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正殿,一場別開生面的宴會正悄然舉行。

今夜乃是新天子設宴,筵宴九卿六部、公卿勳貴與蒙古使節。

但與先前天子設宴不同的是,滿朝文武心中都十分清楚,這場宴會只怕宴無好宴啊!

與會的蒙古使節分為三部,其一是韃靼部正使大汗鬼力赤之子額色庫,與韃靼部太保兼樞密院知院阿魯臺;其二是瓦剌部大汗也速迭兒之子恩克,與瓦剌權臣馬哈木;其三則是原蒙古正統大汗現大明歸義汗脫古思帖木兒。

正統的蒙古大汗投降了大明,成為草原各大部落的恥辱,而餘者又投靠了帖木兒帝國,甚至被死瘸子廢除了大元帝號,分裂為韃靼與瓦剌,其後三部更是不斷征戰攻伐,結怨日深。

試想一下,如今仇人見面,分外眼紅,這飯還吃得下去嗎?

當今天子噁心人的本事,還真是天下無雙啊!

別說當事人尷尬,就連文武百官都替他們感到尷尬。

今夜之所以會舉辦這樣一場尷尬到了極致的宴會,名義上是商討韃靼部與瓦剌部請求重開互市,實則恐怕是為了給三大部落拉仇恨罷了,以便減少大明北疆戰事,罷兵養息。

當今天子這些小心思,滿朝文武豈會不知?

齊泰與方孝孺甫一走進大殿,便感受到了數十道惡意目光,當即打了個寒顫,急忙低頭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根本不敢吭聲。

的確,取消了山西、陝西、甘肅、嶺北等地的茶馬互市,唯獨留下了四川與西藏,正是出自他二人的手筆。

先帝建元改新之時,歸義汗所部遷徙於大寧都司一帶,過起了與世無爭的放牧生活,背靠大明帝國這棵參天大樹,根本無懼草原各大部族的襲擊,小日子可謂是過得滋潤無比。

但這並不是大明朝廷想要的結果!

昔年百里泉一戰,皇長孫朱雄英一舉生擒了北元偽帝脫古思帖木兒,徹底擊潰了北元正統王庭的軍事力量,威震整個草原。

但這也帶來了一個難題,那便是該如何處置這位北元偽帝!

殺了吧,只怕會激起草原各大部落的共同仇恨,反倒是促使他們團結一心,南下劫掠大明,反倒是得不償失。

故而英明神武的太祖高皇帝心生一計,此計之陰險毒辣,實在是令人徹骨生寒。

既然殺了偽元帝得不償失,那便留他一條狗命,榨取其剩餘價值,於是乎大明帝國便多出了一個“歸義汗”!

歸義之名,便是取自“歸順大義”!

誰是大義?

那自然就是大明帝國了!

這脫古思帖木兒怎麼說,好歹也是北元正統皇帝,妥妥的黃金家族血裔,在草原各大小部落之中亦是有著深厚的威望。

昔年他爹元順帝選擇了儲存實力避開明軍鋒芒,捨棄和林向北逃遁,基本帶走了元朝中央能順利調遣的所有力量北逃,這也就使得北元得以抗衡明朝有了基本保障。

到了脫古思帖木兒即位稱帝后,龐大的帝國早已是分崩離析,能團結在這位北元后主身邊之人,大多數都可以籠統地歸納為“早期察哈爾”的元朝皇帝僕從,都是跟著元順帝北逃的北京的文武百官,也就是一群酒囊飯袋,以及或者被裹挾或者稀裡糊塗跟著皇帝走的元代老百姓。

艱苦支撐起北元王庭的三大軍事力量,接連被妖孽無雙的太孫殿下打了個稀巴爛,這些酒囊飯袋與裹挾百姓自然就成了大明的俘虜,連帶著他們尊貴無比的皇帝陛下。

換而言之,這群俘虜除了擁有一個北元正統的有利身份之外,根本就是一群軟弱可欺的綿羊,大明完全不用考慮他們是否會突然反叛,故而安心地將其圈禁在大寧一帶。

太祖高皇帝的本意,是利用這塊金子招牌,招降草原各大小部落,形成羈縻統治,永絕大明北疆邊患。

但是即便連英明神武的他都未曾想到,這些俘虜連同脫古思帖木兒在內都是些爛泥扶不上牆的貨色,在那“仙丹妙藥”的餵養之下,毫無半點進取精神,成了一個個混吃等死的藥罐子,完全達不到他預期的目標,甚至就連充當外夷南下劫掠的緩衝屏障,這基本作用都不能實現!

他們的日子,過得太滋潤了,已經忘記了唯一有用的正統身份。

故而從建文二年開始,先帝聯合齊泰與方孝孺使出了這麼一招毒計,取消了茶馬互市,逼迫蒙古各大小部落前去大寧給予歸義汗壓力,迫使其支稜起來,一展昔年天元帝風采。

可惜,人這脊樑一旦彎了下去,便再也直不起來了。

這位昔年的北元正統大汗,早就在仙丹妙藥的餵養之下變成了一個癮君子,成了大明帝國最忠實的走狗,也成為了草原勇士恨不得殺之而後快的恥辱。

韃靼與瓦剌多次聯合進攻歸義汗轄下的牧場,劫掠牛羊子民,這廝非但不以為恥,竟然只會向大明朝廷告狀,請求朝廷出兵抵禦外敵,完全忘記了自己的真正身份。

看著眼前這個無精打采,眼神呆滯的歸義汗,齊泰與方孝孺恨不得衝上前去對他飽以老拳,讓他回憶其先祖榮光。

朱雄英自然察覺到了齊泰二人的異樣,心中隱隱有了明悟,卻是並未點破。

無論他二人懷揣著怎樣的目的,這茶馬互市今日都是要重開的,一為消弭北疆戰事,二為支援嶺北發展,三為明年改元之後推行新政做好準備。

阿魯臺與馬哈木對視了一眼,隨即接連起身,走到大殿中央,誠心實意地行禮道:“大明天子陛下,我等久聞陛下的英明神武,仁厚愛民,請求陛下重開互市,遣使往來通好,同為一家。”

文武百官聞言心中清楚正戲開場,遂放下了手中的筷子,齊齊沉默不語,等待天子作出決斷,唯有那歸義汗等人如同沒事人一般,繼續大快朵頤的吃吃喝喝,令人哭笑不得。

一眾朝臣對於重開互市這件事情,其實並不反對,甚至可以說是全盤贊同。

於私而言,這互市一開,因為邊境貿易帶來的利潤,可是驚人的龐大,他們背後計程車紳豪強巴不得早日重開。

於公而言,重開互市,不但可以交易得到優良戰馬,還可消弭病患,減少北疆軍費,可謂是一舉多得的美事。

所以無論於公於私,滿朝文武似乎都找不到拒絕的理由,或許這是儒臣與武官破天荒的意見一致!

豈料當今天子眼中精光一閃,端起酒杯含笑開口道:“今夜不談國事,飲甚!”

在場眾人:“???”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軍閥:開局獲得最強系統

可愛的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