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河,即今蒙古國西南之拜德拉格河,出自《漢書·匈奴傳》:“從票侯趙破奴萬餘騎出令居數千裡,至匈奴河水,皆不見匈奴一人而還。”

皇太孫朱雄英率遼東鐵騎與西涼鐵騎一路疾馳,神機營大軍更是拋棄了火炮輜重,只為儘快趕往嶺北支援,共同抵禦試圖攻佔嶺北進軍大明的絕世梟雄帖木兒。

匈奴河以北便是燕然山,十三郎先前已經傳遞出了情報,準備在燕然山構築軍事防線,抵禦帖木兒數十萬大軍,以免戰火波及嶺北行省中心地區,致使朝廷在嶺北多年的苦心經營毀於一旦。

但得知這個訊息之後,朱雄英來不及對其破口大罵,便再次下令加快了行軍速度。

朱十三這個蠢貨,終究還是經驗不足,在那等冰天雪地之中同帖木兒數十萬大軍作戰,能不能將其阻擊在燕然山朱某人不知道,他只知道十三郎能否活著逃回和林都是一個問題!

你擱那兒吹牛逼呢?

放著和林這座好好的堅城不知道據城固守,等到援軍抵達,非要學那什麼竇憲燕然勒功,這他孃的不是找死嗎?

論兩軍主將,敵軍是絕世梟雄帖木兒,我軍是初出茅廬十三郎,誰能更勝一籌,這還用問嗎?

論兩軍兵力,兩萬和林駐軍未曾調動,李成桂的三萬大軍還在趕來的路上,也就是說此刻在燕然山構築軍事防線的,只有寧王朱十三三萬朵顏精騎與定遠侯王弼帶來的三萬遼東大軍!

六萬大軍,仗著一座冰碴子燕然山,便想要抵擋住梟雄帖木兒的數十萬大軍?

他死不死我不知道,反正你朱十三這次估計是懸了!

更何況那六萬大軍之中,朵顏精騎這群反骨仔佔了一半,而遼東大軍根本就是情急之下臨時組建的隊伍,武器裝備與軍隊戰力可想而知!

這樣一支隊伍就想阻擊帖木兒大軍,你們未免也太小看帖木兒這個中亞霸主了吧?

心急如焚之下,朱雄英只得不斷下令加快行軍速度,試圖在局勢尚未惡化到最壞的情況之前,及時趕到燕然山。

但他千算萬算,卻還是小覷了天下英雄!

等到支援大軍好不容易趕到了匈奴河,燕然山已經肉眼可見,朱雄英暫時放緩了行軍速度,為即將爆發的大戰做好完全準備。

誰知就在是日夜中,震天動地的鐵蹄之聲突兀響起,夜幕之中迎面攢射而來一陣的密集如蝗的鋒利火箭雨,瞬間令明軍大營陷入了火海當中。

明軍將士接連一月晝夜不停地緊急行軍,早已是人馬俱疲,進入營帳之後倒頭便睡,哪裡會想過有人在此地久候多時,並悍然發起了夜襲!

朱雄英被震耳欲聾的喊殺之聲驚醒,當即拔劍衝出了帥帳,此刻鐵塔二兄弟已經開始組織將士進行反擊,單高義更是率領西涼鐵騎對著敵軍方向衝殺而去。

一場血腥大戰,就此突兀爆發。

朱雄英怎麼也沒有想到,那個帖木兒竟然精明到了這種地步,提前一步派出鐵騎在此等候,阻擊前去支援燕然山的大明援軍!

一個能夠征服整個中亞的絕世梟雄,果然不是個省油的燈兒!

“殿下!四周皆有敵騎衝殺而來,還請殿下即刻上馬,我們掩護殿下撤退!”

老二慕容夏匆匆而來,甕聲甕氣地開口道,不出意料地被朱雄英拒絕了。

“傳孤之命,擂響戰鼓,三軍將士,上馬作戰,敢有臨陣脫逃之人,殺無赦!”

“你即刻前去帶著各營指揮、守備、千總組織將士反擊,不用擔憂孤的處境,孤看那些蠻子人數不過千人,不過是故弄玄虛罷了!”

這並不是朱雄英的主觀臆斷,而是根據事實推測所得。

帖木兒很有可能是從十三郎在燕然山構築防線,推測出哈密戰場發生了變故,所以提前一步在燕然山南面散開了騎兵,襲擾阻擊前來支援十三郎的援軍!

但是這個區域面積太大,怎麼可能會恰巧在此地遭遇其伏兵主力?

所以,他們是在故弄玄虛,營造假象試圖動搖軍心!

“大明無敵!明軍威武!”

朱雄英索性翻身上馬,冒著不斷攢射而來的箭雨四處遊走,給竭力反擊的將士們鼓氣助威,凝聚軍心。

雖然這個方法顯得有些白痴,但放在他這位身份尊崇的皇太孫身上,卻是那麼的英勇高大,震撼人心!

原本突然遭遇敵軍襲擊,將士們多少有些慌亂不安,此刻眼見太孫殿下騎馬巡營,立刻就找到了主心骨,有條不紊地組織起了反攻。

朱雄英看著眼前一邊撲火,一邊反攻的大明將士,心中安穩到了極點。

這樣一支紀律嚴明的鐵軍,才可稱為大明雄師!

戰鬥來得突兀,去得也很快,正當將士們憤怒至極地發起反攻時,卻是驚訝地發現敵軍早已悄然撤去,消失在了夜幕當中。

朱雄英對於此次夜襲只算對了一半,敵軍的確人數較少,但那是因為這是一次試探性地進攻。

距離明軍大營不遠的一處低矮山坡,突厥萬夫長與哈薩克重騎兵軍團長正神情凝重地注視著這座軍營。

明軍的表現,大大出乎了二人的意料。

按照常理而言,這支明軍跋山涉水地緊急行軍趕來支援,突然間遭遇襲擊勢必會方寸大亂,踏破其軍營根本不用費太大力氣。

結果卻是令二人出乎意料,甚至有些驚懼不安。

這支明軍在極其疲憊的情況之下,遭遇了突襲,竟然能夠快速穩住軍心,組織將士發起反攻,甚至還有一支數量可觀的具甲鐵騎衝出了大營,直奔自己等人的方位殺來!

這究竟是一支怎樣的軍隊?

難不成他們麾下的戰士都是不知疲憊的怪物嗎?

“收兵吧!今夜想要殺光這支明軍不太可能了,只有慢慢地拖住他們,等到大汗攻破了燕然山,我們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

哈薩克重騎兵軍團長巴特爾低沉開口道,得到了突厥萬夫長的點頭應允。

他們此次的任務就是阻擊可能從哈密趕來燕然山支援的明軍,並非是將其殺光誅盡。

眼見這支明軍紀律嚴明,戰力不俗,二人便不約而同地生出了鳴金收兵的念頭。

畢竟自己麾下的勇士可都是寶貝,代表著在帝國之中的話語權,若是讓他們消耗在這種側面戰場之上,根本就沒有必要。

一陣淒厲的號角聲響起,敵軍頓時毫不猶豫地迅速後撤,僅是再次攢射出了一波箭雨,阻擊那些試圖追擊的明軍。

這場莫名其妙的夜襲就此結束,若是二人知道這支明軍的主將乃是大明帝國皇太孫,不知是否會後悔一輩子!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1913,公務員的仕途之旅

嘎子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