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蘇萊曼面色狂變,瞬間引起了陳子魯的注意。

但智者終究是智者,面對陳誠略帶疑惑地質問,蘇萊曼並未如實告知,強忍住心中的不安繼續同其虛與委蛇。

陳子魯好歹也是太孫殿下看重的人才,自然注意到了蘇萊曼方才的失態,一顆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兒。

絕世梟雄帖木兒,去了哪裡?

一旦產生了這個念頭,思緒便瞬間爆炸開來。

蘇萊曼的失態證明了那個梟雄有意進攻大明,而按照自己等人收集的情報資料可知,帖木兒大帝正率主力大軍進攻金帳汗國。

但第一軍團與第二軍團這兩個主力軍團都被調來了哈密,那隻能說明帖木兒已經征服了金帳汗國,補全了中亞霸主最後一塊版圖!

嘶……

你娘咧!

金帳汗國的喀山,到大明嶺北杭愛山,距離可是近得嚇人啊!

帖木兒那個瘋子,不會直接率鐵騎突襲嶺北去了吧?

陳誠深深地看了一眼蘇萊曼,而後草草結束了這次會談,連夜趕回了哈密大營,將前因後果盡數告知了太孫殿下,請他做出正確判斷。

得知這個猜測,朱雄英頓時勃然大怒,罕見地有些慌了手腳。

他終究還是小看了帖木兒這個絕世梟雄啊!

從帖木兒帝國進攻大明,除了翻越帕米爾高原外,還有兩條捷徑可以快速實施突襲!

其一便是絲綢之路,從訛答剌城進攻哈密以及河西之地,其二便是率鐵騎從喀山進攻大明嶺北!

而今鎮守嶺北之人,只有寧王朱十三,這個頂著朱壽將軍名頭的傢伙!

朱雄英臨行出征之前,還調走了三萬遼東鐵騎與五萬蒙古鐵騎,幾乎抽空了整個北疆的精銳戰師,留下的只有兵力空虛的嶺北行省!

如若這個帖木兒當真率鐵騎突襲嶺北,那可真就大事不妙了!

“帖木兒啊帖木兒,你還真是賊心不死!”

恨聲怒罵了一句,朱雄英當即下令道:“快,走天劍局渠道,不惜一切代價將訊息傳給朝廷與十三郎,嶺北之地不容有失,一定要守住!”

拋開朝廷這些年苦心經營付出的心血不言,嶺北行省本身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若是被帖木兒成功佔領,那這個戰略要地就會成為帖木兒帝國的跳板,隨時可以向東入侵大明!

而到了那時,已經歸降大明的蒙古部族豈會坐以待斃,這些個狼崽子反倒是成為了大明帝國北疆防線最大的威脅,北疆形勢將會因此發生劇變,影響整個大明帝國!

偌大的蒙古草原之上,可不是隻有漠北蒙古一支,尤其是在脫古斯帖木兒歸降大明受封歸義汗後,已經失去了草原大汗的正統地位,諸如瓦剌部、兀良哈部等漠北部落絕對會在帖木兒的支援誘惑下捲土重來,興兵南下入侵大明!

“傳諸將前來議事,孤要即刻趕去嶺北!”

朱雄英捏著眉心十分頭疼地開口道,語氣之中充滿了無奈。

他本以為這場國運之戰的決戰戰場是哈密,但卻是沒想到被梟雄帖木兒陰了一手,這個正值巔峰的征服者選擇了更為冒險、收益卻更大的嶺北行省,企圖爭奪這塊更利於帖木兒帝國大軍發起東征的絕佳跳板!

片刻之後,眾將齊聚帥帳,朱雄英言簡意賅地講清了事情原委,隨即冷聲下令道:“陳誠,繼續與蘇萊曼虛與委蛇,無論嶺北打成什麼樣子,如沒有必要不要與其發生衝突,河中軍團的戰力比之呼羅珊軍團更為恐怖!”

“傅友德,孤會即刻出發趕往嶺北,將會帶走遼東鐵騎、西涼鐵騎與神機營,五萬蒙古鐵騎留在哈密,你準備接手。”

“封鎖孤離去的訊息,軍營暫且不變,為防被蘇萊曼看出破綻!”

眾將都是征戰沙場之人,自然清楚嶺北行省的重要性,聽聞太孫殿下的猜測一顆心瞬間就提到了嗓子眼兒,紛紛應聲領命。

哈密可以丟,但嶺北絕對不容有失!

哈密丟了大明還有河西四郡等堅城作為緩衝地帶,抵禦敵軍進攻,帖木兒大軍試圖入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嶺北若是丟了,那可真就完犢子了。

敵軍上馬為兵,進可控制西域退可進攻關中,嶺北位置居高臨下而漠南和林、燕京北平北京這些北方城市除長城人工防禦衝要外幾乎無險可守,敵軍鐵騎越過北方燕雲十六州,可以一路勢如破竹地殺入大明腹地。

“諸位將軍,此戰已經演變成了兩大霸主級勢力的國運之戰,不容有半分懈怠,還望諸位將軍勠力同心,保衛家國!”

“末將領命!”

朱雄英見狀滿意地點了點頭,是日夜中大軍開拔,五萬鐵騎趁夜色消失在了哈密,直奔嶺北趕去。

十日之後,天劍局一封緊急軍情直入京師,瞬間掀起了驚濤駭浪。

監國太子爺是第一個見到這封軍情之人,直到茹瑺、秦逵等六部尚書聯袂趕到內閣,朱標依舊處於愣神之中。

而今的內閣已經全部大換血,楊士奇等人盡皆因政績與資歷不足被外放為官,如同解縉解大頭那般被扔去了各州府出任地方巨頭。

興許是考慮到愛子的感受,朱標並未做得太過難看,一直等到朱雄英離開京城,這才對楊士奇等人動手,甚至這十人最次都是一州知府,官秩反而提高了好幾個檔次。

而接替他們之人,除了某個從嶺北撈回來的君子之外,便全都是素有賢名的封疆大吏了。

或許是上次南疆之行改變了太子爺自己簡單純的思想,亦或許是愛子臨走之前那些話語的觸動,朱標正在向著一位成熟帝王逐漸蛻變,再非當初那個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

一眾朝臣看過緊急公文後,不出意料地面色大變,有些慌了手腳。

眼下大明南征北戰,西域與南疆兩面開花,數十萬大軍的糧草輜重已經成了一個難題,此刻若是北疆再爆發戰爭,那大明國內的情況將會不容樂觀啊!

“三線開戰,糧草輜重是一個極大的難題,還要徵集更多的民夫青壯輸送糧草,殿下,此舉不可取啊!”

戶部尚書鬱新憂心忡忡地出言道,瞬間得到了眾人的高聲附和。

於公於私,大明都不應該三線開戰,即便勝了又能如何?

“戰損將士不計其數,耗費糧草輜重無數,我大明能夠得到什麼益處?得不償失啊!”

“殿下,絕對不可輕啟戰端,否則只怕會民怨沸騰啊!”

工部尚書侯庸、刑部尚書秦逵、吏部尚書翟善、戶部尚書鬱新、禮部尚書任亨泰紛紛出言勸道,唯有兵部尚書茹瑺冷眼旁觀,直到太子爺略帶疑惑地看向他,這位尚書大人才戲謔開口道:“這仗打不打,是你們說了算?”

“現在是帖木兒帝國前來入侵大明,爾等蠢貨竟然還在想著避免戰爭,不覺得有些可笑嗎?”

“怎麼著?難道幾位大人想要求和?稱臣納貢?割地賠款?公主和親?爾等就不怕太孫殿下回來之後,剁了你們的狗頭?”

太子爺:“!!!”

五部尚書:“!!!”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東奔大海

嘆一殊

深伏

四川李正東