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將聲嘶力竭地述求之下,太子朱標終於醒悟了過來,當即拜魏國公徐輝祖為大將軍,鄭遇春、長興侯耿炳文為左右副將,即刻率二十萬京師大軍馳援嶺北。

但朱標未曾想到的是,因為黃子澄的抵死反對,因為他自己的優柔寡斷,時間已經過去了二十日有餘,已經致使嶺北大軍陷入了絕望當中。

時間回到一月之前,寧王朱十三與定遠侯王弼率六萬大軍進駐嶺北行省省府和林城,而後馬不停蹄地趕往燕然山設防布軍。

燕然山又名杭愛山,位於蒙古高原的西北,離雁門關大概一千八百公里左右,此地倒也發生過堪比冠軍侯霍去病封狼居胥的英雄壯舉。

公元八十八年冬,東漢朝廷任命侍中竇憲為車騎將軍,全權負責進擊任務,並正式下達了討伐北匈奴的詔令。

漢北征軍分三路掃蕩,向匈奴發起總攻,憑藉匈奴嚮導的指引,三路大軍在涿邪山會師。於是,竇憲派出機動鐵騎,與北單于會戰於稽落山,大破北匈奴,匈奴軍隊崩潰,單于乘機逃跑,竇憲率軍追擊,一直追到了私渠比緹海,這才率軍回師。

此戰北匈奴貴族聞犢須,日逐,溫吾,夫渠王柳緹等八十一個部落率眾歸降,前後約二十餘萬人於是竇憲,耿秉與部眾登上燕然山(杭愛山),在山上立刻石碑,由投筆從戎的班固親作銘文記載漢家的功業威德,史稱“燕然勒功”!

在華夏民族源遠流長的文明史上,中原王朝和北方遊牧政權之間的慘烈碰撞,構成了華夏民族幾千年以來歷史的主旋律,匈奴、鮮卑、突厥、蒙古、回紇等遊牧民族,無不以其驚人的爆發力,憑藉快馬彎刀一次次地越過長城,入侵中原。

而在每一個大一統王朝的巔峰時期,伴隨在雄才偉略的君王周圍,總會出現一大批傑出的英雄人物,他們率領中原虎狼之師,狂飆突進,橫掃大漠,席捲草原,從而建立了不世之功。

在這些曠世功勳之中,武夫丘八們最為看中的至高榮譽,便是西漢冠軍侯霍去病封狼居胥、禪姑衍山登臨瀚海和東漢車騎將軍竇憲燕然勒石,並把它們視為終生夢寐以求的最高榮譽。

這四種至高誘惑,也隨即成為兩漢之後歷代武夫丘八一生為之追求的至高境界,李靖、李績、侯君集……一次次的封狼居胥,一次次的燕然勒功,無不代表著武將們的彪悍戰功和中原農耕文明對抗草原遊牧文明取得的偉大勝利。

面對這個歷代將士的最高追求,也是終生奮鬥的目標,血氣方剛的十三郎自然不願錯過,此刻他正傲立於燕然山之巔,俯視著茫茫草原。

這座燕然山,代表著武將最高的榮譽,卻也代表著一個人最大的恥辱。

同樣是西漢武帝時期,在霍去病、衛青等大將病逝之後,李廣利的妹妹李夫人有寵於漢武帝,官拜貳師將軍,率軍七萬作為主力大軍從五原出塞痛擊匈奴,卻因私人原因冒險北進,被匈奴騎兵全程牽著鼻子走,損兵折將無數,最終不得不原路返回,豈料在燕然山遭遇匈奴精騎埋伏。

兵疲將乏、軍心渙散的漢軍,全靠最後一口氣硬撐著作戰,因而每戰皆敗,傷亡慘重,李廣利要與匈奴主力決戰本就是是想立功贖罪,其指揮才能平庸到了極致,加之心中憂慮著家中老少的生命安全,瞬間方寸大亂,最終竟是率部投降,七萬漢家兒郎就這樣盡沒於匈奴。

這座燕然山,承載了漢家兒郎太多的榮耀,以及太多的屈辱!

而也正是這座燕然山,即將親眼見證,大明帝國與帖木兒帝國這兩大霸主級勢力的國運之戰!

“怎麼了?感觸頗深嗎?”

定遠侯王弼提著兩壺酒施施然地走到了朱十三身旁,一屁股坐了下去,開啟美酒痛飲了起來。

十三郎見怪不怪,有模有樣地開壇喝酒,師徒二人就這般寂靜無聲地喝著悶酒,絲毫沒有交談的意思。

終究還是少年郎心性,十三郎忍不住主動開口道:“二師傅,您有啥話直說,別搞這些虛的,弄得我瘮得慌!”

定遠侯王弼,一張剛毅硬朗的面孔不怒而威,生性嚴厲剛直,別說朱十三了,朱雄英看見他都有些犯怵。

這位大將此刻面無表情地坐自己旁邊喝酒,又完全沒有一點交談的意思,心中沒話要說才怪!

王弼掃了一眼自家大弟子,又沉默了片刻,悶聲悶氣地開口道:“十三郎,回嶺北去吧,這兒有我就行了!”

“不行!本王才是三軍主將,我若是臨陣脫逃,那些將士會如何看待此戰?只怕會不戰而潰!”

不出意料,朱十三如同被踩著尾巴的小貓,氣急敗壞地起身怒喝道,根本不理解自家師尊為何要這般勸說自己。

王弼嘆了一口氣,不再遮遮掩掩,神情凝重地解釋道:“朝廷不會派來援軍的,即便有,至少還要一兩個月後,這期間我們只能依靠自己!”

“為師清楚你心中的想法,想要在這燕然山設伏,而後一步一步地退守和林府城,等待朝廷援軍到來!”

“但是你忘了,如今監國理政,執掌朝堂之人,不是太孫殿下,而是太子殿下,厭惡戰爭的太子殿下,加之他對黃子澄這個狗東西言聽計從,即便徐輝祖等人據理力爭,援軍也沒有那麼快抵達!”

“我們這六萬大軍,面對高達十萬以上帖木兒帝國大軍,根本沒有一絲勝算,所以這燕然山就交給我王弼鎮守,你回去嶺北後遷移百姓、增牆築寨……”

“本王不會走的!”

十三郎粗暴無禮地打斷了王弼的勸說,一雙眸子中盡是狠辣之色。

“二師傅,您可能不知道,為了讓我鎮守北疆,朱雄英那個心狠手辣的癟犢子玩意兒,可是交給了我不少陰損下作的毒計啊,對於遊牧民族而言,簡直就是動輒滅族的狠辣詭計!”

“方才我已經將斥候全部散了出去,將有疾病的牲畜屍體遺棄在帖軍行軍的可能路線沿途,特別是那些沿途的河流湖泊旁。”

“帖軍長途跋涉,發起遠征,水源自然是他們第一重視的問題,帖木兒大軍連續數月的緊急行軍,足以令他們絕大多數將士疲憊不堪,身體虛弱,抵抗力下降,而一旦遇到病毒細菌,便會大批病倒甚至死亡,戰力絕對會急劇下降……”

王弼:“???”

病毒細菌?

那是什麼鬼東西?

這種做法似乎在哪裡見過?

嗯?

不對!

那不是什麼病毒細菌!

那他孃的是瘟疫!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品太子要翻天

一壺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