人就地擊斃!”

“王鉞,調動密諜司配合天劍局行動,此次過後,密諜司就併入天劍局吧,你二人負責此事,就讓水師上下的貪官汙吏,成就天劍局糾察天下的赫赫威名!”

三寶聞言身子一顫,隨即欣喜若狂地躬身領命。

皇上終於下定決心,讓天劍局浮出水面,成為光明正大的諜報機構了!

天劍局數萬骨幹精英,為了這一天,等了太久太久了!

至少,他們應當得到應有的榮譽!

一隻信鴿飛過了紫禁城上空,很快便來到水晶宮內院,落入了一白衣男子手中。

後者取下信鴿腿部的密信,開啟一看卻是呆立當場,而後忍不住淚流滿面,惹得身旁眾人疑惑不已。

“局座,發生了何事?”

“可是北疆那邊出現了亂子?”

“不,我感覺是南疆,那些個蠻子近些日子不太安分!”

一眾千戶頗為不解地出言詢問道,目光緊緊盯著自家局座的那張紙條。

因為天劍局的骨架出自左狂奴率領的錦衣衛骨幹,故而品秩上下均採用錦衣衛的結構,但與錦衣衛制度不同的是,天劍局而今有五名局座。

負責南疆的局座士子楊靖,坐鎮北疆的局座土行孫慕容博夫婦,遠赴高麗倭國的局座左狂奴,以及眼前這位監察帝都的局座探花郎慕容逸。

由分散各地的力士、旗官,到坐鎮州府要害的百戶千戶,在五位局座及當今天子耗時十年的努力之下,天劍局已然覆蓋了整個大明疆域,成為一個“在典京師、外部諸州、無所不糾、無所不查”的秘密諜報網路。

但也正是因為“秘密”二字,導致天劍局並不能如同昔年的錦衣衛那般,光明正大地行於人前,依靠特權行事,這極大地增加了天劍局成員做事的難度與風險。

先前就曾出現過天劍局成員被不知情的地方官府追殺緝拿這等尷尬事件,雖然諜報機構本就應當隱於幕後,但這未免太令人寒心。

若是有的選擇,沒人願意偷偷摸摸的活著,不敢行於人前!

探花郎十分清楚,而今手中這張紙條,不過廖廖數語,卻是徹底改變了天劍局的尷尬地位。

“皇上口諭:天劍局,糾察水師官員,即刻出擊!”

深吸了一口氣,慕容逸挺直了胸膛,朗聲高喝道:“奉皇上口諭,糾察水師官員,即刻出擊!”

震驚,茫然,而後瞬間轉變為了狂喜!

一隻只信鴿飛出水晶宮,落到四面八方,隨即掀起了一陣陣驚濤駭浪。

探花郎騎乘在高大戰馬之上,在圍觀百姓的指指點點下,率一眾千戶浩浩湯湯地前往一處破落庭院,周圍已是雜草叢生,但那塊匾額之上,卻是依稀可見幾個鎏金大字————鎮撫司!

“來人,將匾額立好,擦拭乾淨,日後我天劍局總部,便是這座錦衣衛鎮撫司衙門了!”

“其餘人等,隨本座前去緝拿貪官汙吏,用這些水師老爺們的顯貴身份,奠定我大明天劍局‘無所不糾、無所不查’的赫赫威名!”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在黎明的號角吹響前仍要戰鬥

努力寫作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