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四年,陽春煦日。

在朱標與他的那個秀才朝廷共同努力之下,不過短短四年時間,卻是呈現出一幅百姓安於生業、家給人足、外戶不闔、路不拾遺的盛世場景,至少在江南京畿等地如此,以致於朝野上下均言“四載寬政解嚴霜”。

四年時間,大明帝國從洪武徹底邁入了建文,從先帝的雪刀霜劍之中,進入了陽春煦日,進入了一個文人騷客的錦繡盛世!

即便是朱雄英都未曾想到,不過短短四年時間,朱標便完成了他的政治夢想,打造出了一個文人士大夫執掌朝堂的建文盛世。

不過,這個所謂盛世,他並不願意見到,甚至覺得有些可笑。

細細想來,出現這麼一個畸形的“文人盛世”,倒還真有那麼幾分原因。

太祖爺朱元璋自幼窮苦,飯都吃不飽,更是沒有上過學,而他最終以武力奪得天下,開創之初自然一直重武輕文。

雖然在他後期守成之時己有所扭轉,但對文人士大夫始終有一種根深蒂固的猜忌,從朱雄英初來大明之時,老爺子想方設法地折騰碩儒名士便可見一斑。

太祖爺要的是什麼?

是中央集權!

是至高無上的皇權!

而反觀當今天子朱標,一位自幼習從儒家聖言的謙謙君子,即位之後自然禮遇文士,尊重文教,提高其品級,透過種種手段力圖改變重武輕文的傾向,達到“尊右文教”的目的。

朱標要的是什麼?

是文人盛世!

是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相比於洪武朝的酷寒政態,建文朝無異於陽春煦日,天子朱標大力拔高文人士大夫們的地位與權力,致使他們頗有心花怒放之感,甘願為這位聖賢明君效死。

文人士大夫的地位提高了,底氣足了,膽子便大了,加上天子多次下詔求直言,但凡腹中有點墨水的文人書生都敢上奏天聽了,不必再像洪武年間那樣動輒得咎,唯恐被喜怒無常的先帝剁了腦袋。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導致朱標的那個秀才朝廷變得烏煙瘴氣,畸形無比。

上至袞袞諸公,下到販夫走卒都在高聲頌揚當今天子的英明賢德,都在鼓吹出一個太平盛世。

文人們最拿手的本事,除了用筆桿子殺人之外,便是粉飾太平了,朝野上下都在自欺欺人,描繪出一副太平盛世,百姓生活質樸幸福,當今天子英明愛民,那他們自然爭相效仿,迎合帝意。

但誰又可曾下到鄉野去看看,這些全都是假象,都不過是在粉飾太平,北地百姓連飯都吃不飽,哪兒來的什麼太平盛世?

光鮮亮麗的背後,不過只是滿目瘡痍!

多虧朱雄英先前尋到了土豆與甘薯,並將其大力推廣種植,這才得以救了大部分庸庸民眾,能夠勉強填飽肚子,農戶每天都在番薯的支撐下惶惶度日,替士紳豪強辛苦耕種,還要為賦稅發愁,這就是他們口中的太平盛世!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土豆與甘薯,加上連年不斷地自然災害,各地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朱標還能安安穩穩地坐在龍椅之上,打造著他的秀才朝廷嗎?

在這光鮮亮麗的太平盛世背後,百姓農戶依舊生活困苦,滿目瘡痍下皆是苦不堪言。

真正步入這個“盛世”之人,不是大明帝國,而是那些文人士大夫,而是那些士紳豪強!

“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朱標啊朱標,你這是在開歷史的倒車啊!”

朱雄英低聲喃喃道,眼神之中盡是惆悵。

陽春二月,會試開始,計劃便要發動了。

大明新學,將會以一種撼天動地的方式隆重登場!

與此同時,金陵帝都。

朝堂巨頭方孝孺匆匆趕到御書房,靜靜等著太監王鉞入內通傳。

原本王鉞的意思是帶著這位大佬直接進去,免去通傳這些繁瑣程式。

這是基於方孝孺的巨頭身份,名為翰林侍講,實為天子之師,幾乎每日都會前來面聖,皇上也有意囑咐過不必通傳。

奈何這方孝孺是個實打實的書呆子,口稱“禮不可廢”,非要走完這套程式,得到天子親口同意,才肯步入御書房。

眾人皆認為方孝孺是個腐儒酸儒,但只有他心中才清楚,維護這些禮法的意義。

跟著王鉞走入御書房,方孝孺一板一眼地行禮完畢,倒是看得天子朱標很是無奈。

“方先生,快快請起,賜座!”

待他坐定,朱標這才略帶疑惑地出言詢問道:“方先生,今日前來所為何事啊?難道是減輕江南賦稅一事出了差子?”

減輕江南重賦,乃是朱標這位新帝即位之後,推行的第一個新政,自然有著特殊的意義,故而特別上心。

方孝孺聞言點了點頭,神情頗為凝重地開口答道:“不止如此,江南賦稅過重這個問題,朝野上下人盡皆知,但礙於乃是先帝所定下的政策,故而一直不敢吭聲。”

“而今皇上推行新政已有四年,幾乎推翻了先帝很多政策,不少朝中老人對此頗有微詞!”

聞聽此言,朱標微微一愣,放下了手中的御筆。

縱觀歷朝歷代,新即任的皇帝總會對前一任皇帝的政策有所調整,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二人的執政理念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朱標自然也不例外,只不過他這位新帝做出的調整有些多,

其實對先帝之後的大明天子而言,開國太祖的話就是祖訓,他的政策便是先例,朱標改變這些政策要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但這位愛民如子的聖賢明君,即便深刻地意識到了這一點,依舊選擇頂著巨大的壓力,毅然決然地推行了建文新政。

如今大明天下四海昇平,百廢俱興,便是最好的答案。

朱標長嘆了一聲,隨即含笑開口道:“方先生,這些都是人之常情,朕也能理解,不必在意!”

他以為方孝孺今日前來,是準備揭發那些頗有微詞的朝中老人,豈料後者從懷中掏出了一本奏疏,鄭重開口道:“皇上,這是微臣撰寫的《深慮論》,適時的改變也算是遵守‘祖法’,可以為皇上改變那些不合時宜的‘祖法’提供理論依據,自此皇上不必再憂慮這些問題!”

天子聞言大喜過望,當即接過小冊子一看,更是對其讚不絕口。

朱標早就有心大力推行新政,實現自己心中的那個盛世,卻是害怕落人口實,不得不減緩程序。

現在有了這《深慮論》作為理論支撐,完全可以堵住悠悠眾口,大刀闊斧地進行革新!

“方先生,此次你當真是立下了大功!”

面對天子的極力讚賞,方孝孺僅僅是微微一笑。

《深慮論》一出,誰與爭鋒?!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和歐陸戰神拿破崙

江寧的千里朱音

穿越影視劇慶餘年

餘生且過

開局造反:被呆小妹曝光

炫冰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